不要把忌口搞成洪水猛獸的啦!

點擊圖片即可進入小程序買買買

2022版公眾號文章目錄

我小時候,就是個饞蟲,或者說化骨龍,去同學家做作業,把人家一罐“米呈”(一種炒米為主輔以花生芝麻及紅糖做的長方體糕點)吃掉了,感覺有好幾斤。
雞汁面(一款名叫七寶一丁的方便麵,五毛一包)對於我來說,就是大餐,捏碎了,打開包裝,將調料粉直接拌麵碎上吃,真的是不要太好吃。
到了夏天,荔枝、龍眼、枇杷、芒果、甘蔗、菠蘿、李子,有得吃就不會停。
我超級喜歡吃炒花生(客家人愛擂茶,家家都有炒花生,幾乎天天吃),家裡人怕我上火,總是會把花生罐藏起來,碗廚、衣櫃、米缸、柴火堆、甚至閣樓裡,但無論是在哪,我都能找到。我偷吃得太多了,被阿太(我外公的母親)發現了,但是阿太以為是小舅偷吃的(小舅比我大八歲),害得小舅被阿太用柺杖一頓敲打。
我(上小學之前)甚至跟隔壁的叔婆借印粄吃(一頓本地的小吃,大多時候只在過年時候做),借的時候說明年過年再還。(這事被笑了十幾年)
我曾經暗暗立下心願,長大了,有錢了,要把小賣部的零食全部吃到夠為止。什麼薯片、蝦條、方便麵、麵包、飲料,全都不在話下。
回想起來,誰小時候不饞啊?
但還有一點其實是餓尤其是小學四五年級的時候每天下午放學4點多餓得跟老虎似的可是爸媽還沒有回家沒有人做飯吃只能吃中午的剩飯大多是擂茶加炒米花生米再拌點米飯將就著吃
上了初一更餓,那會兒有點零花錢,經常在第三節課下課後,跟幾個同學,去學校飯堂買一個盒飯吃,兩塊錢一盒。吃完了,第四節課是英語課,這個老師經常留我們堂。我們吃出經驗了,幾乎每當她上我們課,我們就在課前去吃東西。
總感覺啥都沒吃夠,都想嚐嚐。
可真長大了,買得起了,卻沒有那個腸胃吃了,稍吃多點就不舒服。
其實腸胃就是在高中與大學的時候堵住了那會兒是真不長肉啊吃不太下東西一直108直到工作久了有點錢給自己買藥調理後胃口才越來越開而且有時候控制不住以至於這十一年裡110一直長到現在沒有下巴的136
從醫以後,其實挺注意忌口的,總之很注意。
我注意最多的,其實是不要吃撐,以前我的胃超級容易脹滿,怎麼好的,我真的不知道,處對象之後就好了應該。
我是很怕上火的,所以,牛羊肉、燒烤、辣的之類的,我都很少吃,但不是絕對不吃,相對的,其實我很喜歡吃牛排,新冠陽之前我還吃了一整塊牛排(我一年可能也就視身體狀態吃兩三次),我也喜歡吃烤肉,我也喜歡吃丹東的燒烤,我也非常喜歡川式火鍋,但是一年到頭,次數有限。
每次吃完,我都要清淡飲食很多天。
忌口,其實不是清規戒律,人都是有情緒的,情緒常常需要安撫。
今天中午我吃飯,我點了一份擂茶,一吃擂茶,我就想到了我家,我內心就得到一份安寧,要是能吃到一碗九肚魚湯,一碗湯河粉,一碗蓮藕湯,一盤煎剝皮牛,一大碗牛肉丸湯,我會更安寧,我覺得我媽做的菜飯真的是最好吃的。
心開竅於舌,味覺其實與心靈相連。
開心時或安寧時吃的味道,這個味道能與安寧開心相連。
心安,則五臟六腑皆安。
我嘴巴寡淡的時候,我點一份臭臭的螺絲粉,我也能覺得好開心。
我今天聽一患者說,她們家有了小孩後,從來沒有叫過一份外餐,說外賣都是不健康的。
其實偶爾吃一份外賣,出不了什麼大事。
一個正在長身體的孩子,早上連一個煎雞蛋都不給吃,這就有點過了,只要不是對雞蛋嚴重過敏,吃就吃了,已經是高年級的小學生了,天天早餐只南瓜粥饅頭,哪裡能頂飽啊?
每天上到第二節課就餓了沒有力氣了,現在學生的腦力消耗很大的,早上只吃那一點東西,谷氣早消了,很容易餓的。
餓的沒有力氣還怎麼聽課提高成績呢?
我學生時代都知道要去飯堂買飯吃了等老師留堂呢。
這餓著上體育課,跑步幾乎都是跑最後,跑得最好的一次,正是那天吃了個煎雞蛋,比較頂飽,這才跑了第一。
忌口,是忌,不是禁,不要搞成洪水猛獸啦。
忌口嘛,偶爾吃一點點沒所謂,開心最重要。
我爸小時候天天逼我吃肥肉和通心菜(太瘦),我現在見到這兩樣就想吐。
我那時再瘦,現在不也長成胖子了,人到中年,有你發福的時候。
家庭氣氛還是要搞好一點,天天這不能那不能的,壓抑得很,小孩是不願意待家的,會很想早點逃離原生家庭。
圍三缺一,一個家長嚴的話,另一個就松一點吧,別把孩子變成了困獸,留個缺口,讓她的情緒有所釋放,這個情緒如果得不到釋放,就會自我攻擊,優先攻擊神經,讓人抽動。
我覺得只要小孩不違反原則性的東西,都可以適當放寬一點。
哪些原則性的?
犯罪的(殺人放火盜竊吸毒等)
危害生命(玩電玩火玩刀或其他等)
毆打父母其他長輩
其他的我覺得可以適當寬鬆一下,吃個零食要不了怎樣,偶爾撒個謊也不要上綱上線,像六六經常叫我大哥叫六媽大姐,好像也還挺好。
昨天六媽和六六沉迷於拼樂高城堡,所以我們昨天的食譜是:
早餐牛奶+小葫蘆餅乾
午餐:白象豬骨頭方便麵
晚餐自己炸薯條+罐裝山楂汁
偶爾放縱一天也沒什麼,大人省心,孩子開心。
不過,你們也不要放縱太過啊,畢竟我是會自己開藥調理的啊,哈哈哈哈。
我對忌口的觀念是發生了變化的,不再像以前那樣嚴格了,只有在生病或不適的時候忌口比較嚴格,這個跟孩子們也溝通過了。
生病的時候,我不讓六六順順吃,姐弟倆真的可以做到不吃。
咳嗽的時候,我說不喝牛奶不吃水果,去了幼兒園,老師發的牛奶就不喝,水果也不吃,真的能忍住。
這得益於我們平時寬嚴結合的溝通,畢竟平時是適當的開放給零食吃的,不會再像以前那樣完全禁止。
越禁,其實他們內心的慾望就會越熾烈,皆竟人都有逆反心理,誰都是從小孩時代過來的,大家想想自己小時候是不是這樣?
我對忌口的觀念仍然如下三篇文章(點擊標題可直接閱讀):
忌口 ⎮ 不是讓你死板地忌,不要教條
給不給娃吃零食?
忌口我是看開了
三篇文章下來,其實我是被味覺馴服了。
對了,關於育兒,可以看看我這本書啦!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