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zhihu.com/question/49453156/answer/2225884252
抗戰時期,日軍大量製作假幣,企圖擾亂大後方經濟,結果被證明這是個不折不扣的“餿主意”。
在清點戰利品時,日軍收到了一份驚喜:國民政府設在香港的造幣廠,以及遺落在造幣廠的印鈔機、貨幣編碼、底冊等。
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後,日軍見戰場廝殺一時難以速戰速決,便想通過經濟戰搞亂大後方,於是想出了製造偽鈔擾亂中國經濟的妙招。
他心想法幣的防偽技術並不高超,一般中國民眾也並不聰明,所以並沒有太上心。
很快,山本仿製出了一批中國銀行發行的5元面額法幣,立即馬不停蹄地運到中國,才發現這套貨幣在中國已經不流通了。
山本不氣餒,又著手製造了中國農民銀行發行的1元、5元、10元面值法幣(總有一款適合你)。
不過實戰效果不太理想,這些假鈔太新了,張張挺括,很容易引起懷疑。
百折不撓的山本憲藏再次以飽滿的熱情投入造假事業,終於搗鼓出了以假亂真的假鈔:這些偽鈔的版樣都是高級雕刻師拿著放大鏡一絲不苟地刻出來的,連鈔票上孫中山頭像的頭髮絲都一模一樣,又經過了做舊處理。
日軍在香港繳獲國民政府的造幣設備後,德國潛艇又在一艘美國商船上發現了國民政府委託美國印刷的法幣,也一併贈送給了日本人。
這下山本憲藏如虎添翼,開始加班加點,到戰爭結束,一共趕製了40億元的法幣假鈔。
山本憲藏萬萬沒想到自己敗給了產能:國民政府自己在重慶蓋了印鈔廠,因為國民政府常年入不敷出,只能開動印鈔機,不到三年時間就濫發了1800多億元。
1942年,軍統引進美國先進設備、紙張和技術,開設“中美合作所”,開始製造汪偽政權發行的中儲券。
由於偽財政部長周佛海和軍統暗通款曲,所以軍統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了中儲券的版式票樣。
假鈔氾濫讓汪偽不勝頭疼,只能宣佈舊幣作廢,以新換舊。
軍統還想假冒日元,不過因為日元只有日本銀行一家發行機構,不容易內部突破。
加上日元做工精良,作為原料的植物纖維又來自日本獨有的三椏樹,最後只得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