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遇見紫蘇,它和一堆端午應節的植物擠在一起:艾蒿、蒲草、敗毒草以及許多我叫不出名字的草。其他的植物基本上都是綠色,唯有紫蘇的紫紅色,格外引人注目。
紫蘇在我國已經有2 000 多年的種植歷史,作為傳統藥材,它的身影不時出現在農家的房前屋後。
記得小時候我體弱,每當秋冬交替時就會感冒。母親去院牆邊上拔幾株紫蘇,加上三五根蔥白、幾塊生薑熬成湯,逼著我喝下去,躺著發汗。喝過兩次後,原本頭重腳輕的感冒症狀就會消失全無。紫蘇生薑紅糖水,一直是秋寒時節我們用來對付感冒的武器。
尋遍古詩詞,發現名詩人寫紫蘇的古詩詞少之又少。不過,宋代的章莆專門就紫蘇的功效做了一首詩:“紫蘇品之中,功具神農述。為湯益廣庭,調度宜同橘……”
而清代趙瑾叔也曾作詩曰:“舒暢無知是紫蘇,制將葅食伴瓜瓠。葉能達表溫中氣,子可消痰定喘籲。燃出燈油充蠟矩,編成籬落護雞雛。芬芳豪貴常貪食,走洩真元氣反虛。”
傳說紫蘇這個名字還是神醫華佗所賜。
相傳某一日華佗在海邊採藥,突然發現沙灘上一隻小水獺正在吃一條大魚。這水獺吃完大魚後,肚子脹鼓鼓的,因為疼痛而發出可憐的叫聲。
水獺的肝臟是非常珍貴的藥材,華佗正想去捉住這隻小水獺。這時候,他突然看到從旁邊鑽出來一隻老水獺,只見老水獺圍著小水獺繞了一圈後,急急忙忙地跑開了。
不一會兒,老水獺銜回幾株紫色葉片的草,將草放到小水獺嘴邊。小水獺吃下去不長時間就恢復如初,歡快地跳到水裡遊走了。
見此情景,華佗暗暗將這種長有紫色葉片的草記在心上。
過了不久,華佗在客棧住宿,碰到幾個青年人在比賽吃螃蟹。華佗勸告他們不要暴飲暴食,青年們哪裡肯聽。果不其然,當天夜裡,青年們腹痛難忍。華佗想起小水獺吃過的紫色草,連忙找來,煎湯讓青年們服下。果然他們的肚子很快就不疼了。
華佗給這種紫色草取名“紫舒”,後來,紫舒成了民間的常用草藥,名字也被叫成了紫蘇。
紫蘇能解蟹毒,因為它有通胃止嘔作用;而人們之所以用紫蘇來治療風寒感冒,是因為紫蘇葉能散表寒,發汗能力強。紫蘇的種子也稱蘇子,有鎮咳平喘、祛痰的功效。紫蘇全草可以用來蒸餾紫蘇油,長期食用紫蘇油對治療冠心病和高血脂有顯著作用。
中國人早已習慣了用紫蘇烹調各種菜餚,如紫蘇炒田螺、紫蘇燒牛羊肉、客家紫蘇鴨、紫蘇烙餅等等,並用嫩紫蘇葉配吃魚蟹。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裡記載:“紫蘇嫩時有葉,和蔬茹之,或鹽及梅滷菹食甚香,夏月作熟湯飲之。”“未妨無暑藥,熟水紫蘇香”,炎炎夏日,喝一碗唇齒留香的紫蘇湯,就可以解暑。
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已經掌握了更多紫蘇的功效,而且還發現紫蘇是很好的草本化妝品添加劑,現在紫蘇相關產品已經迎來了黃金時期。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主管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 主辦
中醫藥知識 健康養生資訊
文章版權歸家庭中醫藥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摘錄。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所載方藥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本文作者:寧眸
本文編輯:朝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