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人聚餐,9人食物中毒身亡!”黑龍江這起悲劇,給所有人敲響警鐘

“12人聚餐,9人食物中毒身亡!”黑龍江這起悲劇,給所有人敲響警鐘
 
這是由一盤食物造成的“慘案”。
 
2020年10月5日,黑龍江雞西某社區一家庭聚餐。
 
9個長輩,3個年輕人。
 
菜品很豐盛。
 
其中有一道菜,叫“雞西酸湯子”。
 
味道偏酸,是由玉米水磨發酵後做成類似麵條一樣的主食。
 
9個長輩都有食用這道菜。
 
3個年輕人則因口味不喜歡,連筷子都沒有沾一下。
 
但也正是“口味差異”,讓這三個年輕人倖免於難。
 
9個長輩食用“雞西酸湯子”後,均出現身體不適,緊急就醫。
 
10月10日,7人搶救無效死亡。
 
11日,又走了一個。
 
12日,最後一名中毒者離世。
 
“雞西酸湯子”九個食用者,無一倖免。
 
 
消息爆出,全網震驚。
 
這菜究竟是什麼問題,居然能奪走九個人的生命?
 
國家衛健委給出的回答是:現已查明致病食物是被致病菌汙染的酸湯子。
 
發酵米麵製品對存放環境、時間要求很高。
 
一旦沒弄好,就容易被“椰毒假單胞菌”汙染,繼而生成一種叫“米酵菌酸”的劇毒物質。
 
“米酵菌酸”很恐怖。
 
高溫煮沸也不會破壞毒性,而且中毒後沒有特效藥,致死率在50%以上。
 
同時,衛健委給公眾一些食品安全提醒。
 
不要製作、食用酸湯子等發酵面米食品。
 
不食用浸泡過夜的黑木耳。
 
購買新鮮的、生產日期近的食材。
 
 
前面兩條很容易做到。
 
但至於購買新鮮、安全的原料食材,不得不說,真不是我們想要就可以。
 
今年318打假,香精大米被爆。
 
安徽某著名米業售賣“泰子王”二代泰國香米。
 
賣價很高。
 
因為商家說,這是泰國香米,是上等貨。
 
的確,這款大米聞起來是很香,有區別於普通大米。很多消費者也因此入坑。
 
但3·15晚會揭露真相:這款大米跟泰國沒一點關係。
 
它之所以很香,是因為添加了香精
 
 
沿著產業鏈往上扒, 結果發現,這香精廠家居然也是黑作坊!
 
香精廠家沒有食品添加劑生產許可證。
 
其使用原料配方的安全性,也是個問號。
 
 
前幾天,廈門一起假牛肉案告破。
 
2400斤假牛肉被當場繳獲。
 
團隊涉案金額高達1000多萬元。
 
豬肉跟牛肉有明顯色澤差異。
 
無良商家辦法是,豬肉風乾,再塗上牛血、添加劑,便能以假混真,一般人很難識破。
 
 
有假牛肉就有假羊肉。
 
重慶食藥監分局工作人員說:現在市場有了一種“高級複合肉”,就是外面薄薄一層是羊肉,裡面卻是鴨肉。
 
 
食品黑廠家屢禁不止。
 
農產品催熟、食品添加劑等問題,更是困擾著我們所有人。
 
自工業革命以來,防腐劑因其“低成本、高效率”,迅速席捲全球食品市場。
 
防腐劑都是化學合成的。
 
主流防腐劑為苯甲酸、山梨酸、亞硫酸等各種酸性化合物。
 
保定市第一中醫院張英澤醫生表示:
 
防腐劑攝入過量,會引發腸胃炎等疾病,還可能會增加呼吸道、氣管炎患病幾率。
 
所以選擇食材時,儘可能選擇天然食品。
 
 
現在很多蔬菜都是催熟。
 
採摘後,上面很可能還會有藥物殘留。如六六六、異狄氏劑等農藥。
 
很多人買回家,清潔不徹底,就會將其一起吃進身體。
 
這代價是什麼?
 
北京積水潭姜洋醫生表示:長期攝入農藥殘留食物,會誘發一些無法抑制的精神系統疾病。比如帕金森、老年性痴呆。同時還影響肝臟的代謝能力,引發慢性肝臟疾病。
 
 
對幼兒孕婦更不用多說。
 
中南大學婦產科李立傑醫生表示:孕婦吃了帶有殘留農藥的蔬果,可能會先兆流產,甚至導致胎兒出現畸形。
 
2022年,澎湃發佈一篇科普文,指出一個殘酷現象:
 
現在癌症患者越來越低齡化。
 
其中關鍵原因之一,就是現代人的飲食不健康。
 
 
所以現在出現一個奇怪現象。
 
一方面我們互相提醒,生命第一,健康第一,沒有健康一切都是枉然。
 
另一方面我們又會無視自己健康。知道某些農作物有農藥殘留,會影響健康,卻還是會照常食用。
 
沒辦法,市場環境如此。
 
每個人為生存奔波已經精疲力盡。
 
不可能說日常瓜果蔬菜,都需要聯繫老家親戚,費盡周折從農村運來。
 
這太繁瑣,不現實。
 
發現這問題後,作為媒體人,我第一反應就是,關於社會食品安全,自己能不能做點什麼?
 
帶著這個初衷,我今年年初來連一趟農產品溯源。
 
2月4號,我落地海南海口。
‍‍‍‍‍‍‍
2月5號,去地裡看的金鑽鳳梨。
‍‍‍‍‍
(第一次見到,原來鳳梨是生長在這種環境下的)
 
2月6日,我又帶著團隊去東方。
 
我們看了橋頭地瓜,蘋果棗。
 
到7號,我們又去看百香果、火龍果的種植基地。
‍‍‍‍‍
(百香果的印象都是酸酸的,特別酸,我好像就在酒店自助餐吃過,平時沒有吃過百香果,因為太酸了。但是我到海南來找到這個百香果,第一個想法就是給家裡的小孩子帶回去,讓他們也嚐嚐,他們沒吃過這麼甜的百香果。所以未來獅獅選品的標準,就是一切圍繞著給家裡人吃的標準去選品,生意的本質還是要回歸好產品,什麼是好產品?能打90分以上的才算是好產品。)
 
晚上跟團隊我們又去了火龍果基地。
‍‍‍‍‍‍‍‍‍‍‍‍‍‍‍‍
(夜晚的火龍果基地還真的很浪漫)‍‍‍‍‍‍
 
我們又去了世界的長壽之鄉,中國富硒地瓜第一村橋頭沙土。
 
(我們在地裡去刨地瓜,當地的農民非常淳樸)‍‍‍‍‍‍‍
 
我們2月9號到的三亞,9號去溯源木瓜基地。
 
去了才知道,木瓜要從中段果往上採摘,確保口感,越往上採摘,口感越好。
 
樹底部的木瓜,口感不好,不採摘或者直接轉賣到市場。
‍‍‍‍‍‍‍‍‍‍‍‍‍‍‍‍‍‍‍‍‍‍‍‍‍‍‍‍‍‍‍‍
 
看完木瓜,我們又出發去海南島比較出名的金煌芒.
 
金煌芒核薄肉厚,果肉Q彈,果肉無筋無絲,生吃都是甜的。

為了追求風味口感,只採摘高山坡地果園,堅持不打除草劑,堅持人工割草。
‍‍‍‍‍‍‍‍‍‍‍‍‍‍‍‍‍‍‍‍‍‍‍
 
以上所有的圖片都是我用手機隨手拍攝,沒有精心修圖。
 
看到這裡的讀者朋友,可能已經猜到我準備做什麼。
 
沒錯,我想做有機農產品電商
 
這個項目大概啟動了一個月時間。
 
前些天推廣時,就有讀者擔心,你不會是改行吧?以後還寫文章嗎?
 
我說,寫,肯定寫,我是兩個賽道一起進行。
 
 
這是真心話。
 
閱讀寫作讓我感覺到活著的意義。
 
只要還活著,有一口氣在,寫作就一定會堅持下去。
 
至於為什麼做“有機農產品”,一方面是自己作為媒體人,想為社會食品安全問題出一份力。
 
再者,滿足下自己的大自然情結。
 
我是農村出來的孩子。
 
4歲成留守兒童,7歲就開始跟著爺爺幹農活。
 
割稻穀,拔花生,挖紅薯,埋甘蔗……
 
南方大部分農作物我接觸過。
 
長大後,我和村裡所有年輕人一樣,背上行囊,踏上北上廣的火車。
 
自此,鄉村成了回憶。
 
大自然成一種可望不可及的情懷。
 
雖然偶爾一個人會跑去深山露營,但畢竟停留時間短。
 
不深入,不過癮。
 
一個人荒野露營
 
做有機農產品以後就不同了。
 
一年365天,估計有一百天都是在路上。
 
新疆的吐魯番,江西的贛南,黑龍江上的黑土地……
 
祖國物產豐富,太多地方等著我去溯源。
 
農產品溯源是為幫大家確定產品的品質。
 
此外,到了產地,拿到貨,我們還會送到相關機構檢測,看到底是不是“0農藥殘留”、“0獸藥”,或“0防腐劑”。
 
如果是,就推薦給讀者。
 
如果不是,就會跟產地終止合作。
 
 
這是我領頭做的項目。
 
但參與的,是我們公司所有人。
 
有人負責選品,有人負責售後,有人負責聯繫產地、檢測機構。
 
總之,團隊各司其職,往一個理念努力:讓天下餐桌迴歸健康。
 
拒絕欺騙,拒絕添加劑,拒絕農藥殘留,做孕婦、孩子也可以吃的食品。
 
有機農產品平臺我們取名為“獅子生活”
價格不一定是全網最低的
但品質一定對得起自己良心
歡迎讀者朋友們掃碼添加~
 
作者:水木先生@卓絕,來源:水木先生說(ID:shuimujunshuo),剖析社會,分享教育觀,與500萬讀者一起成長。有溫度,有深度,有態度。每晚21:21,與你不見不散。讓我們的呼聲,成為推動世界改變的音浪。

獅子生活合作聯繫方式:15875245670微信:siw514。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