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與茶,自神農氏起,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茶,既可以是一味中藥,也可以是調理身心的一道法門。
厚朴中醫線下茶課,秉承徐老師的傳統中醫理念,從“認、識、知、覺、感、悟”的維度,探尋茶最本味的內在。
通過茶,觸動身體的覺知,感受茶湯、茶氣在體內的自然流動,藉助茶的能量,結合修身、修心的方法,疏通身體、調暢心神。
課程傳承著名茶人“桃子老師”的茶課理念,融入中醫理論、診斷、治療、中藥等思維模式,是一次中醫與茶的深入碰撞與融合。
「厚朴線下茶道課·課程設置」
第一課 茶之初體驗
初識六大茶類(審評手法),色、形、香、味的初步感知;
茶具及使用方法介紹,現場練習與指導;
以茶為藥,從四氣五味的角度瞭解茶;
中醫五運六氣理論介紹,按天時喝茶,防病於未然;
第二課 綠茶、黃茶
綠茶、黃茶基礎知識介紹;
名茶品鑑及沖泡手法介紹,現場練習與指導;
站樁調息,感受身體和茶湯的變化;
從中醫診斷的角度,瞭解綠茶、黃茶的適宜人群、禁忌;
第三課 白茶
白茶基礎知識介紹;
名茶品鑑及沖泡手法調整;
站樁調息,感受身體和茶湯的變化;
從中醫診斷的角度,瞭解白茶的適宜人群、禁忌;
第四課 青茶(一)
閩北烏龍、閩南烏龍基礎知識介紹;
名茶品鑑及沖泡手法介紹,現場練習與指導;
站樁調息,感受身體和茶湯的變化;
從中醫診斷的角度,瞭解閩北烏龍、閩南烏龍茶的適宜人群、禁忌;
第五課 青茶(二)
廣東烏龍、臺灣烏龍基礎知識介紹;
名茶品鑑及沖泡手法介紹,現場練習與指導;
靜坐調神,感受身體和茶湯的變化;
從中醫診斷的角度,瞭解廣東烏龍、臺灣烏龍茶的適宜人群、禁忌;
第六課 紅茶
紅茶基礎知識介紹;
名茶品鑑及沖泡手法介紹,現場練習與指導;
靜坐調神,感受身體和茶湯的變化;
從中醫診斷的角度,瞭解紅茶的適宜人群、禁忌;
第七課 黑茶
黑茶基礎知識介紹;
名茶品鑑及沖泡手法介紹,現場練習與指導;
靜坐調神,感受身體和茶湯的變化;
從中醫診斷的角度,瞭解黑茶的適宜人群、禁忌;
第八課 普洱
普洱茶基礎知識介紹;
名茶品鑑及沖泡手法介紹,現場練習與指導;
感受道家呼吸吐納,對身體和茶湯的變化;
從中醫診斷的角度,瞭解普洱茶的適宜人群、禁忌;
第九課 水與器(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
感受不同的水,對茶的影響;
感受不同材質、不同器型的器皿對茶的影響;
結合中醫治療的思路,根據不同的體質,如何選擇水與器;
第十課 一期一會
課程要點回顧;
從中醫養生的維度,如何用好茶;
六大茶類評審(結業考試);
「厚朴線下茶道課·課程特色」
Ø 按天時喝茶,防病於未然
運氣學說,是中醫學的一個特色理論體系,通過五運六氣的變化規律,瞭解自然對人體的影響。
結合《黃帝內經》中七篇大論的相關內容,借鑑前人總結的物候、疾病變化特點,選擇適宜的茶類,調整身體的節奏,與天地同頻,防病於未然。
Ø 以中藥學的視角瞭解茶性
《神農本草經》中提及的茶(苦菜、荼),味苦、性寒,這是古人從四氣五味的角度,做的早期最基本的解讀。
然而,“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不同地域、不同樹種的茶,雖同名為茶,卻也在茶性上有所差別。而製作工藝的多樣化,對茶性的影響也是不言而喻的,如同中藥的炮製,性、味、歸經也可能隨之而變。
什麼狀態下,喝什麼茶,為什麼這麼選,是我們去深入瞭解茶性的初衷。
Ø 從中醫診斷學的視角瞭解身體,知常達變
瞭解“茶性”的同時,亦需瞭解“人性”。課程融入中醫診斷學的相關內容,瞭解身體處於何種狀態,選擇適宜的茶,以茶性糾正人體的偏性,達到養生的目的。
Ø 樁功及道家呼吸法
泡茶的過程,是一個人整體狀態的展現。通過站樁、靜坐,修身、調息、調心,改善身心狀態,感受不同狀態下茶湯的變化,是即時的反饋,也是療愈的過程。
所以,我們想傳遞的,就是通過掌握這樣一套理論和修習的方法,讓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可以實踐起來,恢復、提高自身的覺和感,借茶修身,以茶調心。
文字 | 張娟
攝影 | 譚平
關於【厚朴線下茶道課】
茶課一期已招滿
茶課二期尚有少量席位
費用詳情可掃碼或諮詢客服
掃描下方二維碼
欲購從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