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與失眠

陰陽與失眠

傳統中醫稱失眠為“不寐”“不得眠”“目不瞑”等。《黃帝內經》對失眠的機制已有很準確的描述。《靈樞·邪客》:“今厥氣客於五髒六腑,則衛氣獨衛其外,行於陽,不得入於陰。行於陽則陽氣盛,陽氣盛則陽蹺滿,不得入於陰,陰虛,故目不瞑。”《靈樞·大惑》:“衛氣不得入於陰,常留於陽。留於陽則陽氣滿,陽氣滿則陽蹺盛,不得入於陰則陰氣虛,故目不瞑矣。”又載:“夫衛氣者,晝日常行於陽,夜行於陰,故陽氣盡則臥,陰氣盡則寤……衛氣之留於陽也久,故少瞑焉。”《黃帝內經》從衛氣日夜循行的角度解釋了失眠的機制。衛氣日行於陽,為陽;夜行於陰,為陰。陽不入陰,則不寐、失眠。


臨床上可以見到各種類型的失眠,例如心火亢盛、膽熱擾心、心腎不交、胃氣不降等證型。但是,無論其病機、病因千變萬化,導致失眠的直接機制是這些因素引起了人體“陽不入陰”。因此在治療失眠時,解除阻礙衛氣由陽入陰的病因,恢復衛氣的正常循行即可。例如,治療心火亢盛導致的失眠,清心火,則失眠可愈;治療膽熱擾心導致的失眠,清解心膽之熱,則失眠可除;治療心腎不交、胃氣不降的失眠,可交通心腎、和胃降氣,以恢復正常睡眠。


2020年6月13日,一位患者,男,74歲,由親屬陪同就診。患者訴失眠10年,夜間10點鐘臥床後,直到凌晨2點多仍不能入睡,曾服用多種安神藥物,乏效。飲食、二便正常,還患有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查:舌尖鮮紅,舌苔薄白,舌下絡脈正常,雙脈虛數,右尺脈澀。患者舌尖鮮紅、脈象虛數,診為失眠病,心火亢盛證。


這一頑疾該如何治療?《張志遠臨證七十年精華錄》載有一首“安神湯”。該方是張志遠老中醫從清代馬元儀、張千裡的臨床經驗中總結而來的。該方共有七味藥:黃連15g、白芍15g、夜交藤30g、蓮子心15g、百合30g、合歡皮30g、生牡蠣(先煎)60g。該方清心火,引陽入陰,正合患者病機,遂處以原方5劑。患者服用5劑後睡眠轉佳。又服5劑,十年的失眠幾乎痊癒。2個月後隨訪,失眠無復發。


安神湯之所以能治癒患者頑固失眠,是因為該方具有清心火、引陽入陰的功效。方中黃連、蓮子心清心火,配以白芍養陰血,收斂陽氣。但是,見效迅速的最主要原因是該方用了大量的引陽入陰的中藥:合歡皮、夜交藤、生牡蠣、百合等。


合歡皮:能調和陰陽,引陽入陰。記得老家附近有幾顆合歡樹,幼時還經常爬到樹上玩耍。每當太陽落山時,合歡樹的樹葉就像合掌一樣合上。次日日出後,樹葉又會展開。我至今記憶猶新。合歡樹的葉片日間張開,入夜則合的現象被稱為“植物睡眠現象”。現在想來,這正是合歡樹夜間陽入於陰的表現。故據此象,可知合歡皮具有調和陰陽,引陽入陰的作用。本方中合歡皮正是引心陽入腎陰,起到了促進睡眠的良好作用。《神農本草經》謂合歡皮:“主安五臟,和心志,令人歡樂無憂。”故合歡皮治陰陽不和之失眠、多夢,療效甚佳。


夜交藤:能使陰陽相交,治療失眠。雖然合歡皮能促進陰陽相合,但是仍需要配伍夜交藤,以促進陰陽相互交融,並穩定住睡眠中陰陽相交的狀態。《本草綱目》曰:“有雌雄,雄者苗色黃白,雌者黃赤。根遠不過三尺,夜則苗蔓相交,或隱化不見。”夜交藤就是首烏藤。首烏藤是否夜間雌雄相交,筆者尚不能確定。但是首烏藤的纏繞特性確實非常強。首烏藤不像其他纏繞植物那樣,只是把自己的藤蔓盤旋向上而去,而是如鐵絲一樣一圈一圈地密集纏繞,甚至把被纏繞的植物勒死。其纏繞特性猶如穩定住陰陽相交的狀態。因此,夜交藤與合歡皮相須為用,促進陰陽相交,治療失眠。臨床用之,確實如此。


生牡蠣:能涵陽育陰,促進陰陽相融。牡蠣是對月光敏感的動物。研究發現當月亮越來越飽滿時,牡蠣會逐漸關小它們的殼,但是不會完全閉上。當月亮慢慢退回到新月階段時,貝殼會漸漸開大。牡蠣的這種變化可能依賴它們身體內部的月球時鐘。可見,牡蠣與月亮(太陰)相關,可增強人體陰氣,夜間涵藏陽氣,達到穩定陰陽相合,相互交融的狀態,促進睡眠。


百合:具有收藏聚斂的功效,可斂收浮越之氣。百合其形如球,具有包藏之象;其色白入肺,可滋養肺陰,斂降心火,安神定魂。《隨息居飲食譜》載:“百合甘平,潤肺補胃,清心定魄息驚,澤膚通乳。祛風滌熱,化溼散癰。治急黃,止虛嗽,殺蠱毒,療悲哀。闢諸邪,利二便,下平腳氣,上理咽喉。”百合滋養肺陰,加強肺的“肅降”功能,促進心火下行交通腎臟,達到治療失眠的功效。


蓮子心:能交通心腎、清營洩熱、瀉火寧神。蓮子心在蓮子的中心位置,能以心入心。正如吳鞠通在《溫病條辨》中講到清宮湯方時所說:“此鹹寒甘苦法,清膻中之方也。謂之清宮者,以膻中為心之宮城也。俱用心者,凡心有生生不已之意,心能入心,即以清穢濁之品,便補心中生生不已之生氣,救性命於微芒也。火能令人昏,水能令人清,神昏譫語,水不足而火有餘,又有穢濁也……蓮心甘苦鹹,倒生根,由心走腎,能使心火下通於腎,又迴環上升,能使腎水上潮於心,故以為使。”蓮子心一藥就具有交通心腎的功能。


另外,黃連可除心臟多餘之火;白芍養肝血、斂肝氣。


以上七味藥同用,心火去則神安,肝血得補則涵陽育陰,心腎相交、陽入於陰、陰陽交融,從而達到治療失眠的效果。

按語

古人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中曉人事,攬觀雜學,遠取諸物,近取諸身,將大自然的氣候、物候、植物日夜變化特點等與人體陰陽變化聯繫起來。《重慶堂隨筆》:“格物之學,最為醫家要務。凡物性之相制、相使、相宜、相忌,與其力量之剛柔長短,皆宜隨時體驗,然後用之無誤。”植物睡眠與人類睡眠,均有入夜“陽入陰”的特點。因此,中醫利用“植物睡眠”的特點,取其夜則陽入陰之象,達到促進人體睡眠的功效。治療失眠的其他療法,如交通心腎、清熱化痰、養心安神等,也都是通過解除妨礙“陽入陰”的病因,而恢復人體夜間陽入陰則寐的正常生理狀態。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