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衛中醫經典伴我成長征文活動”優秀徵文展示:第4-6篇

“人衛中醫經典伴我成長征文活動”優秀徵文展示:第4-6篇

點擊箭頭處“人衛中醫”,關注我們,獲得不定期福利!!


由人衛中醫舉辦的“社慶70年有獎徵文|人衛中醫經典伴我成長”活動先後收到了近50所高校、醫療機構及相關單位等70餘篇徵文,參與徵文的朋友有在校學生,有臨床醫生,還有部分中醫藥愛好者,透過字裡行間,我們感受到了大家對於中醫的熱愛,對於經典的渴盼,對於人衛中醫的信任。我們衷心感謝大家的積極參與,感謝社會各界對人衛中醫長期以來的大力支持!

經過初評,我們共篩選出近30篇優秀徵文入圍並進入複賽。本公眾號將於6月22日—6月30日每日展示3篇左右的入圍徵文作品(個別徵文的內容根據發佈要求,在不改變原文風格基礎上已進行適當調整),並計劃於7月1日—7月8日開啟投票通道,敬請關注!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些精彩的文章吧!


徵文編號4:

從經典裡讀懂中醫
——讀人衛中醫臨床必讀叢書有感

作者:詹鈺(成都中醫藥大學)

初遇:於學堂中邂逅經典


在金桂飄香的九月,在琅琅的讀書聲中,在老師的循循善誘中,《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溫病條辨》《金匱要略》……走進了中醫學子如白紙般的世界裡。我第一次直觀地感受到了古人在醫學上的字字珠璣,這些經典言近旨遠,包羅萬象,有著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底蘊,如從遙遠時空傳來的無聲話語,生生不息;又如一盞散發著柔和燈光的燈塔,矗立在風中,經受時光的滄桑,卻絲毫不褪那光芒。


我在想,為什麼中醫經典在經歷了那麼多動盪時代依舊流傳下來並被大力推廣。後來我明白了,中醫經典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與疾病作鬥爭的經驗結晶和凝結成的生活智慧,比如“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法於陰陽,和於術數”“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些都體現著“天人合一”的思想,將人融入自然,與自然、時令、晝夜的規律聯繫在一起,長期指導著人們生產生活。


當翻開這些經典,有一種命運被綁定激活的感覺,我知道,另一個新的世界在為我打開。


力學:於書本中感知經典


最開始讀經典時,感覺每一個字就是一個字,感受不到其中的博大精深。當自己有了一定的知識儲備時,再於薄薄的晨霧中細細品其中的每一個字,發現了中醫看病的角度和方法。


歷史上有許多書籍記錄了前人的醫學經驗,為後世做參考——《傷寒雜病論》《金匱要略》《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臨證指南醫案》等,學習這些方法和醫案,不能只是機械地記住每一個病,還需要理解其中的病機以及疾病本身的發展進程。在看這些書的時候,我自己會先思考,這個疾病的病因病機是什麼,這個人到底需要選用什麼治法、用什麼方,然後又會想大師們為什麼要選用這個治法和方藥。


一來二去,更讓我明白了中醫是有包容性、思維性和聯繫性的,它的一個方不侷限於一個病,它對疾病的轉歸和預後有一定的預見性,它將人體、自然、時間和時空聯繫起來。“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瘥後防變”,每一本經典都體現了這個思想,無論是從條文還是病案的組方思路,都貫徹著這個觀點。


陰陽平衡,六經辨證,氣血陰陽,四氣五味……這些經典中闡釋的名詞於幾千年前出現,指導著幾千年後的我們繼續與病魔鬥爭。我們就像還在學走路的孩子,踏著經典的階梯一步一步往上走,不斷成長。


篤行:於經典中品悟生活


在物質匱乏的古代,醫生的社會地位低下,處於“士農工商”階級之下,但病魔不會因為醫生缺乏而就此遠離人類。當時的醫生不僅醫人,也在醫心醫國醫世。孫思邈在《大醫精誠》中提出“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慾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張仲景提出“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採眾方”,他們也不是一躍而成大醫,他們“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以赤誠之心,衷於仗義救人,對病人負責,對後世負責。


我知道我的路還長,我也只是通過經典窺見了中醫奧妙的冰山一角,作為一個傳承和宣揚中醫文化的初學者,我想應該將經典與實踐聯繫起來,才能真正發揮其作用。將前人們的經驗、理論,用於助人調養身心、扶助正氣,免受外邪侵襲,幫助患者對抗疾病,將經典的意義充分展現。


中醫的魅力應該被更多的人看見、瞭解。


道阻且長,我們一直在路上!


徵文編號5:

傳經送寶

作者:鄭春慶(山東電力高等專科學校衛生所)

2005年,是我自學中醫的第7個年頭,雖然生活艱澀、前途未卜,但強烈的興趣感依然支撐著我踽踽獨行……



某日中午,細雨濛濛,路上行人稀少,吃罷午飯,我照舊來到新華書店3樓,徑直朝中醫藥書籍陳列櫃走去。


忽然,一個熟悉的名字映入眼簾,我快步走了過去……


沒錯,是,施今墨……一種久違的幸福感瞬間湧上心頭。


我幾年以來苦苦搜尋的書籍,竟然在這極其偶然的情況下閃亮登場了,來不及多想,《施今墨臨床經驗集》《蒲輔周醫療經驗》《蒲輔周醫案》《錢伯煊婦科醫案》《朱小南婦科經驗選》《張贊臣臨床經驗選編》《嶽美中論醫集》《嶽美中醫案集》《中醫臨證備要》《趙錫武醫療經驗》《趙心波兒科臨床經驗選編》等,人民衛生出版社《現代著名老中醫名著重刊叢書》第一輯13種著作,有11種被我收入囊中。


一個月的生活費沒有了,但,管不了那麼多了……


我似乎又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只要有片刻的閒暇,我都會讀上一會兒,哪怕只是簡簡單單地瞄上一眼,對我來說,也是一種莫大的欣慰。


功夫不負有心人,慢慢讀下來,我漸漸地有了自己的想法,乃至有了自己的見解。
如對遠志的解讀,我寫道:遠志辛散苦洩,開通閉塞、通調營血之力甚大,諸凡痰飲、水溼、瘀血之結聚,有攻逐之力,推蕩之功,莫為舊說所囿,計較於“安神”一途,清代《驗方新編》所載“四神煎”,其得力處亦在乎此。《得配本草》《藥品化義》《本草害利》等論述遠志,莫不從驅邪入手,力闢養心之非。其句句在理,此先得我心者。


再如對西洋參的解讀,我寫道:鹽山張錫純先生謂西洋參性涼而補,凡欲用人參而不受人參之溫補者皆可以此代之。但證之臨床,虛羸少氣者投之未嘗見效;脾胃虛寒者,每致腹瀉;心氣不足者,雖服至一兩有餘,亦無寸效,加服人參,效乃始見。西洋參,苦寒易伐生生之氣,而無益氣之能,昭然若揭。但施與火盛陰傷諸證,卻能覆杯而愈,故知此藥苦寒有餘,瀉熱為長,功擅養陰。


如對越婢湯、越婢加術湯的解讀,我寫道:風壅氣滯,三焦不和,則水飲易為停滯(此即風遏水阻),麻黃、蒼朮散表,佐以甘草,辛甘發散,大力溫宣衝動,散表即以發越周身之陽氣,陽氣宣通,三焦流暢,水氣自行,輔以石膏清鬱熱,姜棗和營衛,全方無一處從“逐水”著眼,而又時時以“逐水”為目的。是以風水者可用,裡水者亦可用。


再如《溫病條辨》上焦宣痺湯的解讀,我寫道:治太陰溼溫,氣分痺鬱而噦者,鬱金、射干辛開苦降,專通閉塞,餘如豆豉、枇杷葉、通草,輕開肺氣,氣行則溼化矣。


以後的日子裡,我又購買了《現代著名老中醫名著重刊叢書》第三輯的《趙紹琴臨證400法》《溫病縱橫》等書籍,對趙紹琴教授應用“升降散”的經驗尤為服膺,通過學習以後也逐漸試用於臨床。


曾治一65歲翁,罹“頜下淋巴結腫大”,大小有若胡桃,局部脹急掣及頭項,診脈沉滑大勁,取“升降散”意,用蟬衣、殭蠶、片薑黃、川軍、杏仁、防風等,武火急煎,取其輕揚,湯成,溫分二服,並預囑,藥後如若脹急加甚,是邪熱外透之故,勿驚,病者應之。甫進一碗,局部脹急果然加重,因事前有囑,病者心安靜臥,迨天亮遞進第二碗,遂無不適,三日後複診,結聚雖在,但脹急大減,按之亦較前柔軟,頭項為舒,吞嚥漸見通利,上方續進十餘劑,漸乃消散。


治一42歲婦,眼白紅赤欲滴,頭冒不清,醫者處“龍膽瀉肝湯”多劑未應,診脈沉細弦滑,投蟬衣、殭蠶、片薑黃、酒軍各6g以“輕揚宣散”,五貼盡劑,紅赤消其大半,脈亦變見滑大,原方續投三貼乃痊。


正是這些優秀書籍的再版,對我的自學之路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讓我在困境中毫不畏懼,奮勇向前。


終於,2020年我以452分的筆試成績取得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證。


徵文編號6:

品經典裡的“詩情畫意”

作者:張虹豔(山東中醫藥大學)

人衛經典伴成長,《內經》《難經》尋“詩意”。


品古老東方智慧之學,留一股蕩氣迴腸。經典之所以是經典,必然有它的獨特之處。古人是非常富有哲思的,我們可能用長篇大論來解釋的某個道理或現象,他們往往就可一言以蔽之。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究經典裡的“詩情畫意”吧!


二十九難有言:督為病,脊強而厥。不久前,有一明星發文稱不幸患上強直性脊柱炎,這給他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我們知道督脈貫行脊中,強直性脊柱炎早期有背部肌肉發僵等症狀,這與二十九難所言不謀而合。故,針對強直性脊柱炎,我們可從督脈論治,比如:督灸、拔罐等,針對患者的證型,給予相宜的方子,通過燻蒸藥氣經玄府達於機體的病灶,內服外用相合共同擊退病邪。目前,督灸療法在臨床上已經取得了不錯的佳績。


四十七難言:唯人面可耐寒。我們知道,人的面部血絡及神經豐富,故供應充足,當寒邪客於人體面部時,引起面部血管收縮,血流減緩,減少熱量的耗散;面肌是隨意肌,面肌收縮牽引牙齒做功,可見牙齒不自主地打哆嗦;寒冷刺激面部神經,將衝動傳遞給中樞,引起腎上腺素、甲狀腺激素的分泌,幫助面部抵禦寒冷。若素體氣血兩虛,又鑑於氣血之間的關係,如果面部長期得不到血液的濡養滋潤,可使脈道變細,脈管緊張度提高,則血管收縮受阻,血行滯澀艱難,面部肌肉得不到新鮮血液的供應,抗寒能力下降,故可患凍瘡。關於凍瘡的病機是我在閱讀經典時自己的一些看法,或許和大家的見解會有些偏差。


五十八難說:若陽虛陰盛,則汗出愈,洩下死;若陽盛陰虛,則汗出死,瀉下愈。基於我的認識,汗是人體陽氣蒸化津液經汗孔達於體表所成。若患者本陽虛陰盛,卻出汗,說明患者正氣漸復,陽氣得以化生;若仍有瀉下的症狀,說明該症狀是順著疾病的發展趨勢,因陰盛損傷人體脾胃陽氣,脾胃不得溫,故見瀉下。同理,若患者本陽盛陰虛,見汗出,則人體所剩無幾的津液都被耗散,有損津液;若反見瀉下,是機體陰氣來複,陰陽制約以達平衡,病人則生。


上古天真論曰:“女子七歲……七七,任脈虛……故形壞而無子也。丈夫八歲……天癸竭……形體皆極。”讀到此處,似有“山重水複疑無路”之感,何故?古人高深莫測的境界,是我一個無知小兒所不能參透的,古人取字自有其在理之處,其中蘊含了深厚的哲學色彩,卻又和現代科學研究相通。欲尋依據,為何女子以七為基準,男子以八為基準?這或許可從卦象等方面來分析。據我理解,“七”是儒家所謂的“和”的狀態,也即“陰陽自和”。一為太極,二為兩儀,三為三才,四為四象,五為五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逢七必變。三是一個自然體,故七為二與五之和,也即兩儀與五行的結合體,六至九為陰陽的代表,六為老陰,七為少陽,八為少陰,九為老陽。復卦中七日來複,七是一個循環體,而人體氣血運行所經過的一個完整週期也是七天,七為陽數,女子以肝為先天,以血為本,自古以來女子就被認為是陰柔之體,以七為準,使“陰”不太盛,而達到陰陽平衡。這也有可能是古人通過長期的觀察而積累下來的經驗。八為陰數,先天八卦中八對應坤卦,後天八卦中八對應艮卦,女子為坤、為陰;艮卦象徵山,屬陽。男子為陽剛之體,以八為準,符合“太極”剛柔並濟之理。這也說明了我們每個人都是陰陽結合之體。同理,以八為準,也可能是古人長期觀察的結果。來日方長,或許當中醫知識積累足夠多後,再仔細琢磨,可能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得知千載上,正賴古人書。要想學好中醫,古代典籍大有可觀之處。“革命”尚未結束,仍需踔厲奮發,以便才貫二酉。縱有險灘激流,也志堅如鋼,傳千年之經典,燃中醫之明燈。


徵文活動鏈接:

社慶70年有獎徵文活動 | 人衛中醫經典伴我成長

-END-

隨手點贊、在看,傳播健康、分享知識~~~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