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之王”竟是它!吃一口17種氨基酸,健骨降壓,補充維生素,中老年人更要多吃

老話常說“無魚不成席”,魚類是人類食品中動物蛋白的重要來源之一,也是進補的好食材。


按時吃魚,有益血管

在肉類中,魚肉是最容易消化的,很適合體質虛弱之人、大病初癒之人、中老年人、兒童和產褥期、哺乳期女性食用。

而且,魚肉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有些魚類富含的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營養元素更是對預防血脂異常和心血管疾病等有一定作用。

此前,由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和廣州市第十二醫院等機構研究人員對18215名平均年齡在60歲以上的受試者進行了長達11年多的隨訪,結果發現:相比於每週食用魚類0~3份(每份50g)的受試者,每週食用魚類4~6份的,全因死亡風險降低15%、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降低23%。

而這就與魚肉中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有很大關係。

此外,魚肉中含有少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是人體獲取維生素A、維生素D以及維生素B2的良好來源。

根據近幾年的國內外研究結果顯示,攝入魚蝦水產品相對較高的地中海飲食模式人群和我國江南地區人群發生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代謝綜合徵和腦卒中等疾病的風險均較低。

春季吃哪些魚養生效果好呢?

下面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1
鯽魚

鯽魚可開胃健脾、利水消腫、滋養通乳、清熱解毒,對治療脾胃虛弱、食少乏力、腎炎水腫、肝病腹水、產後缺乳、痢疾、便血等症有直接或輔助療效。

2
鯉魚

有健脾開胃、利尿消腫、止咳平喘、安胎通乳、清熱解毒等功能。鯉魚與冬瓜、蔥白煮湯服食,治腎炎水腫。大鯉魚留鱗去腸雜煨熟分服之,治黃疸。

3
鰱魚

有溫中益氣、暖胃、潤肌膚等功能,是溫中補氣養生食品。


4
青魚

有補氣養胃、化溼利水、祛風除煩等功能。

5
黑魚

有補脾利水,去瘀生新、清熱祛風、補肝腎等功能。黑魚與生薑紅棗煮食對治療肺結核有輔助作用。黑魚與紅糖燉服可治腎炎。產婦食清蒸黑魚可催乳補血。

6
墨魚

有滋肝腎、補氣血、清胃去熱等功能。有養血、明目、通經、安胎、利產、止血、催乳等功能

7
草魚

有暖胃和中平肝祛風等功能,是溫中補虛養生食品。

8
帶魚

有暖胃、補虛、澤膚、祛風、殺蟲、補五臟等功能,可用作遷延性肝炎、慢性肝炎的輔助治療。肝炎患者用鮮帶魚蒸熟後取上層油食之,久服可改善症狀。

9
鰻魚

有益氣養血、柔筋利骨等功能

10
小黃魚

小黃魚,肉質肥美,鮮嫩無比,入口即化。黃魚肉嫩味鮮少骨,自古有“瑣碎金鱗軟玉膏”之譽。中醫認為,黃魚有和胃止血、益腎補虛、健脾開胃、安神止痢、益氣填精之功效;對貧血、失眠、頭暈、食慾不振及婦女產後體虛有良好療效。

11
泥鰍

泥鰍有藥用價值,有補中益氣、養腎生精的功效。泥鰍富含亞精胺和核苷,能增加皮膚彈性和溼潤度,並提高身體的抗病毒能力。

3類魚少吃

1、醃製鹹魚: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已把中國式鹹魚列為第一類致癌物。其中含有的亞硝酸鹽,是一種2A類致癌物,長期食用容易使血管擴張,增加致癌風險。

2、生滾魚:淡水魚類細菌及寄生蟲汙染問題嚴峻,未經嚴格處理的生魚片或生滾魚片有較高的致病風險。


因此,吃淡水魚一定得煮透,而吃魚片至少要用90~100℃的沸水至少焯煮15秒以上才安全。


3、野生魚:野外環境下,塑料微粒、金屬汙染、農藥汙染等都是無法把控、預測的,甚至還可能會有一些有毒的菌、藻、寄生蟲,因而不建議盲目食用。

無骨帶魚

帶魚無論怎樣做都很好吃,而這一道,不僅味道特別,更是讓你不用挑刺吃的爽!


材料:帶魚 杭椒 蔥 姜 蒜 辣雞醬 泡椒 料酒 啤酒 米酒 醬油 油 地瓜粉 鹽 胡椒粉 糖

做法:

1. 蔥姜切小塊,再切一部分薑末、蔥末、蒜末,杭椒切碎;

2. 帶魚撕掉魚鰭,去掉魚骨,加入蔥、姜、鹽、料酒醃製;

3. 再加入啤酒、地瓜粉、油用手抓均勻,皮朝下放入油鍋中炸,復炸;

4. 鍋內留底油,放入泡椒、蔥薑蒜末、辣雞醬、醬油、米酒、鹽、胡椒粉、糖、杭椒,再次放入蔥薑蒜末炒制醬料;

5. 將醬料灑在帶魚上即可。

紅燒黃魚

“花仙子”田歌做的這道紅燒黃魚,猶如一件工藝品雕塑一般美麗。不如在家也試一下!

材料:黃魚 黃椒 紅椒 青椒 西紅柿 蔥 姜 蒜 料酒 白糖 醬油 鹽 小香蔥 油

做法:

1.香菜切碎,薑切片,蔥切段,黃椒、紅椒、青椒切片,西紅柿切片,備用;

2.黃魚斜切三刀;

3.熱鍋涼油,放入鹽和姜煸香;

4.放入黃魚炸制,加入蔥段、料酒、醬油、糖、小香蔥、西紅柿、彩椒燜煮;

5.出鍋前放入拍碎的蒜即可。

覺得此文不錯的朋友

記得點個【在看】

關注下方養生家園】

養生金方免費看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