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習慣性便秘多見於老年人和部分年輕女性患者,表現為大便數日一行,艱澀難以排出,服用排便藥物後也時好時差。
習慣性便秘患者常由陰血虧虛,腸道失於濡潤等原因導致。
瀉下藥物雖然可以短暫取效,但不能從根本上治療疾病,還容易傷津耗液,長期使用可能引起其他腸道疾病。
以下食療方具有補血滋陰、補益肝腎、潤腸通便等作用,習慣性便秘患者可參考使用。
做法:香蕉可剝皮生食或燉熟,每天清晨及睡前各吃1個。
功效:香蕉味甘、性寒,歸肺、大腸經,能清熱生津、潤肺滑腸。
香蕉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糖分,具有很好的潤腸通便功能。
最好選用自然熟透的香蕉,生香蕉中含有較多難以消化的鞣酸,會對消化道起到收斂的作用,抑制胃液、腸液分泌並抑制胃腸蠕動,食用後會加重便秘的症狀。
核桃仁含脂肪、蛋白質、磷、鐵、β-胡蘿蔔素、核黃素等,營養豐富。
做法:黑芝麻炒後研細末備用,粳米淘洗乾淨,與黑芝麻末放入鍋內,加清水旺火燒沸,再改用小火煮至粥成。
此粥出自《本草綱目》,用於“五臟虛損,益氣力,堅筋骨”。
黑芝麻能補肝腎、益精血、潤腸燥,常用於精血虧虛、肝腎不足引起的頭暈眼花、耳鳴耳聾、鬚髮早白、病後脫髮、腸燥便秘等症。
紅薯含有較多的纖維素,能在腸中吸收水分從而增加糞便的體積,起到通便的作用。
材料:菠菜350g,芝麻25g,白糖少許,鹽適量。
做法:取一半芝麻炒出香味,晾涼後搗碎成末,然後和白糖、鹽混合,待用。將菠菜洗淨去頭,用滾水燙2分鐘,然後瀝乾水分(最好用手將水擠壓出來)。將菠菜和混合好的調料混合均勻,再將剩餘的芝麻撒上即可。
菠菜味甘、性涼,歸肝、胃、大腸經,有下氣調中、潤燥滑腸、滋陰平肝的功能。
做法:將牛奶加熱,然後調入蜂蜜,攪拌至蜂蜜完全溶解即可。
牛奶味甘、性平,歸心、肺、腎、胃經,具有補肺養胃、生津潤腸之功效。
蜂蜜味甘、性平,能潤腸通便、養肺和中、緩急解毒,適用於腸燥便秘、肺虛久咳、肺燥乾咳者。
做法:將決明子炒熟研細,與肉蓯蓉入沸水中泡15分鐘,調入蜂蜜適量即可。
方中決明子性微寒,味甘苦、鹹,入大腸經,能清熱潤腸、緩瀉通便。
《本草推陳》記載,慢性便秘及卒中後頑固便秘者,用決明子一斤炒香研細末,水泛為丸,每日三回,每回一錢,連服三五天,大便自然通順,且排出成形糞便而不洩瀉。
肉蓯蓉能補腎助陽、潤腸通便,適合便秘兼有腎陽虧虛、精血不足者。
《神農本草經疏》記載:“淡白酒煮爛,頓食,治老人便燥閉結,有神。”
《玉楸藥解》記載:“肉蓯蓉滋木清風,養血潤燥,善滑大腸,而下結糞。其性從容不迫,未至滋溼敗脾,非諸潤藥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