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中的中醫——“食不言”
昨天門診來了個有抑鬱症、16歲的小女生,當著父母面問我“唐醫生,我爸爸總在吃飯時管教我,您說對嗎?”。這是一個見怪不怪、習以為常的場景,很多父母都這樣做;反映了目前大多數父母,把餐廳當課堂的現狀。父母的思維是,平時沒有機會,好不容易逮到了機會,怎麼也得教育一下。
老祖宗一直教育我們要“食不言”,老百姓也經常會說“雷不劈吃飯人”,充分說明了進食的重要性。支撐我們維持每天生命運動的氣血,主要是由一日三餐所化生,就有了“脾胃為後天氣血之海”之說。
“食不言”這句話出自孔子的《論語》,原文是“食不言,寢不語”,吃飯時不聊天,睡覺時不說話。這是流傳千年的禮儀古訓。《紅樓夢》裡賈府是貴族,有整套的禮儀家訓,其吃飯的場景,幾乎是雅雀無聲。而如今社會,繁忙的工作和豐富的娛樂,令越來越多的人在用餐時變的“心不在焉”“囫圇吞棗”;吃飯時教育孩子,討論工作,邊吃飯邊讀書,吃飯拿著手機看,都不知道飯吃到哪裡去了。還有現在所謂的“酒桌文化”,在酒桌上推杯換盞,高談闊論,第二天都不記得自己昨天吃了啥。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的人十之八九都有胃病的原因。所以說“食不言”不僅僅是禮儀,背後還蘊含了中醫的養生之道。
《黃帝內經》雲“胃者,水谷之庫,承運消磨之坻”,“胃者,倉廩之官,消化出乎陽,澂闢出乎陰焉”。胃的最主要的功能是消磨,把食物消磨成乳糜狀,再傳到小腸大腸中。我們咀嚼的作用則是把食物切割,搗碎,磨細,在和唾液混合成食團,吞嚥到胃裡。食物沒有經過充分的咀嚼直接入胃,胃就要替代口腔去完成咀嚼未充分完成的工作。一方面會過度消耗胃的陽氣,另一方面如果胃消磨不了,就會出現胃部不適症狀,也是我們為什麼要強調“細嚼慢嚥”,而不能“囫圇吞棗”的原因。
還有,我們講“一心不能二用”,吃飯時,我們的氣血,我們氣機、神機都集中在脾胃,我們的唾液腺,消化腺開始分泌,都為進食做好了準備,這時候如果我們還在喋喋不休,還在看著手機,那你的氣機、神機就不在脾胃,脾胃的運化怎麼能正常呢?!所以我們吃飯不光要“食不言”,還要專注。
徐老師曾經講過,鼻屬陽通氣,嘴屬陰納食,鼻子裡不能進食物,胃裡不能進空氣。我們咽喉下方有個會厭軟骨,我們吸氣是會厭軟骨不動,空氣進入氣管。當吞嚥時,軟顎會向後延伸,阻止食物進入鼻腔;同時會厭軟骨像門一樣,將氣管喉覆蓋,讓食物進入食道,阻止進入氣管。如果吃飯時嘴還不停說話,可能會導致空氣隨食物進入胃裡,讓人產生胃脹、腹痛等一系列不適症狀;還可能會導致食物進入鼻腔和氣管,造成一系列的風險。
徐老師一直強調,胃是一個情緒器官,我們的情緒對胃有很大的影響,就像我們生氣了,悲傷了人就吃不下飯或者吃飯就不香了。《黃帝內經》中說“胃者,倉也,其器四門,賁納而幽授,蘭蟲而關汙,賁傷怒而蘭傷驚恐,幽畏憂而惰思,關門僵於好食”,“傷怒而賁亂氣如矢,憂傷而幽不禁胃絕而終。”明確闡述了情緒對胃的影響。就像文章開頭那個小女孩提出的問題一樣,吃飯時的管教,勢必會給孩子的情緒帶了影響,從而也會影響孩子胃的功能。現在鬱抑症的年輕化,跟這種吃飯時管教的習慣有很密切的關係,這也是徐老師一直強調的“胃心同病”的原因。
《黃帝內經》雲“食,生之資爾。”食為後天氣血之本,是人體生命活動的能量的重要來源,重視進食的過程,不但要“食不語”還要“食必專”,這才是符合天道的養生之法。
作者/唐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