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美式精英給大家的第一感覺是什麼呢?
精明?冷酷?西裝革履?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有那一口看起來就吃嘛嘛香的閃亮白牙~
在許多歐美國家,維持美麗健康的牙齒條件,需要進行許多資金投入,是名副其實的“高消費”項目。即便如此,牙痛起來,一樣“要命”。
最近,美聯社發佈了一則消息:美國總統拜登因為牙痛一整夜,取消了多個公開活動行程,進行根管治療手術。
聽到根管治療手術,許多害怕看牙醫的朋友們已經開始瑟瑟發抖,這到底是什麼治療技術呢?
01
齲齒不管,就要根管
世界衛生組織對於牙齒健康的標準是:人在80歲的時候,還能擁有20顆能夠正常咀嚼食物,不鬆動的牙齒。
這個標準,其實大部分人都達不到。現代人飲食習慣中,經常食用高糖高油、碳酸飲料等都會損害牙齒健康。有些人刷牙時也“敷衍兩下”,有的甚至懶得的堅持天天刷牙。
惡劣的口腔環境讓牙齒開始被牙菌斑侵蝕,出現了小黑點、小黑洞。此時不及時補牙,齲壞會進一步加深。在某個夜深人靜的夜晚,疼痛突然來襲。從壞牙到半個腦袋,都開始劇烈疼痛,忍過痛苦的一夜,臉也腫了。
等到口腔科醫生檢查時,已經到了必須進行根管手術的地步。根管治療術適用於被診斷為牙髓或者根尖周病的患牙,需要摘除牙髓組織和清除根管系統的感染,保存患牙或牙根。
它的手術原理是通過機械和化學方法去除根管內的大部分感染物,並通過充填根管、封閉冠部,防止發生根尖周病或促進已經的根尖周病變的癒合。適用於不可復性牙髓炎、牙髓壞死、根尖周炎、某些非齲性的牙體硬組織疾病,牙外傷等、牙內吸收、牙根已發育完成的移植牙、再植牙等情況。
02
根管的詳細步驟
許多人對於口腔治療的懼怕,來源於操作器械以及治療中出現的疼痛。當鑽頭的聲音響起,眼前擺滿了鉗子和長長短短的針,配合著牙痛,心理壓迫“瞬間拉滿”。目前,在各種局麻藥、無痛注射、舒適化治療的加持下,根管治療基本能無痛進行。
作為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國際上最常用的有效治療方法,完成治療通常需要2-3次,今天帶大家詳細瞭解手術步驟:
第一步,拍攝術前x線片:判斷牙齒齲壞深度情況,瞭解髓室的位置和根管數目及形態。
第二步,揭開髓腔:去淨腐質和其他物質,看到整個髓底解剖結構以便後續治療順利進行。
第三步,確定根管工作長度:每個人、每顆牙齒的根管長度都不一樣,需要進行儀器測量。
第四步,根管預備:把根管壁上的感染物、細菌等清除乾淨,方便後續根管充填。
第五步,根管沖洗、消毒:保障根管內部徹底乾淨,達到無菌狀態。
第六步,根管充填:封閉整個根管系統,防止微生物和液體的滲漏。
當根管治療完成後,醫生還需要根據剩餘牙體組織的多少,對缺損的牙齒行樹脂充填或製作保護性牙冠,完成牙體缺損的修復。
03
做了根管
牙齒怎麼沒保住?
有時候,做完根管,牙齒還是沒保住,這是為什麼?
一般需要根管治療的牙齒通常都是因為各種原因牙體組織有缺損,部分做完根管治療的牙齒非常脆弱,有些患者沒有及時裝保護性牙冠,經常咀嚼較硬的食物,導致剩餘的牙體無法抵抗咀嚼力長期的刺激而發生劈裂,牙齒劈裂後就只能拔除。
還有的人的認為,現在種植牙價格大幅度下降,乾脆不選擇根管治療,等到爛到不行,直接“拔掉”種新的,這個做法可行嗎?
根管治療後的牙齒,會損失一部分的感覺功能,但只要還保存大部分健康的牙體組織,經過補牙、牙冠修復後可以恢復正常的咀嚼功能,並不影響它們繼續工作。
天然牙才是人們最好的牙齒,種植牙則是天然牙實在保不住的選擇,種植牙也有自己的適應條件和壽命,在能保存天然牙的情況下,我們儘量保護天然牙。
專家提醒,牙齒的疾病,預防勝於治療。小洞不補,大洞受苦,蛀牙不會自愈,只會加深,治療會越來越複雜,費用也會越來越高。每天早晚應該各進行一次有效的刷牙,使用牙線清理牙縫,定期進行口腔檢查,保護牙齒健康。
來源:杭州市中醫院
點擊下方預約 直播開始前將提醒你↓↓↓
點擊下方預約 直播開始前將提醒你↓↓↓
分享
點收藏
點點贊
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