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硬皮病秘驗單方三則(資深名老中醫經驗精選)

治硬皮病秘驗單方三則(資深名老中醫經驗精選)

1.戟羊蓯蓉方

徐宜厚經驗方

【處方】黨參 15g,茯苓 15g,生黃芪 15g,炒薏苡仁 15g,土炒白朮 10g,淡蓯蓉 10g,陳皮 10g,巴戟天 10g,淫羊藿 15g,丹參 12g,山藥 20g,橘絡 6g。


圖:淫羊藿


【加減】心悸氣短者,加高麗參、冬蟲夏草;肢端青紫冰冷者,加大血藤、片薑黃;食少、嘔吐、吞嚥困難者,加半夏、刀豆子、竹茹、橘皮;肢體浮腫者,加漢防己、蒼朮皮、扁豆皮;皮膚硬化者,加桃仁、制川烏、制草烏、皂角刺、川芎、穿山甲(現用替代藥);皮膚萎縮者,加龜甲膠、鹿角膠;潰瘍日久不易收斂者,加白鼓、赤小豆。

【功效】溫陽,扶脾,通痺。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說明】本方適用於治療脾腎陽虛、寒溼痺塞型硬皮病。共治療25例,臨床治癒13例,佔52%;好轉9例,佔36%。總有效率為88%。硬皮病初起在肺,損及皮毛,繼而在脾,損及肌肉,終止在腎,損及筋骨,是一組從上而下的痺證虛勞綜合徵,故治療當以溫陽扶脾通痺為主,又寓驅邪於補正之中。使患者病情逆轉與康復。

2.軟化硬皮方

王德馨經驗方

【處方】黨參 15~30g,黃芪 15~30g,桂枝 9g,熟地黃 30g,赤芍 9g,紅花 9g,何首烏 30g,雞血藤 30g,丹參 15g,陳皮 9g,香附 9g,鹿角膠 12g,甘草6g。

【加減】陽虛畏寒酌加附子、肉桂;脾虛便溏加五味子或白朮;關節痛加秦艽、桑寄生、烏梢蛇;便秘加當歸、桃仁;指端潰瘍疼痛加延胡索或乳香、沒藥;陽痿加淫羊藿;脈結代者甘草改用炙甘草。

【功效】活血化瘀,調和營衛,補氣養血,溫補腎陽。

【用法】水煎服。

【說明】本方適用於治療全身性硬皮病。共治療100例,其中痊癒者8例,顯效者47例, 有效者40例;療程最短者3個月,最長者9年,一般多為1年左右。本方治以腎陽虛衰、氣血不足為本,又顧及風寒之邪外襲之標,或標本並重,或有偏頗,並以主方為基礎,靈活配方遣藥治療全身性硬皮病,可取得較好療效。根據病情可酌選西藥輔助治療。

3.加減歸脾湯

趙炳南經驗方

【處方】全當歸 9g,黨參 15g,黃芪 30g,川芎 9g,白朮 15g,茯神 9g,龍眼肉 15g,遠志 9g,桂枝 9g。

圖:黃芪

【功效】補腎養血,益氣健脾,溫經通絡。

【用法】水煎服。

【說明】本方適用於治療侷限性硬皮病。臨床有驗。本病多為脾腎陽虛,衛外不固,腠理不密,風寒之邪乘隙外侵,阻於皮膚肌肉,以致經絡阻隔,氣血凝滯,營衛不和,而痺塞不通。所以稱之謂“皮痺疽”。脾主肌肉,主運化水谷之精微,以營養肌肉、四肢;若脾運失職,則肌肉失養,衛外不固,腠理不密,則易感受外邪而得病。本病的治療,多以健脾助陽、溫經通絡,佐以軟堅為法。


登場書籍  

當代資深名老中醫秘驗單方精選


本書是筆者廣集全國著名中醫學家的秘、驗、單方數千首,經整理而成的,從中精選近200位專家的秘驗單方近500首,範圍涉及內、外、婦、兒、腫瘤等臨床各科,近300個病種。每方列有處方、功效、用法、說明等。條理清楚,一目瞭然,使用方便,療效可靠。適用於廣大醫務工作者及自學中醫者使用。

中醫書院購書鏈接——

養生正道

版權聲明

本文選自《當代資深名老中醫秘驗單方精選徐福寧 柏立群 霍敏◎編著,中國中醫藥出版社,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全部圖片所有版權圖片,請勿盜圖。

商業合作或投稿:[email protected]

點擊“閱讀原文”在微信有贊平臺購書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