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水木先生
最近看到一起讓人瑟瑟發抖的報道。
“22歲女孩患癌,切掉半個肝。”
小黎是廣東人,在深圳工作。
日常作息沒有規律,經常熬夜。
熬夜就算了,還經常吃宵夜,是燒烤攤的常客。
直到一天,小黎發現身體不對勁。
腹部開始疼痛,並有明顯的腫脹感。
到醫院一查,小黎崩潰。
居然是肝癌。
X光片顯示,肝臟已經出現一個6cm-8cm的癌變腫塊。
沒辦法,癌變部位只能切除。
僅22歲的小莉被推上手術檯,切掉大半個肝臟。
手術很成功。
但小莉聽到醫生一番話,仍是流下悔恨的眼淚。
“肝臟之所以會癌變,飲食不規律是一個很重要的誘因。”
年輕人患癌,小莉不是孤例。
大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患癌人數超400萬。
有醫學權威指出:癌症患者正在低齡化。
關於健康問題,大家都有個共識,病從口入。
這有主觀的因素。
有些人飲食極不自律。
白天奶茶晚上燒烤,時不時再來點麻辣小龍蝦。這用量,誰身體扛得住。
這也有迫不得已的“客觀因素”。
那就是,食品安全問題。
去年315,著名食品大廠“雙匯”被點名。
原因是“生產消毒環節”不過關。
今年4月,一家調味品黑廠被警方端掉
涉案原料多達5噸,且已經有部分流入市場。
黑心食品廠家防不勝防。
氾濫成災的食品添加劑,也威脅著大家健康問題。
進入工業化時代後,防腐劑因其“低成本,高性能”優勢,席捲全球食品市場。
防腐劑都是人工合成的化學劑。
主要成分苯甲酸、山梨酸等酸性物質。一旦攝入過量,就會給肝臟、腎臟帶來很大壓力。
有些防腐劑還有致癌、致畸形風險。
現在很多蔬菜都是催熟。
採摘後,上面很可能還會有藥物殘留。如六六六、異狄氏劑等農藥。
很多人買回家,清潔不徹底,就會將其一起吃進身體。
這代價是什麼?
北京積水潭姜洋醫生表示:長期攝入農藥殘留食物,會誘發一些無法抑制的精神系統疾病。比如帕金森、老年性痴呆。同時還影響肝臟的代謝能力,引發慢性肝臟疾病。
對幼兒孕婦更不用多說。
中南大學婦產科李立傑醫生表示:孕婦吃了帶有殘留農藥的蔬果,可能會先兆流產,甚至導致胎兒出現畸形。
可能有人說,市面上絕大多數食品都離不開“添加劑”、“農藥”這些化學合成劑,怎麼辦?難道回老家自耕自食?
是啊,大環境非你我能改變。
回農村歸隱山林更是不現實。
因此,大家也都是一種“焦慮而無助”的狀態。
發現這問題後,作為媒體人,我第一反應就是,關於社會食品安全,自己能不能做點什麼?
(第一次見到,原來鳳梨是生長在這種環境下的)
2月6日,我又帶著團隊去東方。
我們看了橋頭地瓜,蘋果棗。
到7號,我們又去看百香果、火龍果的種植基地。
(百香果的印象都是酸酸的,特別酸,我好像就在酒店自助餐吃過,平時沒有吃過百香果,因為太酸了。但是我到海南來找到這個百香果,第一個想法就是給家裡的小孩子帶回去,讓他們也嚐嚐,他們沒吃過這麼甜的百香果。所以未來獅子生活團隊選品的標準,就是一切圍繞著給家裡人吃的標準去選品,生意的本質還是要回歸好產品,什麼是好產品?能打90分以上的才算是好產品。)
晚上跟團隊我們又去了火龍果基地。
(夜晚的火龍果基地還真的很浪漫)
我們又去了世界的長壽之鄉,中國富硒地瓜第一村橋頭沙土。
(我們在地裡去刨地瓜,當地的農民非常淳樸)
我們2月9號到的三亞,9號去溯源木瓜基地。
去了才知道,木瓜要從中段果往上採摘,確保口感,越往上採摘,口感越好。
樹底部的木瓜,口感不好,不採摘或者直接轉賣到市場。
看完木瓜,我們又出發去海南島比較出名的金煌芒.
金煌芒核薄肉厚,果肉Q彈,果肉無筋無絲,生吃都是甜的,為了追求風味口感,只採摘高山坡地果園,堅持不打除草劑,堅持人工割草。
以上所有的圖片都是我用手機隨手拍攝,沒有精心修圖。
看到這裡的讀者朋友,可能已經猜到我準備做什麼。
沒錯,我想做有機農產品電商。
原因有二。
坦白說,公眾號商業價值已經不比當年了。
寫文章五年,眼看著它從鼎盛走向衰弱。
大家閱讀量讀持續走低,能接到的廣告也越來越少。
這也就導致一個情況:為能活下去,很多同行都拼命標題黨,又或發博眼球的推文。
這樣能拉高“閱讀量”。
但也意味著要欺騙讀者,寫些和自己理念相悖的文章。
這讓我很痛苦。
寫文5年,我一直堅守“我筆寫我心”的原則。有說不出的真話,但絕不能為迎合別人而說假話。
我不願寫違心的文章。
可是,不這麼做,團隊怎麼辦?看著公司入不敷出,讓大夥一個接一個拍屁股走人嗎?
為了活下去,我只能試試別的賽道。
我有考慮很多方向。
但思來想去,還是決定做農產品社群電商,為“社會食品安全”出一份力。
我是農村出來的孩子。
除了看書寫作,最喜歡的事就是往大自然跑。
因此做了這個項目,以後會有很多時間在路上,對產品進行溯源。
一方面是幫大家確定產品的品質。
到了產地,拿到貨,我們還會送到相關機構檢測,看到底是不是“0農藥殘留”、“0獸藥”,或“0防腐劑”。
如果是,就推薦給讀者。
如果不是,就會跟產地終止合作。
這項目不止我一個人參與,而是整個團隊。
有人負責溯源,有人負責品控,有人負責售後,每個環節都會把控好。這點請大家放心。
電商行業競爭激烈。
我自知能力有限,所以也沒打算說一定做出多大規模。
我想法簡單,跟寫文章一樣:守住原則,努力做事,不問前程。
這是我助理二維碼
我會定期在裡面分享有機好物
價格不一定是全網最低的
但品質一定對得起自己良心
歡迎讀者朋友們掃碼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