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出現這4種面相,不是大病就是癌!偏偏很多人還以為是福相,趕緊對照自查

男女出現這4種面相,不是大病就是癌!偏偏很多人還以為是福相,趕緊對照自查


一直以來,不少人都喜歡通過看“面相”來了解一個人的運勢。


例如,天庭飽滿的人會有較好的官祿、下巴豐滿的女性是旺夫興家的福相、眉骨高且眼窩深被認為難成大事等等。


咳咳,今天可不是要跟大家研究運勢,畢竟咱們只是個健康科普號,運勢啥的真不擅長啊~

拋開上邊說法是否科學不說,面相其實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反映健康。

老話常說“健不健,看容面”,人的面容還是健康的晴雨表,一些疾病來臨時,臉最先知道!

所以,如果平時能多多留意,或許能及時發現問題,甚至救命。

男女有這4種“面相”
千萬要當心是疾病來臨的信號

黑痣

在很多人看來,臉上的痣也能反映一個人運勢。

還有不少痣被認為是有福氣的表現,如額中痣,財源滾滾;山根痣,在事業上大有作為;下巴痣,一輩子不愁吃穿等。

圖源:壹圖網
不過,這些看似福氣滿滿的痣,實則暗藏“殺機”。

因為小小一顆痣,有癌變的風險!

咱們平時說的痣,其實表皮、真皮內黑素細胞增多導致的皮膚表現,大部分屬於良性。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少數痣會惡變為黑色素瘤。

而黑色素瘤是皮膚癌中惡性程度最高的瘤種,病情發展快,轉移率高,治療難度大。

近些年,中招的人就不少▽

一般來說,以下兩類痣變成惡性黑色素瘤的概率大,要特別重視——

  • 長期被陽光暴曬的痣:如長在頭面部、頸部的痣;

  • 經常被摩擦的痣:如位於鼻腔、口腔黏膜、手掌、足底、腳跟、肛門、生殖器等特殊部位的痣。

此外,當面部或身上的痣發生以下變化(表格最右側),最好儘快去醫院,有可能是癌變的徵兆▽

圖源:小編自制
當然,身上有這些痣也先別慌,因為不是每顆痣都會癌變;如果實在不放心,可以去正規醫院看是否需要處理。

臉部發黃

雖然咱們是黃種人,皮膚本就偏黃,但如果皮膚突然變黃,就有可能是疾病的信號。

@健康時報報道,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肝膽胰外科的張啟逸醫生,在門診看到一位患者後,就大致判斷她得了肝癌。

因為這名患者看起特別“黃”:眼白黃、臉上黃、身上皮膚也黃。

最後經過檢查,該患者被確診為肝癌。

其實,這位患者所表現出來的症狀正是“黃疸”,而黃疸是肝癌常見的症狀之一。

正常人與黃疸患者的區別▽
圖源:壹圖網

除了肝癌,很多疾病也可能出現黃疸,如溶血性疾病、先天代謝異常、膽石症、膽管腫瘤等。

需要注意的是,一下子吃了很多胡蘿蔔素高的食物,也可能引起皮膚變黃。

建議:排除食物的影響,如果突然出現皮膚、眼白變黃的情況,一定要儘早就醫。

眼球有白環

仔細瞧一瞧,不少人眼球邊緣會有一圈白環。

這其實是沉積在角膜處的膽固醇。

隨著年齡增加,膽固醇逐漸緩慢地沉積在角膜基質和角鞏膜交界處,它通常從黑眼球的正上方,逐漸包繞整個角膜邊緣。

有數據顯示,30歲以上人群中10.7%有角膜老年環,40~80歲人群中50.1%有角膜老年環。

由於“白環”不會讓人出現不適,也不影響視力,因而被很多人都忽視了。

圖源:壹圖網

然而,一項臨床研究發現,眼球白環是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

換句話說,有眼球白環的人可能血清膽固醇水平較高,甚至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

當然,並不是說出現了眼球白環,就一定患上了心血管疾病。

但從健康角度出發,有眼球白環的人最好去看看內科醫生,檢查下血脂水平,以便及時發現問題。

面部的某些疤痕

疤痕,尤其是面部的疤痕,除了讓人形象大打折扣外,還有惡變的可能!

一般來說,大部分疤痕在形成後還是比較“友好”的,不會發生惡變。

但是,當皮膚傷口在癒合過程中出現異常情況時,就會增加惡變的概率:

傷口癒合時,纖維細胞過度增生→並分泌大量膠原→傷口皮膚出現紅腫、增厚等症狀→成病理性疤痕。

當形成病理性疤痕後,再加上各種因素的刺激(如抓撓、炎症、摩擦等),導致患處破損和感染,就很容易形成潰瘍。

而這個潰瘍就像是長在皮膚上的定時炸彈,短則幾年,長則幾十年,就可能會變成疤痕癌。

圖源:壹圖網
而在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也不少見——

2020年,據@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報道,杭州一阿伯被查出患有中分化的鱗狀細胞癌(皮膚的惡性腫瘤),就是因為四年殺魚留下的傷口,反覆發炎沒有治癒。

2021年,@杭州日報報道,寧波趙女士的手腕部常年有破損傷口,卻沒放在心上,最後查出患了“高化分鱗狀細胞癌”。

所以,千萬吸取教訓!

如果出現這兩種疤痕,最好儘早到醫院處理:反覆發生感染的疤痕、嚴重的燒傷後萎縮性疤痕。
此外,平時對待疤痕不要太“粗暴”,避免抓撓、摩擦等,一旦有不對勁,趕緊去醫院。
總之,面部不僅是咱們表達情緒的媒介,同時還是健康的一面鏡子,大家平時記得要細心觀察,以便及時發現問題。

下圖中藏了哪些字呢?

編輯:西早

大家都在看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

點個點個在看,一起養生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