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文/溫暖中醫
人生有大願力,而後有大建樹。
■
這味藥食皆可的寶藏中藥就是烏梅。
不是酸甜可口的蜜餞烏梅,而是藥房裡賣的烏梅。
烏梅有什麼作用?讓我們從古醫書中找找答案。
翻開神農本草經,本經裡說烏梅“去死肌,蝕惡肉”。
古人還給出了相關用法,把烏梅放到米醋裡泡上一天,再把泡好的烏梅肉切下來,敷到惡肉上即可。
扁平疣是不是惡肉?是長在身體表面的惡肉。扁平疣就可以用這個法子來消。
那麼,對於身體內部的惡肉呢?比方說,息肉。
我們知道息肉有很多種,有鼻息肉,胃息肉,腸息肉,子宮息肉,無一不是長在身體內部,烏梅蝕惡肉,不分內外,尤其擅長消息肉。
一說中藥,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苦,殊不知也有一些中藥材以酸味著盛,烏梅就是典型代表。烏梅有多酸,連詩人都忍不住感嘆道:“任君百計相薰炙,本性依然帶點酸”。
酸味可以收,烏梅去到體內以後能把息肉收住,表面上來看,息肉是惡肉,實際上是痰瘀互結,這些濁物本該被排出體外,但是現在卻留了下來,凝結在了身體的某個部位。它們還會招兵買馬,繼續擴大自己的勢力,所以有時候我們體檢查出息肉,過段時間再去複查,它可能就變大了。不過大家也不必太過擔心,因為大部分的息肉都是良性的。
烏梅把息肉收住,讓它失去“大展拳腳”的機會,一邊收一邊還能讓氣血重新流通起來,新鮮的氣血過來,能把淤堵衝開。這就好比河道里有一些垃圾,怎麼清理呢?除了把垃圾撈出來,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加大水流,讓流水把垃圾帶走。
石恩駿先生特別看重這味藥,還給它找了三個幫手,分別是威靈仙、白殭蠶、薏苡仁。
方子是這樣的:烏梅30克、威靈仙15克、白殭蠶10克、炒薏苡仁30克。
萬千中藥材裡頭,為什麼偏偏選中它們三個?
就像古時候打仗要講究戰略戰術一樣,這裡頭也是有學問的,用四個字來概括:有收有散。
烏梅已經代表了收,對此,仲景先生也表示贊同,仲景先生有一方叫烏梅丸,烏梅丸可以治療蛔蟲症,也是取烏梅的酸味來把蟲子收住,它就安分守己,不再到處亂跑。
好,烏梅身先士卒,已經佈下了一張天羅地網,把敵人收入囊中,如果這時候再用點消散的藥物,仿若一聲令下,千軍萬馬從四面八方浩浩蕩蕩,應聲而來,這一仗打得豈不是更加痛快,更加酣暢淋漓?
威靈仙、白殭蠶就代表散。
來看威靈仙,威靈仙是藤本植物,入藥部位是它的根莖,別的植物呢根莖是深深地往土裡扎,威靈仙倒是倔強,喜歡長在有石頭的地方,就在石頭的縫隙裡鑽來鑽去。
所以威靈仙的作用就一個字,通。身體任何部位有淤堵,威靈仙都能把這個淤堵打通,它甚至能鑽到骨頭縫裡去。息肉在中醫看來不也是淤堵,是氣血不通麼?
和威靈仙並肩作戰的是白殭蠶,沒錯,就是養在蠶匾裡的,喜歡吃桑葉,吐蠶絲的蠶寶寶,這個蠶特別怕一種菌叫白僵菌,受白僵菌影響,死後身體是不朽的,非但不朽,甚至還會變得堅硬起來,像這種質硬的藥物在中醫看來都有開破的力量。所以你別看蠶寶寶在蠶匾裡的時候柔柔弱弱,一副不經風雨的樣子,入藥啊厲害得很。
最後再用點薏苡仁,我們說這息肉的本質是痰瘀互結,這些濁物要排出去,離不開薏苡仁。
這就是以烏梅打頭陣組成的一支所向披靡的攻堅隊伍,各種息肉都可以用它來散。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