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又到了楊梅季。
一口一個酸甜的楊梅讓人愛不釋手。
然而它味道雖美,卻並非所有人都能“敞開吃”,最近,就有人因此吃了苦頭…
01
一口氣吃下2斤
男子進了搶救室
01
一口氣吃下2斤
男子進了搶救室
6月12日,浙江寧波的柏先生收到一筐新鮮楊梅,貪嘴的他一口氣吃完2斤。沒多久,他就感覺透不過氣來,呼吸困難。家人立即把他送往了醫院。
醫生在檢查時發現他的血鉀高達7.2mmol/L,屬於重度高鉀血癥,隨時可能引起致死性心律失常。
一問病史,原來柏先生患有糖尿病,而且目前處於尿毒症期,需定期做腹透。柏先生很快被被送進了搶救室,經過治療後轉危為安。
“楊梅含鉀量高,100g楊梅中的含鉀量就有149mg。正常情況下,一般人吃2斤楊梅並不會出現高鉀血癥。”醫生介紹,但如果腎功能有損傷的情況下就容易出現高鉀血癥。處於尿毒症期的柏先生腎臟功能不全,排鉀能力弱,因此對他而言,2斤楊梅就是致命的危險。
“楊梅美味,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一次吃得爽。”醫生提醒,楊梅雖然升糖指數低,但仍然有糖分,且含有較多的檸檬酸和草酸,大量食用會促進胃酸分泌,建議有糖尿病的市民不要大量食用。
02
一次吃下50多顆
高中生也進了醫院
同樣中招的,還有剛結束高考的小林。
最近,小林到浙江寧波的姑姑家來串門,適逢楊梅季,姑姑便拿出新鮮採摘的楊梅招待他。酸甜可口的楊梅瞬間征服了小林的胃,他一顆接著一顆,一下子吃了一大碗。
沒多久,小林便開始覺得胃不舒服,胃脹泛酸。他從小就有胃病,想著是老毛病,忍忍就過去了,所以也沒怎麼在意。
沒想到,到了第二天,胃不舒服的症狀不但沒緩解,甚至出現了劇烈的胃痛,疼得他直冒冷汗。這可急壞了姑姑,立馬將小林送到了寧波市中醫院脾胃病科門診就診。
接診的魏冬梅醫生通過胃鏡檢查,結果提示,是胃潰瘍引發了出血。小林很疑惑,他說自己有胃潰瘍病史多年,所以飲食上一直有忌口,過於辛辣的食物一律不吃。
魏醫生仔細詢問了小林近兩天的食譜,“楊梅”這個詞一下子引起了她的重視。經過細問,小林大概吃了50多顆。“原因就在這裡!胃不好的人,不能吃那麼多楊梅。”
醫生提醒,楊梅中富含有機酸,是一種酸性水果。少量食用,有開胃的作用,但如果一次性吃太多,就會讓胃酸過多分泌,從而出現反酸現象。
對於胃病患者而言,胃酸大量分泌,大量的消化液充盈在胃部,反覆刺激消化性潰瘍炎症部位,容易出現潰瘍出血,進而引發劇烈胃痛等胃部不適。
所以,對於慢性胃炎、胃潰瘍患者,食用楊梅等水果的時候,最好是在飯後,且一次性不宜吃太多,略吃幾粒嚐嚐鮮就可以了。
03
怎麼吃楊梅才健康?
醫生建議,楊梅的保質期較短,在常溫下一般不超過2天,得趁新鮮吃。
另外,楊梅有核無皮,果肉為頭柱狀,特殊的香味極易吸引果蠅在其表面產卵,所以在吃之前最好將其放在淡鹽水中浸泡5~10分鐘,再用清水清洗。
最後,應儘量避免在空腹情況下進食楊梅。在吃完後,記得用涼白開漱口。
來源:人民網科普
點擊下方預約 直播開始前將提醒你↓↓↓
分享
點收藏
點點贊
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