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都市快報舉辦2023高考志願填報和全球升學公益服務活動,為考生服務,反響強烈。現場來了大批考生和家長,把大學展位圍得裡三層外三層,細問填志願、選專業的問題。
馬上就要填志願了,還有很多考生對於選大學選專業有疑惑,都市快報昨天開啟“快問快答”服務活動。考生和家長掃描下方二維碼,在這條新聞內容下留言,我們請教育圈業內人士,為您做詳細解答。
從高分往低分看
你後面有多少人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前面的人將如何影響你
80個志願怎麼填,一分一段表怎麼使用,都很有技術含量。杭州市教育考試院高考科的錢國良老師提出了幾點建議:
首先,用分數定位範圍。往年數據不能機械使用,把招生計劃和選考科目結合起來考慮。
從幾個維度來定位,一是直接的位次對比,比如你是3萬名,那就看去年3萬名在哪裡;二是分數對比,去年3萬名是618—619分,你今年是多少分,漲了還是跌了;三是超越最低分數線的分值。去年超越特控線26分,今年超多少。招生計劃的調整情況,選考科目要求有沒有調整,要綜合評估定位。
特別要注意的是應該從高分往低分看,而不是簡單地看自己超過省最低投檔線多少分,在你後面有多少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前面的人將如何影響你。
其次是圈定志願基本範圍。比如十個城市十所院校的80個專業。
很多考生首先考慮的往往是城市,想留在杭州,在浙江,在江浙滬,或者去北京、廣州、西安等,然後考慮專業方向,最後才是學校。選擇喜歡的,排除不喜歡的,範圍就縮小了。有條件的話,這幾天還可以實地去參觀一下有意向的城市、學校,聽親戚、朋友、學長學姐們的現身說法,大學在校生的口碑也是很重要的參考意見。
這些細節一定要注意
有考生搞錯過哈工大與哈工程的代碼
最後,要仔細查對志願信息內容。特別要關注一些特殊要求等細節。
招生錄取章程是最核心的報考依據。考生必讀的提醒非常清楚,務必對確認的志願所包含的所有信息進行全面瞭解、掌握。
比如院校代碼別填錯,有考生搞錯過哈工大與哈工程的代碼;
要慎重對待定向生,雖然定向生有就業優勢,但不喜歡就別填;
受限專業記分明,體檢限制、單科成績等要求看清楚;
收費標準要知曉,獨立學院、民辦高校、中外合作專業,收費標準往往比較高,家庭經濟條件一般的考生,可能較難承受高學費,比如高學費的本科與低學費公辦專科(高職),可以考慮退一步先專科,同時自考本科。
每年教育考試院針對志願填報,都會推出一期“百問百答”。錢老師也曾梳理過,做出六點提醒:
一、確定自己志願填報的基本出發點。學校、專業、城市三方面選擇的先後順序。
二、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不一定選擇最好的,但應該是最適合自己的。
三、忠告家長:不宜過多幹涉孩子的選擇,需要給孩子足夠的思考和選擇空間。
四、忠告高分考生,把握志願的梯度,避免無謂的落榜。
五、儘量填滿志願表。只會增加你的錄取機會。
六、有條件地選擇“服從”。如果傳統志願有服從選項的話。
浙江昨天揭曉高考成績,考生知道成績的同時,很快也能知道自己的名次號,並看到今年高考成績的一分一段表。在網上,一直有“差1分,相差的人能站滿一操場”的說法。這是真的嗎?今年第一次面對高考的家長和考生們,應該如何用好名次號?
很多高三家長看到一分一段表,第一反應是有點蒙,感到一下子無從下手,這是什麼?
其實理解起來很簡單,浙江有30多萬名考生,很容易就會出現重分的現象,以浙江2021年的一分一段表為例,601分—498分這一分數段,每一分對應的人數最多,都超過了一千人。像552分,一共有1242人。一分超千人,這些人的確可以站滿一個標準操場了。
此外,接近601分—498分這一區間的分數,對應考生人數也有不少,多的有七八百,少的也有三四百。
當分數低於390分時,每一分對應的人數逐漸減少到了200人左右。當高考成績到了200多分時,每一分對應的人數,已經在100人左右。
那這些數據,有沒有規律?記者問了一些高中班主任和高校的招生老師,他們解釋說,這一類人數分佈是沒有規律的,考多少人,就是多少人。一般來說,中等成績的人數,相對會多一點,這也符合學生平時成績分佈的特點。
一位招辦老師說,高考成績一分一段表出爐,可以讓考生迅速瞭解各類別成績分佈情況,考生可以更清楚自己在同類考生中所處的位置。這對學生填報志願,意義重大。
考生位次,是考生高考成績在相應招考類別中的全省排位,是新高考分段投檔錄取的核心依據。在選考科目符合要求的前提下,位次在前的考生先投檔;位次相同,則志願順序在前的考生先投檔,全部相同的則全部投檔。
現在網上各種分析分數錄取的文章或說法非常多。有招辦老師說,家長也不用理解得那麼複雜,考生在填報志願時,最具參考價值的,是每個專業前兩年的錄取名次號。比如2023年已經有省外高校確定了大致的錄取名次號。像西安交通大學,建議考生報考名次號是6700名以內歡迎報考;南京大學,鼓勵浙江省3000名以內考生積極報考;中國政法大學,建議浙江省前7500名考生報考。
也就是說,接近這個名次號的考生,或者名次號比建議名次號靠前的考生,可以考慮報考這所高校。
很快,更多省內外學校,會公佈大致的錄取名次號,考生家長只要知道自己的名次號,大致就能瞭解,自己孩子的分數,能不能上這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