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村”為何難一直紅下去?鄉村振興下一步該往哪裡走?| 北高峰上看兩會·我也有話說

全國兩會期間,多位代表委員聚焦鄉村振興,提出不少建議。今天的“全國兩會,我也有話說”,我們和大家聊聊兩會里的“鄉村振興”。

“網紅村”為何難一直紅下去?

我們的話題從“網紅村”開始說起。

實現鄉村振興,少不了示範引領。於是,按照政府發展一批, 培育一批,挖掘一批的原則,不少地方湧現出了“網紅村”。

網紅村迅速走紅,吸引大批遊客參觀,給急切希望實現富裕的村莊提供了範式。但問題也隨之而來,同質化嚴重。

鄉村民宿、農家樂、田園綜合體、鄉創空間,以及網紅的遊樂設施設備,如高空玻璃棧橋、小火車、網紅鞦韆、花海,如此等等,彷彿成了網紅村的標配。

一味效仿複製,投入不少,收效甚微,實際產品和遊客期望相差過大。比如很多網紅村熱衷搞鄉村旅遊,在抖音、小紅書的流量視頻吸引下,遊客開個把小時車去體驗,結果車不好停、飯不好吃、廁所找不到,拉道繩就要收門票……導致遊客快意而來,失望而歸,來了一次,再不想來第二次。

網紅村,為何“紅”起來容易,“紅”下去難?究其原因有二:一是沒有形成獨有的品牌,二是沒有因地制宜地融合發展當地產業。

打造鄉村品牌

保留城鄉記憶

浙江財經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在全國首創高校服務鄉村振興的浙江模式,為改善鄉村治理及提振鄉村文化自信提供新思路。

負責人告訴我們,他們觀察到,在鄉村治理方面,對村落文化基因的保護以及農產品、文旅品牌的打造是鄉村振興的關鍵和重點。

品牌,也可以理解為這個地方的獨特記憶。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學院院長王澍表示,從國家層面啟動城鄉歷史建築區域全面禁拆的保護措施非常必要,不能讓中國城市與鄉村變成沒有記憶的地方。

前段時間爆火的電視劇《三體》中的“三體人類作戰中心”,取景地是寧波博物館。王澍就是這座建築的設計師。寧波博物館建成之後有一個小插曲。王澍曾在館裡偶遇一位老人。老人不參觀藏品,也不打卡拍照,而是始終盯著牆壁,摩挲著牆壁。攀談起來,老人才對王澍說,這個牆就是我家的牆,這個博物館保留了我對“家”的記憶。

說一件杭州市民更有感觸的事。南北橫穿杭城的中山路,今天我們叫南宋御街,老杭州再熟悉不過。中山路一直是杭州重要的城市商業中心所在,是老城的中軸線。但隨著過去30年杭州商業中心向西湖的偏移,尤其是上城區老城這段,逐漸衰落。

王澍提出一個概念,叫做城市復興。經改造後,南宋御街既保留了原來的歷史風貌,又形成了新的景觀元素,“南宋御街”品牌形成,隨之而來的便是源源不斷的客流。

安吉餘村“蝶變記”的啟示

“網紅村”一直紅的也不少,安吉縣餘村算一個。

群山翡翠,竹海綿綿,花海團簇,遊客如織。因開採石礦而坑坑窪窪的礦山搖身變為“遺址公園”,復墾後的水泥廠舊址也被改建成了五彩田園。熙熙攘攘的遊客穿行其間,感受著生態旅遊的別樣趣味。

安吉餘村,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發源地。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安吉縣餘村村黨支部書記汪玉成說,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指引下,餘村從“賣石頭”到“賣風景”,找到了一條生態富民之路。2022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305萬元,村民人均收入達到64863元。

近年來,我國各地紛紛探索共同富裕的實現路徑,而鄉村振興則是實現共同富裕最大的難點。美麗鄉村建設,不僅是生態環境美,更是融入“五位一體”的整體美,涉及鄉村風貌、產業創新、人文素養、社會倫理等各個方面。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許江說:“作為藝術工作者,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通過藝術實踐的鏈接、轉化作用,讓鄉村深厚的歷史文化遺存、豐富的民俗文化傳承、優美的自然資源景觀用起來、活起來、美起來,從而為實現共同富裕提供一條切實可行的路徑。”

你還知道哪些有名無實的“網紅村”?鄉村振興,下一步該往哪裡走,你有什麼好建議?歡迎大家來“橙柿互動”和我們一起聊聊。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記者 邵婷

點點點,贊和在看都在這兒!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