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曆五月,古人稱之為“毒五月”,是陽氣最旺的一個月。
與此同時,南方地區陸續開始入梅,開始30天左右的梅雨季。
黃梅天時常會伴有高溫和強對流天氣,暑熱、溼氣越來越重。
空氣潮溼又悶熱,身處其中像蒸桑拿。
現代人脾虛的人很多,脾虛,運化水液無力,就會產生水溼。
而在夏季,溼氣遇熱,即為溼熱。
熱也是一種致病邪氣,伴隨著溼攪合在一起,就像用油和麵一樣。
溼熱混雜,纏綿難解,整個人都不舒服。
尤其是南方的氣候,來一片雲彩就是暴雨,雲彩走了就是烈日當空。
往往是一天裡面會經歷溼、熱兩個階段。
溼熱交蒸,則人體很容易生病。
此時的外感,用到三仁湯的機會就特別多。
原方為杏仁15g,滑石18g,通草6g,白蔻仁6g,竹葉6g,厚朴6g,薏苡仁18g,半夏15g。用量僅作為參考。
溼熱的外感,一般有這幾個特點:
頭痛惡寒同時身重疼痛,這是溼氣重的表現,身體覺得痠懶,感覺沒有力氣。
面色淡黃,感覺不那麼鮮亮,不是紅潤的膚色,甚至出的汗都是有些黃色。
會覺得胸悶,沒有胃口,不想吃東西,不想喝水,容易大便不成型,這是非常重要的指徵。
三仁湯這個方子,就是用來治療溼溫之證的。
溼溫是個難治之病,因溼被熱蒸,熱為溼遏,既不能辛散以發表,又不能苦寒以抑降。
唯有芳香化濁,淡滲利溼以治之。溼溫代表方劑三仁湯就是個示範。
方中杏仁宣利上焦肺氣、行氣化溼,白蔻仁芳香化溼、行氣寬中,暢中焦脾氣,薏苡仁利水滲溼健脾、清熱排膿,使溼熱從下焦而去。
三仁合用為方中君藥,分消三焦。
滑石清熱解暑、利尿通淋,通草利尿通淋,淡竹葉利尿、清熱除煩。
三者同用為方中臣藥,以加強君藥利溼清熱之力。
半夏燥溼化痰、降逆止嘔,厚朴行氣、燥溼、平喘,二藥同用為方中佐藥,共奏行氣化溼除滿功效。
八味藥合用,開上、暢中、滲下,三焦分消。
杏仁、竹葉開上宣發肺氣,白蔻仁、半夏及厚朴暢中升降脾胃之氣,薏苡仁、通草及滑石通利膀胱。
三仁湯主要用於溼溫初起的時候。
頭痛惡寒,身體困重,面色油油膩膩的,總是洗不乾淨,胸悶又沒有胃口,尤其是午後身熱,中午以後身體就發熱。
凡是溼濁內滯的人服三仁湯後,往往會感覺周身舒爽,上下通暢,身體變輕鬆。
這正是“溼化氣亦化”、氣機升降出入不再滯塞的結果。
橘傳人 真15年20年陳化橘紅
15年陳 每瓶80g 39元/瓶 69元/2瓶
20年陳 每盒100g 69元/盒 129元/2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