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靜養與每天鍛鍊的人,誰更長壽?百歲老者說出實話,值得借鑑

長期靜養與每天鍛鍊的人,誰更長壽?百歲老者說出實話,值得借鑑
吳大爺非常喜歡跑步,本來想著通過跑步能夠活動筋骨,說不定右膝的關節炎就能夠治好,所以近幾年,吳大爺一直堅持每天跑步。
隨著跑步時間的延長,吳大爺出現了膝蓋疼痛的症狀,而且發展到後期之後,吳大爺的整個膝關節都腫大變形了,已經影響到了正常的走路。
家人看到之後,趕緊帶他去醫院做檢查,經過檢查後發現吳大爺患的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需要做膝關節置換術,不然的話行走都會變得困。
對於這個結果吳大爺非常不理解,不是說老年人經常鍛鍊對身體好嗎?為什麼自己每天鍛鍊卻落得這樣的後果呢?
吳大爺的鄰居張大爺平時不喜歡運動,最多就是去公園裡坐一坐,飲食也非常清淡,身體卻非常的健康,沒有中老年人常見的那些病痛。

那麼對於上了年紀的人來說,長期靜養和天天鍛鍊哪一種更加健康,哪一種更加養生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長期靜養與每天鍛鍊的人,誰更長壽?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各項機能會出現下降,所以很多人到了一定年紀之後就開始重視養生,希望自己能夠健康長壽,而運動就是延年益壽的方法之一。
這是因為有非常多的證據證明,運動能夠降低慢性病的發生風險和早死風險,在《BMJ》上發表過一項研究。
最終研究顯示,中老年人只要進行體力活動,不管是運動強度高還是低,都能夠降低早死風險,而且運動量和早期風險的降低呈正相關性。
這項研究納入了36383平均年齡在62.6歲的受試者數據,發現每天至少進行6.25小時的體力活動,或進行至少24分鐘中高強度體力活動的人,跟很少或基本不進行體力活動的人相比,死亡風險降低了50%~60%。

而且研究人員還發現,長期久坐不運動與死亡風險顯著相關,不運動的時間越長,早死的風險就越高。
每天坐10個小時的人,死亡風險是48%,每天坐12個小時的人,死亡風險是192%,所以運動對身體是有好處的。
鍾南山院士如今已經80多歲了,因為新冠疫情,他一人奮戰在醫學前線,曾經在一次會議上,鍾南山院士分享了自己的運動心得。
在2004年的時候,因為工作非常繁忙,身體被嚴重透支,所以鍾南山突發心肌梗死,當時幸虧及時被送往醫院,而且治療也非常及時,所以才撿回了一條命。
自從那之後,鍾南山院士就意識到了鍛鍊身體的重要性,所以每週下班之後都會抽出3~5天的時間進行40~50分鐘的運動。
鍾南山認為,鍛鍊身體和吃飯是一樣重要的,年輕的時候運動或者是不運動,身體帶來的差別可能不是很大,但是到了50歲或者60歲的時候,身體上的差距就拉開了。

百歲老者說出實話,值得借鑑

楊爺爺今年已經104歲了,除了有時聽力不是很好之外,身體的各項指標都還比較健康,腿腳也很利索,生活上不需要別人照顧,自己就能好好照顧自己。
百歲老人楊爺爺表示,堅持運動確實有助於長壽,因為自己每天都會散步,平時也會打太極拳,正是因為經常運動,所以身體才比較健康。
楊爺爺在保持質量運動的同時,也會適當進行靜養,靜養並不一定就是要死氣沉沉,一動不動,靜指的是心態上的平靜。
進行適度的運動可以讓身體保持活力,還能保持心態上的平和以及情緒上的穩定,養成動靜結合的生活方式才是長壽之策。
除此之外,還要保持情緒的穩定,美國國家老年研究所對23萬名老人進行了長達60年的研究,結果發現情緒不穩定的人相比於情緒穩定的人,心臟病風險高出48%,死亡風險提高20%。
而且根據研究顯示,生氣情緒波動較大,會導致內分泌紊亂,降低免疫細胞的活性,增加自身患病的概率,從而會影響到壽命。
所以老年人想要長壽的話,應該進行適當的運動,運動可以提高身體素質,為身體的健康打好基礎,降低患上疾病的風險。
同時還要保持平和,學會穩定情緒,不要讓情緒左右了自己的生活質量,其實這就是所謂的靜養,只有將動靜結合起來,才是老年人健康長壽的有效方式。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