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滯通便方”治療便秘

“行滯通便方”治療便秘

點擊箭頭處“人衛中醫”,關注我們哦!!

30餘首經驗方,50則典型驗案展現了山西省名中醫王洋教授從醫近40年的學術思想和臨證經驗(辨治肺系病),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知識性。

行滯通便方

組成:柴胡10g,炒白芍30g,生白朮30~60g,枳實12g,生甘草6g,紫菀30g。

功效:調和肝脾,潤腸通便。

主治:胃脘脹滿,排便不暢。本方能促進胃腸排空,加快腸道蠕動,減少大便在腸道中蠕動的時間,從而促進排便。

方解:本方由四逆散加減而成。四逆散由柴胡、白芍、枳實、甘草組成,肝胃同治,升降並施,共奏疏肝和胃、散滯通便之功。枳實、生白朮相配伍為枳術丸,有健脾助運功效。白朮是胃腸動力障礙調節劑,生品揮發油含量高,可以促進胃腸蠕動,而炮製品白朮內酯含量高,可抑制胃腸蠕動,故治療便秘時常選用生品,常用量30~60g,通而不溫燥,潤而不滋膩,又可固護中州,可用於老年性便秘。

治肺病合併便秘,不忘宣降肺氣,重用紫菀30g,不但有潤肺降肺功效,而且性滋潤,有利於通便。明代《本草匯言》載紫菀治“老人血枯氣燥,大便不通”。近代醫家張山雷《本草正義》雲:“惟紫菀疏洩肺氣,則上竅開而下竅亦洩。”紫菀通便作用被現代研究證實,所含香豆素、蒽醌及黃酮類化合物,是治療便秘的有效成分。

常用加減:
(1)氣虛便秘,加黃芪、黨參。
(2)血虛便秘,加當歸、熟地黃。
(3)陰虛便秘,加桑椹、麥冬、生地黃。
(4)陽虛便秘,加肉蓯蓉、肉桂。

(5)實熱秘,加大黃、芒硝。

病案

李某,男,82歲。初診日期:2020年12月3日。

主訴:慢性咳嗽、咳痰30餘年,氣喘10餘年,加重伴大便不通1周。

現病史:患者30年前開始每於冬季或受涼感冒後出現咳嗽、咳痰,痰多色黃,質黏不易咳,未予重視,未系統治療,咳喘症狀間作。10年前開始在咳嗽、咳痰基礎上漸出現氣喘,體力活動逐年受限,就診於當地醫院,診斷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間斷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粉吸入劑,間斷家庭吸氧,症狀控制尚可。患者1周前因受涼感冒後出現咳嗽、咳痰加重,痰多色黃,質黏不易咳,氣喘,稍動則喘,自行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粉吸入劑,療效差。

現症見:神清,精神差,咳嗽、咳痰,痰多色黃、質黏不易咳,氣喘,稍動則喘,氣粗聲高,口臭,納差,夜眠差,大便乾結不暢、1周未行,小便黃,舌暗紅,苔黃膩,脈弦滑。

既往史: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現口服欣康(單硝酸異山梨酯片)、阿司匹林腸溶片。高血壓3級、高危組,現口服施慧達(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血壓控制不詳。

查體:雙肺呼吸音減弱,可聞及少許幹囉音。

輔助檢查:胸部CT示肺氣腫、肺大泡。肺功能示重度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

處方:炙麻黃6g,杏仁12g,柴胡12g,大黃6g,芒硝3g,枳實12g,生白朮30g,紫菀20g,款冬花15g,甘草6g。4劑,水煎,日1劑,早晚分服。

二診:2020年12月10日。服藥後大便通暢,咳嗽、氣喘明顯減輕,口臭改善,食慾改善,仍痰多、色黃黏、不易咳。

上方去大黃、芒硝、生白朮,加白芥子10g、萊菔子10g、蘇子10g、黃芩12g。5劑,水煎,日1劑,早晚分服。

三診:2020年12月15日。服藥後咳嗽、咳痰較前減輕,痰少色白易咳,氣喘減輕,大便通暢。繼服上方7劑。

[按語]患者咳嗽、氣喘,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屬於中醫學“肺脹”範疇。患者為老年人,肺氣虛衰,則肺宣降功能失常,出現咳喘症狀,日久化熱,見痰多色黃黏;脾氣虛衰,則脾胃失運,見胃腸功能失調、納差、大便乾結不暢。根據肺合大腸理論,即肺與大腸相表裡,肺臟宣肅得宜,腸腑通利為順。肺的肅降有利於大腸傳導下行,而大腸的通降又有助於肺氣的肅降,因此以行滯通便方為基礎加減,在通腹洩熱基礎上清熱化痰、止咳平喘,則咳喘症狀減輕,大便通暢。

特別提示:

由於公眾號平臺更改了文章分發機制,不按時間推送,而是按權重隨機推送,為了保證您能看到我們的推送,不錯過每一篇好文章和每一次福利活動,請將我們的公眾號設為星標,讓我們每天與好文章相遇,在文章中與國醫大師攀談!

END

【本文選自肺系病臨證經驗集,人民衛生出版社,主編:王洋。人衛中醫編輯整理。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掃描下圖二維碼可查看本書詳情。】

長按上方二維碼

【掃描二維碼】

進入購買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