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肉
30歲 工作6年
圖書編輯
今年剛滿30歲的肉肉說,自己從小就明白“養老焦慮”是什麼。
她來自一個離東北地區很近的內蒙古小城。可能是受到城市氛圍的影響,肉肉覺得養老金能帶來巨大的安全感,是一份讓她能在大城市打拼的底氣。
肉肉的工作很忙,經常忙到凌晨打車回家
/受訪者供圖
若有似無的“養老焦慮”伴隨她成長,被她帶到了成年。
畢業後她進入頭部出版機構工作。看別人爭先恐後地在職場中先大展拳腳,再考慮退休生活,肉肉也不例外。所以剛工作時,比起存錢,她想的更多是如何賺錢。
工作幾年後,有了一些存款後,她開始購買理財。結果投資失敗,存款虧了大半。她在網上到處找資料,才明白自己犯了很多新手都會犯的錯誤:例如想存養老錢的新手,不適合過早購買理財,因為理財是不保本的,養老最需要的是穩健。
肉肉的養老焦慮,通過自學養老金的知識緩解了很多。她發現很多人會產生養老焦慮,是因為沒有系統性地學習過。之後她聯繫了財經作者槽叔,做了一本有關養老的書《攢多少錢,才能安心養老》。
通過做這本書,她瞭解到在一線大城市,如果想過上舒適的老後生活,至少要存夠300萬元。這個數字對她來說,是個天文數字。於是肉肉的理想變成了回老家養老。她算過,這樣存100萬就夠了。
目前肉肉實現100萬目標的方式,還是存錢。不僅每個月公司交社保,她自己也會存出一部分錢到自己的養老金賬戶。
因為焦慮和擔憂,肉肉做了一本書
叫《攢多少錢,才能安心養老》
/受訪者供圖
正在戀愛中的肉肉並不排斥結婚生子。她認同“養兒可以防老”,但並不認為孩子應該全權負責她的晚年。
肉肉認為,新時代的養兒防老應該是這樣的:父母和孩子都有獨立的生活,孩子是父母的精神寄託。當臨終需要做一些決定時,家裡有孩子可以幫忙一起商量。
她不希望在物質上依靠孩子,她希望孩子可以有自己的人生;就像她爸媽對她的期待一樣,不指望她給他們多少錢養老,只要她能常回來看看就好。有一個精神寄託,自己也會有動力生活。
對於在網絡上流行的“閨蜜抱團養老”暢想,她表示不太認可。原因有二:第一,她認為人的友誼很難達到可以抱團養老、照顧彼此的程度。看到身邊人連一起旅遊都會吵架,她覺得人過半百後,更不會為了朋友遷就自己。閨蜜抱團養老的生活也許會有很多矛盾。
第二,她認為當健康出現問題時,更不能把生命大事交給朋友做決定。比如臨終是否拔管這樣的事情,可以交給孩子、伴侶,但不敢交給非親非故的人。
她希望能回老家養老
像草原上的小牛一樣自由快樂
/受訪者供圖
肉肉理想的晚年生活,是存夠100萬養老金,然後回老家安享晚年。那時候她的孩子也獨立了,她自己可以到處走走,不用擔心自己的退休金不夠用。在她的未來願景裡,並沒有在大城市“安度晚年”這一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