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誤區”,您踩中幾個?

​夏日“誤區”,您踩中幾個?

夏日“誤區”,您踩中幾個?

北京/楊文華 戚姝婭

     夏日炎炎、暑邪難耐,空調、沖涼、冷飲、午睡等或許都是不錯的消暑選擇,那就來看看您到底踩中哪幾個暑日養生“誤區”了吧。

越熱越少穿

     人們普遍認為夏日穿得越少、越透就越涼快,但研究表明,只有在皮膚溫度高於環境溫度時,赤膊才能增加散熱。因而男子不宜赤膊,女子也不宜穿過短的裙子。睡覺時最好穿睡衣,不僅可吸汗又能防止受涼。另外,要少穿緊身衣褲,以利於出汗,防止溼疹、皮疹等疾病。最好選擇布料柔軟,透氣性、吸汗性較好,材質為棉、麻、絲等天然纖維的衣物。

夏季多喝啤酒能解暑

     很多人喜歡在炎熱的夏日喝扎冰鎮啤酒,不可否認,喝點啤酒(特別是冰鎮啤酒)能夠讓人感到涼爽。但是啤酒也含酒精,多喝可使人感到口乾舌燥、全身發熱、出汗較多,不但不能解暑,反而會降低人的思維能力,影響工作。

用飲料代替白開水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人們都喜歡用可樂、果汁等有味道的飲料解渴。其實除了礦泉水及特別註明無糖或低糖飲料外,其餘如碳酸飲料、果汁、蔬菜汁等大都含糖,屬於高滲透壓液體,不但不能補充水分反而利尿,使人更渴。所以在高溫夏季,最好喝白開水和礦泉水來解渴,且注意不要一次性喝太多,少量、多次飲用才是最佳的補水方式。在劇烈運動、大量出汗後,您也可以喝點稀鹽水以補充人體缺少的鹽分。

炎炎夏日,多食冷食

     多數人認為冷飲既解渴又消暑,是盛夏不錯的選擇。的確,酷熱夏天適當進食冷食冷飲可以消暑降溫,但是要“適可而止”,不可過度,尤其是老人及體弱、脾胃虛寒者更應少食。過食冷物,會使腸胃受到刺激,導致消化不良,還可能引起胃腸疾病復發與加重,或引起腹痛、腹瀉。

飲食過於清淡

     夏日由於氣溫高,人們多易出現“苦夏”的情況,表現為食慾下降、身體乏力、精神不振、工作效率低以及體重減輕等現象。飲食方面也多偏於清淡,甚至開始了夏天的“素食主義修行”。但是夏季人體消耗的不僅有體液,還有各種營養物質,單方面補充水、蔬菜、瓜果等清爽食品就顯得過於清淡而可能導致營養不良,因此可以適當吃些魚肉、鴨肉等葷品,不僅營養豐富還具有清補的作用。用水果代替主食更是不可取。

太陽鏡顏色越深越保護眼睛

     夏日出行,太陽鏡備受人們喜愛。很多人認為,為了保護眼睛,太陽鏡的顏色越深越好。但是如果鏡片顏色過深,能見度就會受到較大影響,眼睛視物吃力而易疲乏,不但不能保護眼睛,還有可能給眼睛帶來損傷。專家建議:太陽鏡以能抵禦紫外線照射、視物清晰、透視外界物體顏色變化最小的灰色和綠色太陽鏡為最佳。但不可為了裝飾一天到晚佩戴太陽鏡,防止出現“太陽鏡綜合徵”(表現為視力下降、視物模糊,甚至出現頭痛、頭暈、眼花以及不能久視等症狀)。

外出回家即刻沖涼消暑

     工作、購物或運動之後,滿身大汗,溼熱黏滑極不舒服,衝個涼水澡應該會很涼爽吧?的確,沖涼會給人帶來暫時的清涼感,但卻是“快樂一時,難受幾日”的不明智選擇。炎炎夏日,人們從外面活動後滿載“暑熱”而歸,如果即刻沖涼,會使原本處於張開狀態的毛孔迅速閉合,使得熱量不能散發而滯留於體內,較易引起高熱症。同時,沖涼還能引發腦部血管迅速收縮,導致腦部供血不足而出現頭暈、目眩等症狀,甚至造成休克。因此夏日歸家,要先等待汗出停止,身上熱量散發過後再採取一些清涼措施。

夏日晨練越早越好

     夏日炎熱,很多人在天剛亮時便起床,選擇在有草坪、花叢、樹木等綠色植物的地方晨練。其實,夏日早起不錯,但是天亮之前綠色植物還不能提供新鮮的氧氣,空氣中反而存留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此時運動對健康不利。專家建議:夏日運動宜在6點之後。但應注意夏日要合理運動:不可劇烈運動,時間也不宜過長,適合做一些溫和養心的運動如太極拳、自然養生操等。

空調保持恆溫

     城市生活,尤其是南方較溼熱地區,不管是在家中還是辦公室,利用空調來降溫或者調節炎熱帶來的煩躁情緒都是很普遍的。很多人都把溫度調節在恆溫狀態,但是醫療氣象學家研究發現:不斷調節室內溫度,可以使人體生理體溫調節機制不斷處於“緊張狀態”,從而逐漸適應溫度的急劇變化,不至於使人經常感冒或患“空調病”。但溫度變化不要太突然,要平穩地調節,每次調節以1~2℃為宜。也要注意不可“愛上空調房”,空調雖給人帶來暫時的涼爽,但是由於室內外溫差較大,且不注意通風換氣,人體的抵抗力也會降低,易患感冒。

午睡越長越好

     夏日可通過適當午睡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鬆以消解疲勞、緩解壓力,還能防止中暑。如此諸多益處,很多人便認為午睡時間越長越好。殊不知,長時間午睡醒來後會使人頭腦發昏、周身不適甚至更加睏倦,影響工作效率。專家建議:午睡時間宜控制在30~60分鐘。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