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是一種操作簡便,行之有效的方法。有很多穴位,作用很多,因為經絡治病有這樣的說法,近端取穴和遠端取穴這樣的說法。比如孔最穴,這個穴位對中老年的作用很大。
按摩孔最穴比較常用的是對這兩個病症有作用,一個是急性咳喘,一個是痔瘡。
孔最穴是手太陰肺經的郄穴,能夠止血、止痛,有宣通肺氣、開洩腠理、理氣止血的作用,可治療外邪襲肺、肺脈壅遏所致的諸多症狀及出血症。《銅人腧穴針灸圖經》裡說:“治熱:病汗不出,此穴可灸三壯即汗出;咳逆,臂厥痛,針三分,灸五壯。”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熱病汗出不來,在孔最穴上灸3壯就可以出汗了;如果是咳嗽氣逆、前臂疼痛等症狀,可以在該穴處採用針刺的方法,針刺深度3分,艾灸5壯。孔最穴除了能夠止咳外,平時按壓或者艾灸該穴,還有宣肺理氣的效果。
這就是說孔最穴有止咳的作用。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很多人經常是出現無痰而劇烈的乾咳,或有痰而過於頻繁的劇咳,不僅帶來了痛苦,還影響休息和睡眠,增加體力消耗,甚至促進病症的發展,產生其他併發症,對健康有著很大的影響。如果這時候及時按摩或者艾灸孔最穴,就有很好的緩解咳嗽的效果,既可以止咳,又能夠行氣化痰。這是孔最穴的一個作用。
孔最穴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對痔瘡也有很好的治療作用。我們中老年人中,有很多人有痔瘡,這個痔瘡也是很普遍的一個病,不僅僅是中老年人,很多年輕人也因為工作或生活的原因,也有痔瘡了,俗話就說“十人九痔”。儘管這個說法有些誇張,但卻道出了痔瘡患者之多,發病率之高。由於生活習慣的改變,現代人由於久坐辦公、飲食偏向辛辣油膩、多肉少菜以及缺少運動,就容易導致便秘,痔瘡的發病率也大大提高了。特別是在老年人當中,由於運動量較小,這種疾病的發病率更高。
但很多人患了痔瘡,卻不願意去醫治,覺得這種病不好說出口,或者認為這算不上大病,治不治無所謂,常自己買些藥去吃,但往往見效甚微,有時還會延誤最佳治療時間,導致病情加重。
用我們經絡的方法是一種自我治療的簡便方法,怎麼治療呢?那就是按摩我們手臂上的孔最穴。可能有人覺得奇怪,痔瘡和肺有什麼關係呢,為什麼肺經上的穴位可以治療痔瘡呢?這首先得從痔瘡的成因說起。中醫認為,痔瘡是由於飲食不節,溼熱下注或燥熱內生而下迫大腸,加上久坐不運動,負重遠行,以致血行不暢而直腸末端經脈結滯不散而成。中醫講“肺經與大腸經相表裡”,孔最穴是手太陰肺經上的穴位,孔最穴為肺經的郄穴,郄穴為臟腑經脈之氣深聚之處,有涼血止血等功效。也就是說肺經與大腸經的經絡是互通的,中醫叫“相互絡屬”,肺氣可以推動大腸的氣。我們按摩刺激孔最穴,就可以促進大腸氣血的運行。大腸的氣血通了,直腸末端經脈結滯得到疏散,痔瘡自然也就好了。有痔瘡的人按壓孔最穴會明顯感到疼痛。
我們有痔瘡的人最好經常按壓孔最穴,能夠緩解痔瘡所帶來的疼痛時,見效甚至比藥物還要快得多,一般按摩刺激10分鐘左右就可見效。當然,為了鞏固效過,祛除病根,對這個穴位最好長期進行刺激。
怎麼找孔最穴呢?標準定為是這樣說的,在前臂前區,腕掌側遠端橫紋上7寸,尺澤穴與太淵穴連線上。相信大家看到這樣描述,不好找到。告訴大家一個簡單的方法:伸臂仰掌取穴,從尺澤穴至腕橫紋外側端脈搏搏動處連線的中點向上約一橫指處。或者伸臂仰掌,另一手握住該手臂前臂中段上緣處,拇指向上推約一橫指,按到痠痛明顯處就是孔最穴。具體找法看下圖。
怎麼按摩或艾灸呢?在孔最穴位上用大拇指垂直往下壓,壓下後再揉一揉,鬆開,這樣的動作持續3分鐘左右,兩邊手臂上的孔最穴輪換。艾灸,一般可用懸灸的方法,距離以熱熱的不燙為好,感覺到有些燙了就再往高提一提,每次艾灸15分鐘左右,兩邊手臂上的孔最穴輪換。治療時間,沒有症狀了就可以不用按摩或艾灸了。
用簡單方便的方法,教大家用穴位按摩艾灸的方法,解決小病痛和養生保健,小穴位大功效。喜歡這個系列文章,您可以收藏,轉發給更多需要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