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這個時候,有一種常見水果,就被眾多養生學者輪番推薦,它歷史悠久,既可解饞,又可滋補,甚至和人參齊名;它全身是寶,其果肉可以有效地補脾益胃,果核能夠理氣止痛,果殼具有收斂之功效。它就是我們常見的龍眼,又名桂圓!
新鮮的桂圓肉質極嫩,汁多甜蜜,美味可口,是人們喜愛的水果之一。
而桂圓乾則方便儲存,是作為零食和烹飪配料的優質之選。
雖然二者口感不同,但是無論是乾果還是鮮果,功效都一點不差。
桂圓有益氣養血的功效,適合缺血性貧血、失血性貧血、氣血耗傷的人服用。
尤其是對於有面色蠟黃、頭髮乾枯、指甲焦脆、惡寒、精神萎靡、容易疲勞等氣血不足表現的人群來說,都可以通過食用桂圓以改善不適。
在眾多類型的失眠中,有一種是因為思慮太過,氣血不足而導致的心悸怔忡、健忘失眠。
針對這種失眠,可以通過食用桂圓來緩解。
《本草求真》記載:“龍眼甘潤兼有,既能補脾固氣,復能保血不耗,則神氣自爾長養,而無驚悸健忘之病矣。”
此外,近代著名醫家張錫純還曾用龍眼治好了很多學習壓力很大、心慌焦慮、大便出血的學生。
因此,如果遇到不開心的事、壓力較大不想吃東西,或者是剛生完孩子的媽媽,吃點龍眼都是不錯的選擇。
桂圓味甘、性平溫、無毒,入心、脾、胃經。
桂圓有補脾健胃和加強脾胃功能的作用,幫助脾胃產生更充足的氣血。
古人贊其:食品以荔枝為貴,而資益則龍眼為良,蓋荔枝性熱,而龍眼性和平也。
因此,胃口不好的人群食用桂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食慾,有潤肺開胃的作用。
《神農本草經》中記載桂圓又名“益智”,實驗證明,它確能促進兒童的智力發育。
清代名醫王孟英也曾經用“集中神品、老弱宜之”來形容桂圓,認為它可以提高人的記憶力,對營養神經和腦組織有良好的作用。
現代研究表明,桂圓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有機酸、粗纖維及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等。
且桂圓肉能夠抑制脂質過氧化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提示其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能輔助降血脂、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增強機體素質等作用。
除了名聲在外的龍眼肉,我們經常會丟掉的龍眼殼、龍眼核也是中藥哦。
桂圓殼味甘、性溫,歸肺經,能祛風、解毒、斂瘡、生肌,有散風疏表,涼血清熱之功。
將桂圓殼煎水外洗,可用於治療多種皮膚病,如蕁麻疹、瘙癢症、夏季皮炎等,消疹止癢,功效不凡。
另外,由於桂圓殼有祛風解毒祛邪氣的作用,取一把龍眼殼,用冷水下鍋,煮20分鐘,煮得濃濃的喝下去,能預防頭暈頭風。
桂圓核是止血,定痛的良方,對創傷出血的治療效果尤其好。
《綱目拾遺》中記載:“張覲齋雲,桂圓核仁,凡人家有小子女者,不可不備,遇面上或磕傷及金刃傷,以此敷之,定疼止血生肌,愈後無瘢;若傷鬢髮際,愈後更能生髮,不比他藥,愈後不長髮也。”
意思就是,家中有兒童的,可以常備幾個桂圓核,一旦孩子發生了磕碰外傷,用桂圓核磨粉可以祛疤。
方法:去掉龍眼核外層黑色的皮,將龍眼仁研磨成細粉,均勻地灑在傷口裡,可止血生肌;還可用紗布包裹龍眼核粉,覆蓋在傷口處,然後膠布固定,可以防止傷口感染。
另外,《本草綱目》記述,取龍眼核6枚、胡椒14粒同研成細末,可用於擦治腋部狐臭。
桂圓的吃法很多,一般可以生吃、蒸煮和泡茶,下面我們就詳細介紹一下:
一般來說,新鮮的桂圓可以作為水果直接吃,提示但食用過多可能會引起消化不良和腹脹,因此一定要控制好食用量。
如果是晾制好的桂圓乾,不妨試試下面這種補益心血的方法:
取幹龍眼一枚,在嘴裡去核取肉,然後細細嚼成膏,和口中津液一起嚥下,像這樣一共吃九枚。
分別在凌晨5點左右、上午、下午、臨睡前各吃一次,每天吃四次,連吃一個月。
《馮氏錦囊秘錄》中載此法是“取坎填離之法,勞症者,勤行一月,無不愈者,方士秘之。”
怎樣才能吃桂圓不上火?
桂圓的兩大禁忌
從中醫角度來說,桂圓性溫潤而膩滯,所以熱性體質、陰虛火旺及舌苔厚膩者不宜食用,患有胃腸肝膽疾病、代謝疾病以及急性發熱、急性腸胃炎的患者都不宜食用桂圓。
1熱性體質不宜吃
-
龍眼性偏溫補,多吃容易上火,故不適合熱性體質者;
-
腸胃食積、消化不良、噁心嘔吐者也不宜吃;
-
因龍眼含糖量高,糖尿病患者也不合適食用。
2煙燻龍眼不宜多吃
《精彩看點》
喜歡的,轉走!
– END –
你若喜歡,別忘了點個在看哦
你若喜歡,別忘了點個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