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版醫書】《中醫證候學》上中下冊(2008版)高清PDF免費下載
經絡理論的中醫臨床應用探析
劉 芸 陳採益
I 摘要:基於十二經脈氣血循環往復的流注規律,皮、脈、肉、筋、骨的層次分佈及體表循行路線,探討經絡理論對疾病的時間傳變與空間辨證規律所具有的特殊指導作用; 從十二經脈內屬臟腑及引藥歸經的內涵,探討經絡系統對臨床診療用藥的指導意義,並對經絡理論的中醫臨床應用進行探討,有助於更好地理解其對人體生理、病理的作用,以及經絡理論對中醫臨床的指導意義。
經絡理論是圍繞經絡展開論述,討論其循行、生理屬性、病理特徵及與臟腑體表之間存在的多種特定聯繫,用以防治疾病的一種基礎理論,運用其指導臨床時可以窺見經絡系統這一複雜網絡之妙用,但經絡理論的研究較多侷限於針灸一門。李鼎教授在為張建斌所著《經絡千古裂變: 理論演變與臨床應用的斷代研究》一書的序言中寫道:經絡理論研究如只墨守針灸一門,侷限於一圖一線,對中醫全科的臨床應用不加領會,這是一大缺失。經絡理論在中醫認識人體生理、病理及臨床診療中亦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卻得不到足夠的重視,故筆者試以此論述經絡理論的中醫臨床應用。
1 經絡理論對中醫的綱領作用
1.1 “經絡網絡全身、運行氣血”是中醫整體觀念的基礎
關於“經脈”二字的解讀,多從兩方面著手,一則認為其是針灸治療中體表現象探索的總和,用以表達遠隔療效的規律; 另一方面則如《素問·調經論篇》中所載的“五臟之道皆出於經隧,以行其血氣,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成”,認為其可溝通運行氣血,表明當時古人已明晰臟腑與經絡的相關性,並且更進一步提出了“夫十二經脈者,內屬於府藏,外絡於肢節”一說,成為之後延伸出臟腑表裡關係、臟腑病從經絡論治種種理論的基礎。
上述 2 層含義旨在表明,早在《內經》時期已明確關於經絡網絡全身、運行氣血對整體觀念構建確認的重要性。而其所涉及的2種理論體系———經絡理論和臟腑理論實則同出一系,臟腑辨證理論原隸屬於“臟腑經絡病證”,但隨著臨床疾病的逐漸複雜化,辨證體系不斷豐富,而漸獨立成為與經絡辨證相併列的一種辨證體系,甚至不斷發展為如今主要的診療模式,經絡辨證理論反而漸漸被忽略,導致犯了“學醫不知經絡,開口動手便錯”之忌。這也是為何越來越多醫家主張迴歸本真,運用原始經絡辨證,即將十二經脈均向心走行的模型運用於針灸診療。同時提出,現今我們更為熟知的十二經脈循環模式更適用於中醫說理、診療部分。這不僅使2種經脈模式更加權責分明,從而更好地滿足各自的診療特色,同時也再一次向我們展現了經絡理論在中醫臨床應用方面的獨到且不可替代性。
1.2 經脈-臟腑相關是經絡理論指導中醫實踐的核心基礎之一
機體氣血運行皆賴於經絡運行,複雜的流注網絡和臟腑、經絡之間的溝通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使得其具有強烈的整體聯繫的特徵,同時也導致經脈-臟腑的調節模式具有明顯的一個特點,即多對一的輻射關係: 表裡經、同名經之經脈選擇之“多”加之特殊穴、經驗穴之可調控腧穴之“多”與作用起效的“一個”臟腑( 此處指起主要作用之意,並非唯一之意) ,當然,我們不可否認這種特點也導致了經絡在體內的循經遠較體表走行模糊的多,但是這種經脈-臟腑相關的靈活關係使得五行理論、陰陽理論等在中醫臨床上分析病因病機、指導選方用藥得以有足夠的發揮空間。總體而言,將如此整體泛化的或者說多對一映射關係的經絡廣譜性效應用於中醫臨床闡明疾病發生機制、解釋作用原理確實卓有成效。
可以說,經脈-臟腑相關理論是經絡理論指導中醫實踐的核心基礎之一,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更需要理清在經絡理論體系演變過程中2種經脈含義解讀所引申出的觀念取向的重疊與衝突之處,不應使得本為經絡實質的核心導向——“聯絡周身”被“運行氣血”之用所掩蓋,更不應矯枉過正,明確定義經絡理論的實質內涵,才能更好地服務診療。
2 經絡理論對疾病傳變的時間辨證指導
2.1 經絡的時間傳變規律的診療意義
自然萬物均在不同的時間段有著其各自對應的發展、變化模式,人體乃至經絡亦然。《素問·寶命全形論篇》謂: “人生於地,懸命於天。”表明人之生命應映照於整個自然之中來認識其現象與本質,人體的氣血依託經脈這一橋樑灌輸全身孔節、營養臟腑肌肉,具有潮汐一般盛衰的節律性,如此往復,這一形成觀念早在《脈書》已見有“脈者瀆也”的記載,其旺盛節律探索亦在明朝高武的《針灸聚英》一書中總結體現出來,如卷四中《十二經脈晝夜流注歌》雲: “肺寅大卯胃辰經,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膀酉申心包戌,亥三子膽醜肝通。”子午流注作為被高度凝練、具體化的學術總結,歷代醫家無不奉為圭臬,其價值還在於有跡可循的變動模式可類比至他處的理論共通之處。疾病同樣具有其特定的自然病程及發展規律,其屬性同步於自然界萬物的陰陽盛衰之模式,根據其病位、發病或是加重時間與其歸經可以相互推導,這對一些病位、病性不明顯的疾病具有指導意義,亦可以推導其作為病程進展及最佳治療時間的預測依據,此則體現經絡理論在時間醫學中的應用。
不少醫家均明晰經絡時間變化這一規律的認識,並將其較為有效地運用於臨床診療中。孟景春曾用上述氣血盛衰節律治癒大腹奇脹症1例,患者單以丑時大腹脹甚為主訴來求醫,每夜反覆如此,至天明方舒,曾以行氣藥治之皆療效甚微,仔細詢問後得知患者平素急躁易怒,丑時為氣血於肝經的時辰,腹脹當其旺盛之時發作,理應從肝論治,柔肝以降肝陽之逆,則肝氣犯胃之症得消,脹滿自除。
子午流注法用來開穴的理論支撐亦是如此,單獨來看,十二經脈氣血各有不同。《素問·氣血形志篇》雲: “夫人之常數,太陽常多血少氣,少陽常少血多氣,陽明常多血多氣……”但從宏觀角度來看,古人恰好利用這種氣血的差異組合成了一個精密的流注圖,即“故氣從太陰出,注手陽明……復出太陰。此營氣之所行也”( 《靈樞·營氣》) 。如此,經脈氣血多寡不僅作為流注次序的基礎,同時也使人體陰陽得以平衡,陰陽互根、消長轉化。
運用此理論進行開穴治病,不僅對於某些定時發作或是加重的病症具有獨立診斷意義,亦對其臨床按時治療、給藥有所啟發,在其發病之前,給予治療以達提前阻斷病程的效果,此即為納支法對“迎則奪之”所賦予的另一層全新解讀,即針刺時間概念。
更有不少醫家根據此理論進行發散,將妊娠過程中的各種機體變化與經脈之間進行聯繫,提出妊娠各月皆以當月主養之脈為養護重點,即分經養胎理論。上述種種皆充分印證了《靈樞·經別》中“夫十二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學之所始,工之所止也”一言。
2.2 經絡時間傳變規律的延伸與再識
經絡學說及其時間傳變規律確認至今,在接受一次次臨床驗證之後,增添了不少旁系,診療有效性及理論說法色彩也更加濃重。尤其隨著湯劑的逐漸推廣,經絡辨證與臨床結果出現了相互矛盾或不足以支撐解釋之處,此時就尋求“變”,以三陰三陽為理論大綱,融合了一定的臟腑元素及八綱辨證理論,出現了《傷寒論》中的六經辨證。趙京生等將經脈理論按照經絡走行規律分為向心模式及循環模式2種。向心模式所言的經絡現象即為初始的經脈模式,但隨著各家學說不斷註解和增添,經絡理論借鑑融合了不少臟腑理論的思想,隨之而來的是初始經脈模式下的經絡辨證逐漸向臟腑-經脈模式過渡,即演變為循環模式。而《傷寒論》中六經辨證以經絡辨證為雛形,雜糅了一定的臟腑學說,是臟腑-經脈模式構建時期的重要代表。
六經辨證以六經所繫的臟腑經絡、氣血津液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為基礎,結合正氣強弱及演變階段的緩急,對外感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的各種症狀進行分析、綜合、歸納,總結規律作為治療之依據。六經辨證中的六經實則為臟腑和經絡功能狀態的總和,同樣,六經病則為臟腑和經絡病理表現的集中闡釋。《素問·熱論篇》曰: “傷感一日,巨陽受之……二日,陽明受之……三日,少陽受之……四日,太陰受之太陰脈布胃中……五日,少陰受之……六日,厥陰受之。”其中亦有云六經,而《傷寒論》超越了《素問·熱論篇》中的六經僅依據經絡關係劃分這一範疇,賦予了六經更為豐富的內容,即六經之於《傷寒論》,是一種融合了臟腑辨證、八綱辨證、經絡辨證的有機辨證體系之樞要,立論於精、氣、血、津、液,使得六經辨證更加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是對《內經》的繼承與嬗變。故六經病中的此“經”非 彼“經”,實則為病理現象的總結,或是用“層”(矢狀面) 來形容更為貼切,而不用“線”(橫狀面) ,但其傳變規律現象卻需要依託經絡理論來解釋。十二經脈之間相互溝通聯繫,且具有其各自運行週轉的規律,氣血在十二經脈這種循環往復的模式下週而復始,一旦某一經脈發生變化,程度輕者可以在機體自穩調節下作為一定程度的代償,程度重者將累及下一環節的氣血流注,則發為六經中的傳變,如此便演變總結出了以經絡規律為參考基礎的六經辨證具有時間辨證的特點。
3 經絡理論對疾病傳變的空間辨證指導
3.1 “皮脈肉筋骨”理論的診療意義
經絡辨證是時間醫學與空間論治的有機結合,提綱挈領於時間辨證之要妙,但又不囿於此。如果說經絡的氣血流注、六經辨證是經絡辨證對疾病傳變方面體現其時間性的代表之一,那麼“皮、脈、肉、筋、骨”這種層次論治則說明經絡辨證具有其空間辨證的一面。
《內經》中所提到的“五刺”即是針對不同層次分論的治療手段,皮、脈、肉、筋、骨不僅是作為分屬五臟的藏象學說內容之一,更體現了經絡作為疾病傳變分層這一空間聯繫的作用。《素問·刺要論篇》將其總結為“病有浮沉,刺有淺深,各至其理,無過其道”。此五體本身存在著固有的疾病,五臟所生異動亦可體現在這五體上,肺主皮毛,當邪熱壅滯於肺臟,患者有可能尚未出現咳喘等症狀或並不以此為主訴,反出現皮膚撫之有熱感,甚則皮膚乾燥、狀似魚鱗等的體表陽性變化; 反之,若皮膚腠理疏鬆,風邪乘襲,亦有可能損傷肺之嬌髒。
五體與五臟猶如內之門戶與在外之屏御,因此可以根據五體上所體現的證候相互推導其“標”“本”性,並判斷病情的深淺輕重,用於臨床指導疾病的診斷,唯有重視經脈理論這一空間辨證特點,才能更好地體會、運用經脈表裡配合的關係。同時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五體臨床證候表現的特點,經絡診察之手下感亦可作為辨病性的依據,臨床上可據此做到隨證治之,如涼感轉為熱感,提示鬱久化熱的可能; 皮下凹陷、鬆弛感消失,則為病情好轉。由此表明,臨床上醫者診療時不僅需要望聞問切、四診合參,也要注重手下切察之疾病的外候所發生的變動。
3.2 經絡體表循行路線的診療意義
經絡理論指導下的空間辨證,同樣可以表現在體表分區的針對性干預。黃龍祥先生對其“證”與“經”的因果性提出了“經絡實則為病候總和規律的縱向串連”這一見解,但不論是“經絡循行”決定“經脈病候”,還是經脈學說是關於“機體遠隔部位縱向關聯律”的解釋這一見解,都指向一點: 經絡循行部位與其主治部位具有重疊呼應之處。因此,掌握經絡理論有助於我們對臨床病情的分析和判斷。
秦亮甫先生曾記載醫案1則: 患者自訴腹瀉2d後出現舌體不得外伸、言語不清之症,查神經科示無異常。運用臟腑辨證、六經辨證等均無法較好地解釋為什麼腹瀉後會出現舌體不得外伸、言語不清,但若對經絡理論掌握好的話即可明晰,“脾足太陰之脈,……上膈,挾咽,連本,散舌下”( 《靈樞·經脈》) ,久瀉傷脾,脾氣不能上舉精微以榮舌體,故舌體失養以致無法外伸; 又因足太陰脾經分支有“別膈上,注心中”一說,故由於脾之經氣的異常導致心失所養,出現言語不清之症狀亦有理可依。病結已明,然後根據臟腑和經脈的對應關係,選取病變髒腑對症下藥即可,故予以香砂六味丸,輔以針刺三陰交、足三里二穴,效果顯著。
4 經絡理論對遣方用藥的臨床指導
4.1 經絡體內循行路線對臟腑辨證的指導
十二正經各有其屬絡的臟腑,經絡陰陽平衡狀態一旦被打破,其產生的變動必將傳發於相應的臟腑,例如手陽明大腸經絡肺屬大腸,該經絡病變可見秘結、洩瀉、齲等證候群,亦可見肺脹喘咳等肺系症狀。不僅如此,經脈亦可作為臟腑疾病傳變的基礎,臨床上許多醫家提出肺胃同治的觀點,包括《金匱要略》中所云的“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其理論依據都是依託於經絡循經,即足厥陰肝經上行挾於胃兩旁,故肝病時常同時並見嘔逆、胃脘疼痛等胃系症狀。臟腑辨證形成過程中不僅藉助於五行學說,亦求於經絡理論,尤其體現在內傷疾病診斷中的隨症定經,此為十二經脈“診”之功。
4.2 藥物歸經對臨床遣方用藥的指導
經絡內屬臟腑的特定屬性作為藥物歸經理論的基石,為臨床掌握藥物主治性能提供了方便。選經用藥的前提是判斷疾病發為何經,明辨是否傳於他經,需要以經絡系統為綱紀,藉助經絡之“是動則病”和“是主某所生病”,由此分析不同症狀的歸屬關係,即分經辨證。雖藥物與腧穴本身作用途徑不同,但達到的效果相同,故二者皆可依託於經絡達到解除疾病症狀的目的,《丹溪心法》中的“頭痛須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經藥,太陽川芎,陽明白芷,少陽柴胡,太陰蒼朮,少陰細辛,厥陰吳茱萸”即是言此。
5 結語
經脈體表循行分佈作為經脈理論的直觀意義體現,加之十二經脈氣血盛衰之流注規律,皮、脈、肉、筋、骨之層次分佈,使得其指導下的經絡辨證具有時空統一的特點,同時,經脈體內循行路線與藥物歸經意義使得經絡理論在中醫遣方用藥中發揮臨床指導作用。自此,經絡理論指導下的臨床應用應運而生。
經絡系統中關於體表變動總結的診療特色固然符合針灸一門之診療核心,但同時正因十二經脈循環流注的模式賦予其逐級阻斷病邪、內外疏通表裡的作用,使得其指導意義不應僅侷限於此,中醫內科同樣適用,而這恰是我們臨床工作者需要重視之處,望共勉之。
-
本文摘自甘肅中醫藥大學學報,2020年10月。編輯/大熊
關注公眾號:中醫寶典 杏林醫典 岐黃寶典 懸壺寶典 祖國醫學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有身體不適請到正規醫院就醫★
購買實體中醫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