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老家的土菜低調、好吃。九堡這個老闆娘,藏不住了……

馬雲老家的土菜低調、好吃。九堡這個老闆娘,藏不住了......

△點擊上圖有福利

張紅梅一個星期要糟四五隻雞,十來斤肉。

恐怕是杭州唯一一家做整套嵊州菜的飯店

糟雞、糟鴨、糟鵝、糟肉,都是張紅梅親自糟。

用紹興黃酒酒糟,非要5年以上的陳年糟不可,否則糟香不足。一罈糟下去,一星期才能吃。

幹糟溼滷,紅梅用的酒糟是老家村子裡收的,幹而散。
“幹糟香,溼糟糟不好。”紅梅說。

成年糟

糟雞,雞先白切雞一樣燒好,抹上鹽。這一抹,不能多,不能少,鹽多則太鹹,少了容易壞掉。
再用紗布包好,肉與糟不直接接觸。一層糟一層肉,入壇,層層碼好。我很有興趣地看著她用一雙幹活的,然而女性的手,熟練地做著這些事。

糟好取出的糟雞,酒糟香細膩發散

糟肉,取夾心肉的梅花肉。以前都是五花肉做,現在客人口味變化,嫌肥愛瘦,換成梅花肉。
“糟糟一個禮拜,肉質厚要多兩天,薄的少兩天。”
師承名廚,開店三十年,也有徒弟,但紅梅至今親自做糟貨。
這是流淌在嵊州人血液裡的文化基因。

放眼杭州其他嵊州餐館,普遍都以小吃為主。

紅梅在九堡的這家店,恐怕要算是杭州唯一一家做整套嵊州菜的餐館。

她老家長樂鎮,離馬雲老家谷來鎮半小時車程

1995年,年輕的嵊州姑娘張紅梅在秋濤路汽車南站附近開了自己第一家餐館。

那一年,另一個嵊州人在杭州創辦了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商業信息發佈網站——中國黃頁。

這個嵊州人叫馬雲,出生在杭州,祖上是嵊州谷來鎮。

張紅梅老家是嵊州長樂鎮,離馬雲那個鎮,半小時車程。

同一個時空的另外一種打開方式,讓人與人走向不同人生。

1995年,剛剛自己開飯館的紅梅

1988年,年輕的馬雲從杭師院外語系畢業,進入杭州電子工業學院教書,教的是英文和國際貿易。誰也不知道,這是一個傳奇的序幕。

1989年,馬雲的嵊州老鄉張紅梅進了浙大。

紅梅進浙大,不是讀書,是學廚。在浙大邵逸夫科學館,有個校方專門接待貴賓的餐廳,跟著師父汪友耕學廚。

汪友耕,解放前是天香樓的大廚,杭州名廚。

年輕的張紅梅和師父合影

在浙大跟著師父學廚那些年,張紅梅長了廚藝,也長了見識。

1999年,張藝謀帶著電影《我的父親母親》來浙大路演,也吃過紅梅做的菜。

“章子怡那時候還沒有名氣嘞。我們安排菜,他們很好說話,也沒有特別交代的。”

2000年,夏衍誕辰一百週年紀念活動在夏衍的家鄉杭州舉行,浙江大學第二屆大學生電影節也是在那個時候舉行。

文藝界來了很多名人,秦怡、姜文,紅梅都掌勺接待過。

2000年,張紅梅和秦怡合影

“當年浙大各方面的交流活動比較多,我給很多世界一流大學校長做過菜嘞!”紅梅回憶笑道。

“有一回哈佛大學校長來了,也是我們燒的菜。他們說要見見廚師,一開始是我們總經理進去,他們說,我不要見你,我要見燒菜的人。”

張紅梅和師父合影

師父汪友耕一直工作到80歲,102歲仙逝。

紅梅後來自己出來開了飯店。

體育場路老店,還鄉飯館

2019年10月,張紅梅經營了13年的體育場路“還鄉飯館”店鋪到期,紅梅把新店開到了九堡九昌路8號。

紅梅在九堡的新店

一樓右邊直接有電梯

就在那個月,嵊州老鄉馬雲獲得了福布斯終身成就獎。

此前一個月,馬雲剛剛被杭州市授予“功勳杭州人”。

越劇和糟貨

越劇《九斤姑娘》有一段唱詞:

“鑊鏟拿來一記鏟,剷出盤廿四樣。魚、蝦、蟹、醬,臘雞、臘鴨、臘白鯗,糟雞、糟鴨、糟肚腸,黃鱔、泥鰍不算賬,田螺、螺螄湊兩樣,蘿蔔、芋艿、莧菜梗,外加一碗黴千張。鑊鏟拿來炒一炒,一生一世吃不了”。

嵊州是越劇故鄉。

紅梅做的糟肉

越劇唱詞多用嵊州方言土話,所謂“落地唱書”,說唱內容都是老百姓貼著地的生活。

張紅梅也能唱上幾段。

歲月悠長,有些詞記不全了,但“臘雞臘鴨臘白鯗,糟雞糟鴨糟肚腸”,這兩句是她每天打交道的東西,張口就來。

紅梅糟的雞

紹興地,家家戶戶都會釀酒。過去春節才會做糟貨,過年才會殺雞宰豬,才有餘肉。

嵊州酒糟偏幹,做糟貨正好

“小時候就把多餘的肉糟起來,慢慢吃。我們六七十年代連糟泥也吃,糟泥蒸蒸,拌飯吃。”紅梅講。

老鴨燉土豬肉

老鴨燉土豬肉,加嵊州特色筍乾菜,筍跟梅乾菜混合在一起做。

嵊州有個特色菜——崇仁燉鴨,就在馬雲老家谷來鎮邊上的崇仁鎮。

紅梅在崇仁燉鴨的基礎上做了一些延伸,老鴨先爆炒,和豬肉分開炒,去腥,炒到外皮收緊,再和鴨子一起燉。土豬肉的五花肉,豐滿的油脂燒到老鴨肉裡面去,燉它兩個小時,肥與瘦得到充分的浸潤。

一出鍋,香滿桌。

看這油亮的成色,食慾大開

老鴨做得酥爛,一碰,繽紛脫骨。紅梅有一手啊。既保持了老鴨的幹香本色,又把豬五花的油脂加持到老鴨裡,老鴨枯木逢春,幹香中夾帶滋潤。

“兩年以上,看腳掌,發黑的,才算老鴨。”紅梅透露。

筍乾菜的妙用是嵊州人的法寶。燒個啥,都能提鮮、吸油、增香。土豬五花肉油膩盡失,油都跑到鴨子裡去了。鴨肉帶骨,乾瘦間,飽吸香濃的湯汁,口味爽蕩。

筍乾菜和土豬肉一筷子夾了吃,會哇的一下

同樣吸飽了油脂和湯汁的筍乾菜,在大篇幅的鴨肉和土豬肉之間,毫不示弱,綻放出自己的光彩。是大葷之中的一抹亮色,拿筷子挑著吃,三兩下就沒了,總覺不夠。

嚯!鴨腿!

筍乾菜是紅梅老媽自己做的,老媽歲數大了,且吃且珍惜。

春天的毛筍,用雪裡蕻醃鹹菜,和新鮮毛筍一起燒,下面鋪墊毛筍,上面平鋪鹹菜,一起煮,煮個兩鐘頭,再曬,太陽好的話,曬個兩天就可以了(曬一天,中間手工揉搓一遍,再曬一天

筍乾菜就像中藥裡的紅棗,百搭。

嵊州筍乾菜

燒河蝦、蒸茄子、燒年糕、燒榨面(其實就是粉幹,嵊州土話叫榨面,口感比較有嚼勁),都有提鮮增香的妙用。

溪灘榨面

嵊州崇仁鎮的溪灘榨面(其實就是粉幹)是品質是最好的。市面上菜場賣的,都說自己是嵊州粉幹,米粉裡摻了生粉,工序裡少了兩道,怎麼燒,都不太對。

筍乾菜番茄青菜湯粉幹,加一點雞湯,鮮味十足,總體清淡口感,好一碗鄉愁碳水。

嵊州年糕和嵊州榨面

這種嵊州粉幹,成品是乾硬的一塊餅,燒的時候,市面上多是先用冷水泡,她家必須溫水泡,泡到一定程度,再用冷水過一下。

冷水茭白

冷水茭白,嵊州南山水庫的冷水茭白。

南山水庫,洩洪排水渠出來的庫底冷水灌溉,生長的茭白,細膩鮮嫩,水靈靈。

南山水庫冷水茭白

帶莖葉一起蒸,蘸料吃,嫩甜無比,一絲絲莖塊的纖維感都沒有。醬油蘸料里加了香油,香甜滑嫩。

蘸料直接吃,甜嫩無比

話說南山水庫也很有淵源。

南山水庫在曹娥江支流——長樂江上游的南山江,就在紅梅老家長樂鎮。南山水庫也叫南山湖,湖西南是歷史上有名的雙溪江,李清照曾在此旅居,有一種說法,她在此留下膾炙人口的《武陵源》(更普遍的說法是李清照在金華(婺州)寫的):“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朱熹也曾在此地創辦鹿門書院講學,算是南宋理學的發祥地之一。

嵊州小籠包

嵊州很有名的黃澤豆腐饅頭(黃澤也是嵊州一個鎮,與新昌交界),其實就是一種小籠,死麵(不經過發酵的麵糰),嫩豆腐加點肉沫做餡,微微辣口,帶點湯汁,吃起來香、嫩、滑,非常過癮。

和建德豆腐包最大區別在於,發麵和死麵,以及個頭

加點蔥花辣椒,嫩豆腐為餡

滑嫩的豆腐做餡,包小籠難度稍大

嵊州年糕富有嚼勁,口感Q彈,不是軟糯粘牙那種。

年糕切條,加筍絲、茭白絲、鹹菜、肉末、豆腐、雞蛋絲,湯汁鮮濃,回味無窮。經常吃一份,還要打包一份,放置一夜,次日直接吃,照樣風味依舊。

師從杭幫菜大師的紅梅,嵊州菜之外,杭幫菜也做得地道。

比如杭三鮮,用料爽朗,蛋餃、魚圓、肉圓、豬肚、鮮蝦、乾貝、黑木耳、發皮、火腿、本雞、筍片,一大品鍋,五個人以上點比較好。

“肉圓、魚圓、蛋餃,全部自己做的,新鮮,所以味道好。”

芋艿地瓜圓子,小芋艿蒸蒸剝皮,地瓜丸子做工比較講究,舂出來的冬瓜粉。

在糯與香滑之間,一口一個的圓子宇宙

紅梅親自掌勺

冷菜裡哪怕不起眼的一道水煮花生,用的也是紹興新昌特產——小京生花生,只用鹽水煮。

別看小京生個頭小,一個鮮,一個香,帶甜味,是上好的下酒菜。

別看它小,特別香!小京生水煮花生

大部分吃了十幾二十年的老客,只道紅梅是一個飯店老闆娘,並不知道,紅梅是名廚之後,一手刀法絕技,雕刻功夫了得。

當年在浙大招待外賓,紅梅雕的巨龍

“這條龍里面是泡沫,外面是黃油,我們三人一起完成的,用了兩個晚上加一個白天,同時還做了很多花式拼盤,當時浙大搞大型慶典活動。”

紅梅回憶殺。

如今,紅梅的女兒已經亭亭玉立,也在店裡幫忙,利索爽朗,小姑娘志氣高,一直說,“老媽太低調了”。

這世上,有人喜歡回憶,有人不願回憶。忙生計,大家都很忙,顧不上。

* 家味-宴饗 *

📍九堡新天地文化創意園潤廣大廈304

🥩糟雞、糟鴨、糟鵝、糟肉、冷水茭白、土豬肉燒老鴨、筍乾菜燒河蝦、筍乾菜蒸茄子、筍乾菜燒嵊州年糕、黃澤豆腐饅頭、芋艿地瓜圓子、水煮小京生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記者 呂磊

宇宙中還有這種形狀的天體?韋布望遠鏡發現了一個“問號”

“AI審美疲勞, 全部改成喝酒了”,頭部基金持股大換血!

7月,杭州又有4人終生禁駕!主城區十大“醉駕”名單曝光

點點點,贊和在看都在這兒!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