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女明星為什麼比內娛更鬆弛?真正活的自由是騙不了人的~

韓國女明星為什麼比內娛更鬆弛?真正活的自由是騙不了人的~

韓國女明星們最近好像在扎堆兒度假~


鄭秀晶去了法國,裴秀智在倫敦,鄭麗媛在羅馬…..她們出去玩的照片,無論是穿搭還是拍照的姿勢,讓我們感受到了“活生生”的時髦。


除了上面幾位,還有報友很喜歡的金敏喜、孔孝真,都能通過穿衣搭配傳遞出她們的生活態度,你看到她們的照片就感覺認識這個人。


跳出時尚圈,社會層面大家習慣把東亞三國放在一起討論,比如近期議題:“低生育率”、“厭童症”,前段時間的熱門“連快樂都不敢的東亞人開始集體發瘋”等等,還有網飛高分劇《怒嗆人生》對東亞文化的刻畫。

基本來說,東亞三國的共同標籤就是“卷生卷死”,也正是因為這種文化底色和愈發突出的社會問題,“鬆弛感”這個概念才爆火。

人人都不鬆弛,所以人人才追求


從穿搭來看,想必報友們已經瞭解了“鬆弛”的精髓,比如“洞門永存”、“鬆弛到底的年輕人都開始穿足力健”之類…

確實,「身體舒服」是鬆弛非常重要的部分,但當“真鬆弛”和“扮出來的鬆弛”以及“鬆弛感的背後”等等討論甚囂塵上時,真正鬆弛的自我要如何才能擁有呢?


方法之一,可能就是像本文裡這些韓國女明星一樣——先成為“活人”。





有人形容最近的孔孝真又帥又“瘋”,去年結婚轟動一時後,這位姐已許久沒公開露面,社交平臺也更新寥寥,po出的幾張照片似乎更不在意形象了。

素面朝天,很難想象的顏色混搭在一起,完全隨心所欲,是東亞女星裡為數不多坦率的人(國內想到張曼玉、舒淇)。


孔孝真今年43歲,社交平臺曬照從不開美顏、不修圖、加濾鏡,網友可以看到她笑起來的皺紋,無光澤的皮膚,睡醒未消除的水腫,活得好像“互聯網沒有她在乎的人了”。


欣賞她的人卻把這份真實視若珍寶,圍觀著她分享出來的“普通”日常。
春天賞花遛狗,夏天溯溪露營,秋天爬山看楓葉,冬天牧場餵驢子…雖然不是標準美女類型,但多年的紮實作品,舒服的氣質外加對工作生活的平衡,讓她有著“獨一份”的可貴。

她的“鬆弛”來源於——真實坦率。這當然也不是一朝一夕得來的,需要經歷漫長的否定、懷疑、不斷找尋自我的過程。
尤其在競爭激烈造星工廠一樣的韓娛,動刀換頭是稀鬆平常的事情。早年孔孝真剛轉型做演員時常年收到惡評,說她長得難看,說她不配做演員,她卻堅持了自己特色,堅守在這個行業,她的結果,是——越來越自由。


所以鬆弛感的基礎應該是一種安全感,而且,這種安全需要自己建立和給予。

它可能意味著“我會在今後少一些瞻前顧後,少一些患得患失與耿耿於懷”,這

不僅需要時間,有時還需要一些直覺,一些解放,甚至,一些天賦。

先從接受自己開始吧!



十八年前一部《我是金三順》讓很多人記住了她扮演的女二號,並因為一些驚豔神圖成為難忘的白月光。


鄭麗媛和孔孝真還是好閨蜜,她們有一個40+姐姐閨蜜團,包括歌手孫淡妃、藝術家林秀美,還有兩位品味好又低調的女作家Soy Kim和Moa Kim。

近年鮮少在影視作品露面的鄭麗媛,卻經常通過社交平臺分享生活日常。42歲的她隨性文藝,喜歡貓咪,熱愛畫畫和陶藝,各地旅行,總是帶著彎彎笑眼迷人酒窩的標誌性笑容,穿搭也是自成風格。

前段時間的羅馬之行因為美好的人和景,漂亮“鄭麗媛式”穿搭又受到超多關注,好像那種“擠破頭”想擁有的活力少女感,在40+的她那裡渾然天成不費功夫。

即便她的穿搭從未追求過“少女”,但這種“上揚”的感覺是她從內到外的狀態體現~


鄭麗媛二十幾歲一炮而紅的幸運背後,是三十幾歲顏值多次被嘲、整容風波、接不到戲、陷入情傷等一連串低谷。任誰看都像拿了“高開低走”劇本,她本人也一度焦慮和自我懷疑。

不過在懷疑過程中,她也開始關注培養自己的其他愛好,投身畫畫事業,並開了自己的工作室,後來在綜藝《Healing camp》中還公開了很多自己的作品,直到2017年一部高收視劇《魔女的法庭》才讓她再次活躍於公眾面前。

綜藝《Healing camp》中,鄭麗媛袒露過自己的焦慮和懷疑,聊年紀聊婚姻。那時她35歲,一年多沒接到工作。


在前許多年的東亞語境裡,似乎全社會不太能欣賞30+的女性(當下看似友好很多,但如果沒有實際行動,也會停留在言論上)。

鄭麗媛也曾在節目裡哭著表達:“我沒有為我自己加油,我以為我是一個很疼愛自己的人,約定好要為自己加油,相反是不是太在意別人的眼光而活了”。

去年參加完孔孝真婚禮的鄭麗媛,節目中表示自己曾因為渴望愛情長久而每天祈願,但母親卻告訴她:“愛情不是乞討,是互相給予。”


如今她也更享受一個人的世界,對她來說,年齡並沒有影響自己對生活的判斷,終其一生都在追求浪漫。


被別人所愛,那是我不能選擇的,但是我愛我自己,是我可以選擇的”。



金敏喜有個稱號——南韓第一蠱後,很恰當,也能匹配她的經典發言:“和我合作過的男演員都會愛上我”。



金敏喜關聯著很多熱門詞條,比如“氛圍感美人”“藝術感穿搭”“智性美人”等,還有每年一問的八卦詞條“他倆什麼時候能分手?”。

抱一絲今年還沒分,年初倆人巴黎參加影展街頭被偶遇,幾張簡單的街拍照,就讓“巴黎偶遇金敏喜”“洪尚秀給金敏喜點菸”等話題在內娛社媒引起廣泛討論,也讓人見證了她的影迷基數。

憑藉《獨自在海邊的夜晚》《小姐》多部電影在國際開闢知名度後,大牌的Love Call便紛至沓來,不過她的日常愛牌還是Lemaire,也被稱為“Lemaire在韓野生代言人”,使得這個法國品牌在韓國女生心中等同於好品味的象徵。

不過金敏喜穿Lemaire是她,卻不會因為不穿Lemaire而不是她。
她近來風格變為Margaret Howell式的知識分子風,仍然是獨屬她的寡淡風情雲淡風輕。在她身上,很難看到表現欲,就像她能接受一切存在和發生,她對這個世界有她的理解和包容,她有一種完整性


有人這樣形容金敏喜的長相“三分媚氣、三分靜氣,三分殺氣”。但其實在她找到“更接近的自己”之前,這些特性並未顯露出來。

30歲之前的彆扭濃妝和用力打扮在大部分人看起來可能只是姿色平平,但三十歲的後半段,金敏喜的顴骨腮線越發分明,穿著打扮也找到了自己的風格。



想到黎堅惠《時裝時刻》裡寫,“衣服,固然是一種語言,其他人從你的衣著來分析你,並不出奇。穿衣服、選擇衣服和如何對待衣服是很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性格。但性格和氣質並不是由價錢決定,當你有足夠自信,清楚認識自己之後,白鴿眼(勢力眼)就不能在你的世界立足。

今年40歲的金敏喜更甚於從前,出席活動索性連妝也沒怎麼畫(頂級鬆弛感美人都已經不打扮了),頭頂大方露著白髮,耳環也拿掉了,真正的素面素衣。
然而整個人卻是輕柔乾淨,一種高度的自我接納,喜歡她的人反而因此更被觸動

在電影《獨自在夜晚的海邊》中,金敏喜有這樣一句臺詞:我想要的,不過是可以活得像我自己。不會動搖。不管發生什麼事,都可以活得像自己



由金泰梨主演的高分韓劇《惡鬼》剛剛完結,繼去年憑藉《二十五二十一》拿下百想視後之後再一次用演技和收視率證明了她的抗劇能力。

其實單看劇集並不算佳作,還有網友評價“編劇挖的坑讓金泰梨用演技填上了”,當然啦,她可是忠武路花旦,三金之一金泰梨~

如果有夥伴是因為《二十五 二十一》才認識金泰梨,可能不知道她的起點多麼高,出道即《小姐》,《小姐》即戛納,被韓媒稱為“怪物新人”。


當時樸贊鬱因為需要新人面孔,發佈選角公告,試鏡的一千五百多人中,樸贊鬱一眼相中了金泰梨,因為在看到她時想到了《老男孩》裡的姜惠貞:非常甜,非常迷人,非常絕望,非常勇敢,非常危險,非常複雜,也非常純粹。

正是這樣的特質替替金泰梨狠狠地叩響了忠武路的大門。
所以在她接演《二十五 二十一》的時候,各種被嘲後繼無力,資源降級。尤其是在韓娛“電影咖就是高人一等”的鄙視鏈裡,她“下凡”出演電視劇,又是最“底層”的偶像劇,意味著什麼似乎不言而喻。但金泰梨就是有本事能將到手資源轉化為獎項,並且收穫更多好口碑。

她是個妙人兒,野生野趣野路子,堅定而自我,如果沒有新劇路演和品牌活動,幾乎找不到她人。


她的粉絲是這麼說的:“我家正主一年的行程都拼不出一張圖”。

Ins也是2021年才開通,還是全權交由工作人員管理,目前一共更新幾十條動態,多數都與工作相關,偶爾po些日常隨拍,每一張都傳遞著她對生活的感受。不過好在她有一檔播客節目“金泰梨的RecoverBook”,粉絲可以去表達愛與想念~

金泰梨真的很低調,演戲之外,她專注在活“自己”, 熱愛攝影、烘焙、登山和話劇,似乎有著用不完的好奇心,總是行進在培養愛好的路途中。

《文英》讓她開始養成了寫日記的習慣,出演《小森林》時積極地參與韓國動物權利促進協會,《二十五,二十一》迷上了擊劍和“觀鳥”……數不清的好奇心不斷滋養著金泰梨,她開始在熒幕上把自己完全攤平,將畫過的畫、讀過的書、拍過的圖像全都揉進角色裡,才有了她大小銀幕裡,總能用最平實生動的演技俘獲觀眾的本領。

平日裡幾乎都是素顏,常常就只是穿著簡單的T恤和牛仔褲,比起不愛裝扮,金泰梨說自己不擅打扮

知道應該做什麼,怎麼做,成為誰,這源於她對內心的關照,善於傾聽,和生活對話。

文中幾位女星或許呈現了很多人心中理想的模樣,或許也沒有,無論如何,只是一種生活狀態的呈現和傳遞。

不必作為正確的姿態去尋找,生活中隱蔽的枷鎖已經太多,肢體能松就鬆一鬆,思維能松也鬆一鬆,松不了那就不松,面對自己誠實地活,不必正確。


這個擁有穩定審美的日本女人,是日本30+、40+女性最喜歡的時尚博主?

看完《封神》,對不起,我又罵早了!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網絡\侵刪
監製:Teresa Zhao
編輯:Yokiko
撰文:Sunn
設計:蒜薹Coe
©海報時尚
海報日籤: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