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壓藥如果使用不合理就可能會引起血壓過忽高忽低,波動性大的情況,從而誘發冠心病、腦卒中、腦出血等等併發症。我給特意為您總結了五個降壓藥使用的常見錯誤,希望對您有幫助。
第一個常見的錯誤是:很多高血壓患者知道自己的血壓高了以後感覺非常著急,想把血壓馬上降下來,降到正常水平,比如測量血壓發現高壓190mmHg,低壓110mmHg,恨不得血壓馬上能降到120 /80mmHg,這個希望是好的,但如果降壓過快過猛的話,就會導致腦細胞缺血缺氧、引起急性腦灌注不足,出現頭暈、乏力,甚至可能會誘發腦梗塞。因此血壓不能降得太快,當我們發現血壓高了,不要想著一口氣把血壓降到正常水平,一般用藥以後血壓只要能夠緩慢降低,2周左右血壓能降到正常水平就可以了。
第二個常見錯誤是:只在血壓高的時候吃降壓藥,覺得自己的血壓不高了,就不吃降壓藥了,實際上這種不規律的用藥會導致體內的血壓產生劇烈的波動,而血壓劇烈的波動比高血壓本身更可怕,危害性也更大,血壓的波動幅度越大,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腦中風的幾率就越高,因此一旦確診了高血壓,大家一定要按醫囑服藥,規律用藥。
第三個常見錯誤就是降壓藥的服用時間不對:大多數高血壓的患者,在白天血壓會明顯升高,對於這一部分人,早上起來服用降壓藥就可以了。但是有部分高血壓患者白天的血壓相對是正常的,但是到了傍晚或者夜間血壓會出現明顯升高,對於這樣一部分人提倡在血壓高峰期來臨前的2~3個小時吃藥,這樣藥物的峰濃度和血壓的高峰期會基本同步,從而會有利於平穩降壓。但很多高血壓患者,並不知道自己的血壓規律,而只是憑著經驗在早上空腹吃藥,有可能你晚上血壓高,這樣用藥就達不到很好的降壓效果。另外降壓藥物有長效、中效和短效之分,而短效降壓藥需要每天服用2-3次,中效降壓藥每天需要吃1~2次,如果您吃的是短效和中效的降壓藥,每天只吃一次的話,就會導致血壓不穩定,產生劇烈波動,使心血管事件發生的風險增加。
第四個常見錯誤就是擔心降壓藥的副作用,不願意吃藥:其實發生副作用的人群畢竟只是少數,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些副作用並不會出現,用藥所獲得的益處要遠遠大於用藥的風險,所以大家不要擔心藥物的副作用,該吃還得吃。
第5個常見錯誤就是很多人吃藥一段時間以後,發現血壓正常了,就認為高血壓被治癒了,藥就不吃了,其實這隻能說明,你服用降壓藥以後血壓控制的還可以,但並不是你的高血壓已經被治癒了,所以仍然需要堅持長期服藥,實際上只有極少數人能夠擺脫降壓藥的使用,而絕大多數的高血壓患者是都是需要終身服用降壓藥物的。
總的來說,高血壓患者應當遵醫囑服藥、規律用藥,除了吃藥以外,平時咱們還要加強鍛鍊、戒菸戒酒、堅持低鹽、低脂、低糖飲食,注意休息、少熬夜,通過合理用藥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對於血壓的控制和穩定是很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