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汗多易“上火”,這款消暑飲,清虛火潤臟腑,太好用了~

夏季汗多易“上火”,這款消暑飲,清虛火潤臟腑,太好用了~
大家好,我是遊老師!進入夏季,天氣逐漸炎熱,汗出過多後,不少人出現了嗓子幹癢痛的症狀。
對於這個問題,大家不妨嘗試一下這款好喝又好用的烏梅三豆湯!
烏梅三豆湯
材料:烏梅、黑豆、綠豆、赤小豆各20克,冰糖或白糖適量。
做法:把烏梅、黑豆、綠豆、赤小豆倒入容器內,加清水浸泡半小時,鍋中倒入600毫升清水,加入烏梅與三豆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煎熬成150~200毫升,按口味加入冰糖或白糖,連豆帶湯服下即可。
老人和小孩的食材量減半。
烏梅三豆湯是由“烏梅白糖湯”與“三豆飲”合方而成。
其中,三豆飲傳說出自扁鵲之手,宋代《類編朱氏集驗醫方》載三豆湯由烏豆、赤小豆、綠豆各等分組成,可以預防痱子,緩解各種皮膚病,如瘡癰、痘疹、溼疹等。
烏梅白糖湯
則出自清代醫家彭子益的《圓運動的古中醫學》一書,其處方僅二味食藥同源的烏梅、白糖。
彭子益言:“暑月熱極之時,心煩意亂,坐臥不安,面紅膚熱,身軟無力,不思飲食,舌淨無苔,或舌色滿紅。此暑火不降,木氣失根也。方用烏梅五大枚,冰糖二兩,煎湯熱服,酸甘相得,痛飲一碗立愈。”
二方合用,具有滋陰生津降肝火,健脾補腎解暑溼的功效,適合上熱下寒,虛火上炎者服用。
此類人群症見:易上火,口腔潰瘍,牙齦腫痛,嗓子幹癢,咳嗽,唇乾鼻燥,眼睛乾澀,五心煩熱,失眠多夢,痤瘡,渾身無力,易疲勞,大便幹,小便短少等。
需注意的是,實熱者不宜使用此方。
本文綜合自中國中醫藥報、廣東省中醫院等,由養生中國編輯發佈。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