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立秋已過,昨天已經進入末伏啦,溼黏熱蒸的暑氣中,總算有了秋天的氣息。這幾天一早一晚的秋涼著實讓人神清氣爽,不由自主想起了劉禹錫《秋詞》裡的名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秋梨膏
或許歷來如此吧,與夏天的暑溼相比,秋高氣爽更讓人歡喜一些。但是凡事都有個兩面性,秋天也有個問題,那就是秋燥。可不要小瞧這個秋燥,再過一陣兒會更加明顯,空氣溼度一下子低下來,也會讓人不舒服。
《黃帝內經四季養生法》:
秋燥會使人體感覺不適,出現咽乾舌燥、口唇乾裂,甚至有咽癢、乾咳的症狀;有的人會覺得眼睛乾燥、鼻子發癢、噴嚏連連;而皮膚也會因為秋燥而出現瘙癢、皮膚劃痕的現象;很多人的毛髮也會出現乾燥、分叉、脫落。
不過秋天的水果多種多樣,可以很好地幫咱們緩和乾巴巴的問題。可一般的水果吧,吃多了怕不好消化,這麼算來,甜潤潤的秋梨膏是秋天裡比較應景兒的飲品之一了。
《黃帝內經四季養生法》:
天地自然是公平的,秋天乾燥,可是秋天盛產水果,水果或者果汁更容易轉化成我們的體液,比單純飲水效果要好得多。所以我們建議大家可以吃梨、喝梨汁、服用秋梨膏來治療秋燥。
梨是涼性的,很多脾胃不好的人吃了容易胃疼或者拉肚子。這時候,蒸梨、燉梨湯或者喝秋梨膏,就會緩和很多。
秋梨膏熬製的過程加了蜂蜜,一是為了收膏,二是為了防腐,尤其是煉製過的蜂蜜,有了它,咱們根本不需要添加防腐劑。
要知道,古代是沒有防腐劑的,許多中藥丸子能保存那麼久,就是因為有煉製過的蜂蜜在保駕護航。
濃濃的梨味,加了什麼?
打開秋梨膏,衝一杯,濃濃的梨味,不是因為加了什麼,而是因為這個梨。如果真要考究加了什麼秘密成分,那就是“走心”和“時間”。
這次咱們給大家奉上的秋梨膏所使用的這種梨已經有1500多年的歷史,明清時代也是響噹噹的貢品。
它的名字叫高平大黃梨,山西晉城地區特產。特點是個大、味濃、味香、香甜適口。因為生長在太行山脈,日夜溫差比較大,所以香氣和口感都是數一數二的。
所謂的“大黃梨”,那可不是浪得虛名,它的個頭老大了。能大到哪兒去呢?普通的0.5公斤左右一個,最大的 2 公斤!腦補一下,四斤重的梨,簡直就是個南瓜啊!驚掉下巴了吧!
關鍵不在於大,而在於好吃。有數據顯示,高平大黃梨的含糖量高達9.98%,酸量0.23%,糖酸比值38.93。
“梨者利也”,就是說梨本身有非常好的潤燥通便的作用……因為梨能入肺,所以梨的另外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滋陰潤燥、潤肺。
——徐文兵《黃帝內經四季養生法》
小貼士:宜忌
適宜人群:
1、容易上火,容易嗓子疼,容易睡不好覺的小夥伴可以喝喝試試。
2、容易口乾舌燥、大便乾燥、皮膚乾裂、乾咳無痰的同學也可以嚐嚐。
禁服、慎服及特殊注意人群:
1、糖尿病人禁服。
2、痰溼過重的人群慎服。
3、孕婦也是特殊要注意的人群,重點是防止妊娠糖尿病。
每次發稿完,總有準媽媽諮詢我們適不適合用。這次特意請教了老師,準媽媽假如血糖沒有問題,可以考慮少量喝一點兒。畢竟屬於特殊人群,穩妥起見,最好諮詢一下自己的醫生。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