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卡片關注我↑
“黃帝曰:餘聞虛實以決死生,願聞其情。岐伯曰:五實死,五虛死。帝曰:願聞五實五虛。岐伯曰:脈盛,皮熱,腹脹,前後不通,悶瞀,此謂五實。脈細,皮寒,氣少,洩利前後,飲食不入,此謂五虛。帝曰:其時有生者何也?岐伯曰:漿粥入胃,洩註止,則虛者活;身汗得後利,則實者活。此其候也。”——《黃帝內經·玉機真藏論》
我們診室一般來講通風,溫度都掌握得很好。但有人一進屋就覺得冷,有人一進屋又覺得熱,這是誰的問題,百分之九十的人都覺得溫度很好,但是你要是一進屋覺得冷,我們通過觀察別人就會覺得你比一般人要怕冷。怕冷就是皮寒,他就是穿的比別人多。同樣一個房間,別人進來就感覺溫度正好,他一進來就感覺特別冷,就得多穿幾件衣服,這就是皮寒,他自己感覺到寒,這是就肺氣衛外功能不足。有好多人感冒發燒之後,經常咳嗽一直好不了,同時還還怕冷。(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以前還不怕冷,不怕風吹,結果現在有了空調的風口往外一吹,比如出去吃飯的時候,他必須得關掉。在家裡有點小風都不行,都感覺到冷。平時客廳門窗都開著,現在都讓關上。為什麼呢?是因為傷了肺氣之後,肺主皮毛,咱們身體外表的這一層中醫學叫做衛氣,保衛的衛,衛氣有點虛。衛氣有點像地球上有一層大氣層保護著地球,外太空來的隕石落到地球經過大氣層,所以隕石在太空裡邊沒有任何痕跡,但是一進大氣層就劃出一道火焰,大氣層跟它發生摩擦。咱們人體也有一層保護,中醫把它叫做衛氣。
有的人說我怎麼沒看到身體表面還有一層氣體呀?大家注意,中醫所說的這個氣,有時候並不是指的具體的物質實相,指的是功能,在這種情況下,身體有一層保護層,他說的是這種功能。就好像身體有一層保護膜,外頭的邪氣進不來,它保護著你,這是打這樣一個比方。你要去用顯微鏡照去看,身體表面有沒有氣體,在咱們的這個維度是看不著這層氣體的。但你要是用熱成像儀你就能看到,不僅是身體裡邊才有熱,身體表面還有一層熱,這層熱就有點像衛氣,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明白,中醫學的很多概念,衛氣它是這樣一層保護層。肺氣虛了之後,保護層弱了,以前不怕風,現在怕風,這風直接就打進身體裡邊來了。所以得了感冒之後,有很多人就感覺到怕冷、怕風,實際上就是衛氣虛了。這時候古人會根據情況給他補肺氣,有的人用玉屏風散,有的人用補中益氣湯,總而言之就給他補肺氣。
再有一個就是我們在臨床遇到的氣少,其實氣少就是身體弱。還有洩利前後,洩利前後就是大小便特別多,而且有點腹瀉,這就是腎氣虛,命門火衰。我們上一節講五更瀉,四神丸都提到了。還有我的這個一些經驗跟大家都分享過。還有飲食不入,脾氣虛,就是不愛吃飯,這其實就是脾氣虛,脾氣實的人吃嘛嘛香,身體倍兒棒,肌肉也結實,因為脾主四肢。不愛吃飯的人身體就瘦弱,尤其是一些久坐的人,天天對著電腦,腦子一直在高速運轉。(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思則傷脾胃,思慮太重也不行,雖然我們也是做屬於做科研,做臨床動腦子,但是我的養生方法就是雖然動腦子,但是動時間長了之後,我一定站起來走走。每坐上大概是四十分鐘到一小時,我就站起來運動五到十分鐘,再繼續坐在這裡繼續工作或學習。因為你的需要勞逸結合。所以在此也提醒廣大聽眾朋友們一定要勞逸結合,你的運動跟你的養生一定要結合在一起,不能分開。久坐了之後要運動,運動之後氣血循環了,脾胃才能開,飲食才正常。
你試試看,你一坐坐四個小時一上午,中午還有沒有胃口?沒有胃口。你下午再坐上四小時,你回家晚上吃飯也沒有胃口,為什麼呢?你不運動,氣血消耗就不足,消耗的就不夠。同時你腦子有高速運轉就會容易出現思慮傷脾胃。所以我們要一方面讓大腦能運轉,另外一方面讓我們的身體也能得到滋養。就是身體運動的時候大腦就得到滋養,大腦就放鬆了。大腦運動的時候身體就休息了,他兩個要交替。所以很多人說彭老師你一天到晚也不累,你是怎麼休息的?其實我的休息方式就是動腦子多了我就讓身體活動活動,身體運動的多了我就動動腦子。總而言之就是你讓身體和腦子交替性的這樣動,互相一激活就不會導致憂思,不會導致思傷脾。同時你還能讓肌肉得到鍛鍊,身體的機能得到鍛鍊,他兩個互相促進。
所以我的方法就是坐一會兒,工作一會兒,就站起來活動活動。練練劈拳,練練站樁或者是走走圈,讓身體氣血活動起來,練得差不多了,千萬不能練特別累,練差不多了這時候別練了,你就休息。你要是全把這勁兒用完了之後就容易虧,所以這個時候還要留有餘興,這個時候你就休息,不要再練了,讓身體靜下來再工作一會兒。所以幹什麼事情大家注意都不能把它幹盡了。飲食我們都說吃飯要留一口,你覺得差不多了你就別吃了,因為你的胃腸對大腦的反饋機能比較慢,實際上你這時候的胃已經飽了,但是它離你大腦的反應只是八成飽,實際上它有一個時間上的位移。所以你吃八成飽的時候時間位移就可以了。當你吃到到十成飽的時候,你大腦得到反饋是大概是半小時之前胃給你的反饋,所以你吃十成飽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胃有點負擔過重。所以我經常讓大家吃飯要留一口,少吃一口,吃了七八成飽。
運動不要完全疲勞,運動要留有餘興。任何事情都是一樣,你寫文章或者是工作,或者是腦子高速運轉的時候,你覺得差不多快耗電耗完了,這時候就停下來先休息休息,再繼續用,這樣的話你能不傷身。我們都知道這個就像手機充電一樣,當手機的電全都放完了之後你再衝的話,這電池損耗就比較大。電池一定要在沒用完之前,比如還有二三十的電就趕緊充上,等他電全耗完了你再充就對電池損傷大。人體也是一樣的,當你把能量全用完了之後再重新補充,那就麻煩,啟動起來就特別難。但是你留有百分之二十左右,這個時候就去休息充充電,把電充完了之後再繼續工作或學習就會比較好,這也是養生。
明代醫學家冷謙就說養生以不耗為主,你不要損耗身體,每天工作學習完了之後都會很迅速的把體能恢復起來。睡一覺第二天又精神飽滿了,這樣多好,而不是一天把它耗完了之後,第二天感覺又疲勞,還沒有完全充滿又投入到工作當中,又工作一天之後又太疲勞還沒緩過來,晚上沒睡好覺,第二天又開始工作,你這就進入一個惡性循環。(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所以在這裡提醒諸位,無論是工作學習都要留有餘興,千萬不能把你的能量全部耗盡,這就是中醫學養生的一個思路。(未完待續)
關注「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公眾微信號,回覆數字 2023,查看熱門閱讀集結 .
[附語音]中醫彭鑫博士講解《艾灸養生》系列課程
[附語音]彭博士講《二十四節氣養生》
[附語音]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精華篇
[國新辦]中醫學博士彭鑫:中西醫終極的結合點就在臨床一線
[清華大學]彭鑫博士公益講座——彭祖養生思想的現代啟示
[視頻]八段錦全集養生功法—彭博士送您一份大禮
[視頻]漩渦匯聚能量:升清降濁走圈法
[視頻]彭鑫博士座客央視——如何給寶寶捏脊
[精品文章]“冬至”一陽生,正確的養生方法是這樣的
[精品文章]偏方到底能不能吃?
[精品文章]大德必得其壽:心胸豁達是養生第一理念
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
微信公眾平臺:pengxinboshi
官網:www.pengxinboshi.com
新浪微博:@中醫彭鑫博士
騰訊微博:@中醫彭鑫博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