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分人經常被反覆的口腔潰瘍折磨,有嚴重的甚至可持續大半年的時間,久而久之還會伴有口臭。很多人以為自己是因為“上火”才會出現這個問題。沒有經過辨證,就去藥店買了一些清熱解毒的中成藥,還常喝苦瓜湯、綠豆湯,想“清清火”,可越喝越難受,晚上也睡不好覺,聲音嘶啞,幹癢咳嗽,拖了很久才到醫院求治。
其實很多這種“看似上火”,又久治不愈的情況,恰巧是因為服用了很多清熱解毒的苦寒之品,損傷了脾陽。加上腎陰不足,虛火上浮所致。治療上當以溫胃散寒、滋陰降火為主。處方中用炒白朮、熟附子等溫胃散寒;砂仁、炒六神曲行氣健胃;煅龍骨、煅牡蠣等滋陰潛陽。一般服藥 3 天后,聲音嘶啞便明顯緩解,經過 7 天的治療,口腔潰瘍基本可以痊癒,睡眠質量也能大大改善。
很多人認為口腔潰瘍必定是上火導致,一旦口腔潰瘍就自服清熱解毒之藥,實際上大多數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口腔潰瘍多數是由虛火導致,建議不要吃綠豆、苦瓜、西瓜、梨等寒涼之品,也不能盲目吃助陽的韭菜、羊肉、狗肉、龍眼、荔枝等熱性之品。虛火導致的口腔潰瘍,應多吃銀耳、百合、蓮子、山藥等平補滋陰之品。
說到寒涼傷脾胃,不光是老年人,對於兒童,在炎熱的夏季也要注意少吃寒涼的食物。因為夏季溼氣較重,易傷脾胃,加上天氣炎熱,兒童吃東西無所顧忌,吃冷飲較多,往往會使本就脆弱的脾胃更易受損。
登場書籍
《處處有中醫》
本書沒有浮言虛論,沒有華麗的詞藻,講述的是實實在在的中醫中藥知識,闡明的是養生保健方法,弘揚的是我們祖國傳統優秀文化。中醫養生書籍隨處可見,然專業學者把中醫知識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讓大眾掌握的書籍卻不多。希望通過這本書讓更多的人認識瞭解中醫中藥,感受中醫中藥的魅力所在,體驗中醫中藥養生保健的文化大餐。
中醫書院購書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