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去火”妙藥

夏季“去火”妙藥

最近正逢畢業季,經典的畢業季金曲也再次被傳唱起來。而歌曲中唯美的植物,其實也暗藏著臨床常用的妙藥。比如《梔子花開》中的梔子,它的果實就是現下治療夏季“上火”的經典藥物。而且,梔子還能做成美味的藥膳,一邊享用美食一邊調理身體。

很多人在夏季的時候,因灼灼烈日、暑氣侵犯,或嗜食辛辣厚味的食物,導致身熱汗多、面紅目赤、口乾煩躁、喜歡冷飲、臉上常常長痘、口舌生瘡,甚至大便乾結、小便出現熱痛熱臭等。這屬於中醫學所說的熱證。這類患者平素容易感受暑氣,經常上火、舌紅津少、心煩易怒,鬱而化熱或飲食積滯化熱。

除了一些藥物的治療,簡便的食療方法就可以給身體降火氣。你可以選擇梔子這味藥食兩用的佳品。

梔子為茜草科植物梔子的乾燥成熟果實,盛產於浙江、湖南、江西。

梔子是一味味苦、性寒的清熱藥,具有瀉火除煩、清熱利溼、涼血解毒的作用。對中醫辨證屬於熱證,出現口腔潰瘍、溼疹痤瘡、黃疸、煩悶失眠等熱證患者可以使用。梔子在烹飪中可以清瀉人體上焦、中焦、下焦的火毒,對心火引起的諸多症狀療效甚好。

用法用量:可用於煮、燉、熬、燴等,建議用量3~10g。

注意事項:由於梔子為苦寒之品,多食易使脾胃虛寒,故寒性體質(四肢冰冷、脘腹冷痛、尿清便溏等表現),以及脾虛便溏的患者忌用,孕婦慎用。

食療妙方
1.梔子粥

材料:梔子5g,粳米100g。

製法:梔子洗淨研成細末,粳米洗淨備用。將粳米加適量水熬成稀粥時,再加入梔子細末煎煮15分鐘後即可食用。

適應證與原理:本品適用於溼熱黃疸、膽囊炎、目赤腫痛。梔子入肝經,善於清熱瀉火、利溼、解毒;粳米具平補之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調和脾胃,兩者同用,有利於達到瀉火的食療功效,適用於因溼熱引起的黃疸、膽囊炎及目赤腫痛等。

2.蓮子梔子湯

材料:蓮子15g,梔子10g,冰糖適量。

製法:梔子用紗布包,與蓮子加入適量水一同煎煮,煮沸後改文火煮20分鐘,加冰糖調味,吃蓮子喝湯。

適應證與原理:本品適用於口腔潰瘍。蓮子走心經而清熱;梔子入心經而清熱解毒效佳,研究表明,梔子具有抗炎成分。兩者皆苦寒,合用使得心火可降,熱毒可解,緩解口瘡腫痛,可有效治療口腔潰瘍。

3.梔子香梨羹

材料:梔子10g,香梨150g,冰糖適量。

製法:梔子洗淨研成細末,香梨洗淨切丁,冰糖熬汁。在鍋中加入適量水和香梨丁、梔子細末,煎煮20分鐘,改文火後加冰糖汁勾芡即可。

適應證與原理:本品適用於咽乾津少。梔子味苦,清熱以瀉火;香梨水分和糖分豐富,生津潤燥,二者一苦一甜,對於口乾舌燥、虛火上炎之咽乾津少,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用美食治病

 

《中藥食療養生經》

點進封面進入悅醫家·中醫書院購書

本書介紹了82種藥食兩用中藥的功效主治、應用特色及食療妙方,以通俗易懂的標題對每一味中藥進行總結概括,方便記憶。在每一首食療方中,都具體講解了用法用量、注意事項、食療妙方、製法、適應症與原理。本書集科學性、先進性、實用性、趣味性、通俗性的特點,方便學習和記憶。

本書為融合出版物,掃描書中二維碼可獲得食療製作演示視頻、飲片高清圖譜、中醫進階課程等多種數字資源。

本文僅作知識分享,不構成對任何藥物或治療的推薦和推廣,不能代替專業醫生的醫療建議。如有診療需要,請諮詢和聯繫正規醫療機構。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