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文/溫暖中醫
人生有大願力,而後有大建樹。
■
當我們需要補陽,卻在服藥之後頻頻出現上火的跡象,這時候,如果能兼顧一下腎陰,就能把這股火氣平衡掉。
而在所有的補陰藥裡,六味地黃丸應該算是知名度比較高的了,緊隨其後的是知柏地黃丸,這兩個中成藥可以說一脈相承。還有一個,大家可能不太熟悉,那就是左歸丸。
左歸丸:熟地、山藥、枸杞子、山萸肉、川牛膝、菟絲子、鹿角膠、龜板膠
腎陽,是潛藏在腎中的陽氣。假如我們在補的過程中,陽氣並沒有下潛到腎,而是跑到上面去了,就會表現出一系列上火的症狀。換句話說,我們補陽應該補到腎,結果卻補到頭面上了,就面紅耳赤、口舌生瘡。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陽氣上越呢?
道理其實很簡單,陰不制陽。陰陽平衡,陰氣才有能力把陽氣留住,腎陽才能似蛟龍入海一般潛藏下來。
這個中成藥滋陰的力度很大,因為裡面用了一味比較特殊的中藥,那就是龜板膠。龜板膠是用烏龜的腹板熬製而成,烏龜的爬行速度很慢,而且大部分時間它都是安靜的不動的,在中醫看來,烏龜就代表著陰,所以龜板膠是補陰的,這樣的血肉有情之品,往往就有著強大的補益之力。
熟地色黑,質地油潤,色黑可以入腎,油潤所以能補陰。我們在前面提到的兩個地黃丸,裡面都有大量的熟地。滋陰補腎是熟地最主要的任務,在草木藥裡,很難找到比它更能勝任的。
山藥、山萸肉、枸杞子也是補陰的。枸杞子是種子藥,擅長入腎,山萸肉味酸,補腎的同時兼顧補肝,山藥兼顧肺、脾、腎,充分體現了中醫的整體性和協調性。
牛膝補肝腎,同時能把藥力引到下肢,因為肝腎不足常有腰膝痠軟的表現。
鹿角膠是用鹿角熬製而成,鹿是活潑的動物,善於奔跑,動則生陽,所以鹿角膠是補陽的,和前面的龜板膠遙相呼應,一個補陽,一個補陰,再配上陰陽雙補,藥性溫和的菟絲子,補陰藥裡又帶有補藥之藥,所以這個左歸丸其實是陰陽雙補劑。
很多中成藥都是這樣的思路,只不過在陰和陽之間會有一個傾向,有的傾向於補陰,有的傾向於補陽,而左歸丸的核心在於腎陰,以補陰為主,陰氣充足,就能把陽涵養住。
道理明白了,那麼,今後我們在服用補陽的藥物時,比如,同左歸丸相對應的有一個右歸丸,右歸丸溫補腎陽,服用之後發現上火了,冬天怕冷,夏天怕熱的人,更容易出現這種現象,這時候就可以配上左歸丸。
當然,通過服用六味地黃丸或者知柏地黃丸也能起到類似的作用,主要是提供一個思路,作為參考,我們知道陰不足身體會虛熱,可以用知柏地黃丸;以補益為主,那就用六味地黃丸;想要加大補益的力度,那就用左歸丸。
在時間上,早上陽氣升發,適合補陽;晚上陽氣潛藏,適合補陰。先把陽氣補起來,再助其潛藏下去,就不容易上火了。
舌苔厚膩的人不宜服用。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溫暖中醫,原創文章,版權歸溫暖中醫所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