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架構調整這件事,無疑是許多互聯網廠商在面對挑戰時經常會採取的策略,並且組織架構調整往往也意味著企業戰略方向的變化。日前根據《晚點 LatePost》公佈的獨家消息顯示,小紅書再次開始進行組織架構調整,將提升直播業務為獨立部門,統一管理直播內容與直播電商等業務,而其社區生態負責人銀時則將掌管這一新的業務線。
事實上,在許多業內人士看來,小紅書的此次調整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更像是“浪子回頭”。因為在一年前的那次組織架構調整中,小紅書將原有的社區部和電商部合併成新的社區部門。彼時小紅書方面的說法,是“小紅書的社區願景是成為更多用戶的多元生活方式聚集地,交易是社區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用戶的交易心智要在社區養成、商家的交易生態要在社區生長。”
而眼下的這一輪調整,則是將歸屬於社區部旗下二級部門的直播業務獨立成軍,也就意味著重新抓起了直播電商。許多觀點都認為,這代表小紅書終於在社區和商業化中選出了勝者,商業化重新成為了這個平臺的頭等大事。並且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這一輪組織架構調整更像是小紅書與自己的理想和解,選擇了更務實的經營思路。
那麼一個真正想要把電商做好的組織架構,應該是怎樣呢?其實抖音已經給出了一個成功的示範,他們的演化路徑是先成立二級部門、開始試水電商,緊接著在直播帶貨被用戶接受後,迅速成立一級部門發力,最後一旦成了氣候,就將其升級為獨立的電商業務事業群。所以似乎只能說,此次小紅書的組織架構調整是一次撥亂反正,畢竟社區和電商即便稱不上非此即彼,也難以混為一談。
去年小紅書傾向於社區的原因其實非常直白,因為在2021年和2022年,各大互聯網廠商紛紛聚焦種草,諸如淘寶上線“逛逛”、拼多多推出“拼小圈”、騰訊拿出“企鵝惠買”、京東有“種草秀”、美團發佈“珍箱”,這門生意儼然已經不再是小紅書獨享。在群狼環伺的這個局面下,不想被釜底抽薪的小紅書就只能採用守勢,也使得商業化被迫讓位於社區氛圍,交易也就只能成為社區生活的一部分。
毫無疑問,小紅書必須要保持獨特性,才能在對抗資源更雄厚的大廠時保持市場競爭力。所以在去年,為了不讓商業氣息衝擊社區氛圍,小紅書方面甚至發佈了《社區商業公約》,主動遏制商業化在社區內的“野蠻生長”。而現在小紅書的策略發生180°的大轉彎,自然也是因為友商在種草這個賽道給的壓力變輕了,以至於才能搞抽出手來重新加碼商業化。
在開源節流的大背景下,騰訊的企鵝惠買關停了、美團的珍箱幾乎停滯、拼多多的拼小圈也沒了聲音,而京東眼下的頭等大事則是“百億補貼”。所以當小紅書在外部環境得到極大改善的情況下,自然也就是時候開始商業化了。
如今小紅書所面臨的問題就在於營收結構不合理,有相關數據顯示,其營收結構大概是廣告收入佔80%、電商收入佔20%。這也使得小紅書太像一個宣發陣地,而非交易中心。
然而宣發顯然並沒有賣貨掙錢,這一點抖音和快手都有話說。可小紅書此前的電商業務為什麼做不起來,就是因為內容平臺的電商化始終是一個難題,知乎和B站也都一樣。儘管內容至上的理念塑造了內容平臺的成功,但反過來也會限制內容平臺,以至於內容平臺做電商始終都有點不自然的彆扭。並且不同於知乎和B站,以種草聞名的小紅書在社區氛圍上,此前反而是對商業化幾乎最不友好的。
事實上,種草往往是與公允性緊緊捆綁在一起的,但軟文、硬廣和“虛假種草”之間的距離卻非常曖昧。所以站在小紅書的角度,最好的商業化策略或許就是直播電商。
直播帶貨的特點就是時間是不可逆的,消費者一旦錯過了某個商品就是錯過了,所以為了避免錯過可能的優惠,也使得消費者從種草到購買的轉化路徑被大幅度縮短。據小紅書的相關人士透露,僅在測試階段,平臺中便出現了有20萬粉絲的博主單場銷售額破百萬元的情況。
雖然這樣的數據是喜人的,但小紅書想要做好電商直播也有難度。畢竟小紅書的社區氛圍就決定了,與“買買買”、“來,運營準備好,最後500單,上鍊接”這類傳統直播帶貨的套路幾乎無法被兼容,也就是說叫賣型帶貨大概率不會受到歡迎,相反東方甄選代表的“知識型帶貨”,可能才是小紅書做直播電商最好的合作伙伴。
但問題就來了,畢竟董宇輝這類“講內容”大於“講產品”的直播帶貨“清流”少之又少。儘管知識型帶貨是個不錯的概念,但想要讓它落地卻很難,因為主播除了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間懂空氣外,還要懂得如何抓住用戶的需求,找到用戶想看的內容,更關鍵的還要有合格的表現力。君不見在東方甄選之後,雖然效仿者可謂數不勝數,但又有哪一家成了呢?
所以去哪裡找到屬於自己的“董宇輝”,可能會是小紅書直播電商業務將面臨的最大難關。
全新驍龍7系平臺前瞻:旗艦“上身”、或變革中端市場
高通這款驍龍7系的新主控,或將讓中端市場迎來全面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