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爐集》之005《李強的故事》(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九千里悟道終歸詩酒田園。)||學堂日報08.02

《金爐集》之005《李強的故事》(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九千里悟道終歸詩酒田園。)||學堂日報08.02

005《李強的故事

就像你明知道敵人在那裡,可是你只帶了一個團去,被對方揍得鼻青臉腫,要派一個師去,吞都把他吞掉,有的時候治病,欲起千斤之石,必用千斤之力,黃芪要用到120克,補氣託膿外出!大力出奇跡,中氣足,百病除!你用到10克、12克試試,你進去連毒都壓不住,所以李強他就說:開五劑藥,吃了有效,就真的保住了;吃了不好,那也是盡力了,結果醫院都說沒辦法的,吃完五劑瘡口就轉紅了,有收口的象,再吃15劑,完全好了。病人有難,兩肋插刀相助!醫院醫生也驚呆了,實實在在醫好了,李強因此也結識了病人的朋友、醫院的醫生,他們都成為好朋友。
所以有的時候,學院派的醫生,到民間裡來找李強交流經驗,李強說:我哪有什麼經驗?都是聽普及學堂音頻聽來的。見病不能治,皆因少聽書。弄得整個河源,都知道有個李強,是靠聽書學會了中醫的,而且他的老師就在‘中國五經富’的大名醫、大先生。五經富里一個大能量、大氣場的醫生,不是一般的中醫,是大醫、大先生!因為他是在培養醫生,李強就是一個代表,他也在各種場合說:我學醫沒秘訣,就是聽曾老師的音頻,白天聽、晚上聽、閒空聽、忙也聽百聽不厭,所以這裡給我們一個道理,《神農本草經》講:黃芪主癰疽久敗瘡。一句話就夠了。
所以你碰到癰疽、久敗瘡,要記得重用黃芪,重劑起沉痾,一戰成名。老師這樣的案例,在龍山也有不少,所以那時老師沒靠其他,本地患者就很多,一戰成名,善用黃芪治療虛勞、久敗瘡。曾經有一個眼睛長瘡的,那眼睛的皮都爛了,老不好不能收口,他問怎麼辦呢?我說要找一個以藥入眼的,菊花入眼,菊花10克、黃芪80克、白蒺藜10克、木賊草10克煮水,外擦就用金黴素軟膏,這是一個老藥,把這反反覆覆半年,都沒弄好的眼瘡,半個月弄好收口,也沒有留疤。久病炎症,100個裡面有99個屬體虛,慢性炎症,宜補氣!
你想一下,爛眼到嚴重的話,眼睛都要挖掉的,所以救了別人一雙眼,一生行一功德不可謂不大,就這一條給人光明。李強有一個特點,就是謙虛、愛幫人,他能把握住一切機會,他給賣菜的阿姨醫病,最後阿姨就送他好多菜,也不收他的錢,有時候買菜,就亮出自己是醫生,阿姨就問他頭痛怎麼辦?李強就說:頭痛簡單,頭痛不離川芎嘛,醫書都這樣講,就是你要配好那個藥,如果你一生氣就頭痛,那你用川芎、柴胡、香附,等分打粉,一次5克,你會喝酒就伴點酒,一吃下去,結果好了!以後就算颳風下雨出去割菜,頭也不痛了,要記好這三味藥,川芎、柴胡、香附。
從此之後,家裡三天兩頭就用人送菜過來,李強他把我《讀書論》,用到中醫上去了,他說:我會了醫,我覺得我隨時行坐隨時用,我去菜市場買菜也要用,到處人間到處求,我到車站裡等車,都有老闆求我開方。就是說,他學會了醫,可以喝每家人的茶,他有這個豪氣、本事跟自信。經常出現這種治好一個,就來一批,這是《李強的故事》裡頭經常出現的,比如說,有一個鎮長,介紹病人過來,一看到李強,覺得這是個普通人,坐診所也不穿白大褂,一點也不正規!
李強說:白大褂四個口子,偶數的不穿,中醫講究陽主陰從,要一三五七九,我就是有這個習氣毛病。很謙虛,沒有穿白大褂,診臺一坐一搭脈,他這個身上長了一個瘡,那瘡痛得像針刺那樣,一聽到這個,李強說:你這叫火刺瘡,身燒火燎的刺痛。‘醫院說要動手術,但是能夠不動手術把它治好嗎?’李強說:當然了,中醫裡好多叫代刀湯,就是可以代替手術刀的。
然後就用他那萬應膏貼下去,看他舌苔偏白有溼氣,就開了三仁湯、黃芩30克,把那火氣敗一敗、退一退,皮膚熱如火燎,這方藥一次感受到清涼了,半個月下來慢慢癒合了,這是成功的從手術檯上,把人挽救下來,這也是一個奇蹟,他說本來這個瘡癰是很危險的,叫天皰瘡,如果蔓延潰爛開,面積會很痛苦,坐立難安、寢食難安,睡下去翻來覆去的,叫‘諸痛癢瘡皆屬於心’,很難受。
所以他在三仁湯的基礎,加黃芩30克、黃連他常常加到3克,為什麼?他說入心清心火,用三仁湯來治療瘡癰,是他的新發揮。如果是久瘡體虛的,因為南方人,要補脾就加四君子,結果也是好了,病人好了千恩萬謝自然不用說,醫好了一個,就來一批。其中又有一個病人,要來試李強,伸出手給李強脈,李強一把脈,乃濡脈、弱脈,一看他舌頭白白的,就說:你肯定會頭暈。‘哇,一說就準,我就是來看頭暈的,怎麼你能夠講這麼肯定果斷?’
因為,你醫理熟以後,斷病斷得準,病人一下信心大漲,或者臨床經驗豐富以後,叫‘博涉知病,多診識脈,屢用達藥’,博涉知病就是廣博的涉獵治病,屢用達藥反反覆覆的用你的藥,就會有經驗很熟悉,像老師鋪石頭,鋪多了隨便哪個石頭一鋪上去就剛好,想都不用想,熟能生巧。所以他也是接觸多臨床病人了,一講就講到病人心坎上,那怎麼辦?好簡單啊,這是一個女病人,身上有溼氣又有腎虛,就三仁湯加點熟地、山萸肉補腎除溼,加點四君子補中氣,中氣足了九竅通利,吃完頭暈完全好了,亞健康昏昏沉沉的感覺就沒了,因為身上溼氣祛掉了。
就是靠這樣,治好病人,病人又帶病人來,反反覆覆,越來越多。他剛開始坐診,每個月看幾個病人、到幾十人,再到現在一年多幾百個人,還在增加,真的是慢慢熱。所以李強雖然並不是正規學院學出來的中醫,他治病的豪爽性格,長時聽音頻的好學,鼓舞了不少人啊。還有一個要做美容的,她自己老是臉上有斑,很不舒服,她來李強這裡說‘要買當歸’,李強說:你要買當歸幹什麼?她說:聽說當歸可以美容啊。李強說:誰說當歸可以美容了?你要辨證論治啊。病人就問:那你說說我是什麼症。
李強一切脈,看她眉頭緊鎖、懸針紋、舌尖紅,就說:你壓力好大,身上承受的東西好多啊,晚上你都沒辦法睡覺。一講完,她眼淚就流下來,講到心坎上了,就是有事情難以承受,那怎麼幫她呢?中醫有個穴位叫承山,我們講穴位的時候,講到:承山,承壓力山大。它在小腿,所以我說你們下蹲、乞丐蹲,都是在煉承山,病人能蹲久的,他承受力就強,而且不容易摧垮他。
所以,古代那些僧島們,都選擇做定課要盤腿,那就是煉承山,承山的穴位強大以後,它能夠承受各種考驗力量,所以你到一些地方去拜師,師父摸你承山穴,發現你承山穴鬆垮垮,就知道你平時煉得少。李強他就說:曾老師的課裡講到,睡美人,仰仗這個解壓穴想到這個容光煥發湯,就是要開心,開心就會美容,四逆散可以疏解心情的鬱解,桂枝湯可以暖陽、補心,心其華在面,隨意一加減出去,病人蒸完以後就壓力緩,整個人放鬆,皺眉糾結來的,笑容就回去,好吃好睡,藥一下去斑退了容光煥發,人緊張變得鬆緩,沒事了,就是這個跟患者交流過程中,體現的智慧,讓患者信任。
李強這個人有點奇怪,他能讓陌生人,或者第一次見面的人,能夠發展成為朋友,他有這個口才、交際能力,他走社會交流方面有一手,也就是說,一箇中醫不能光讀四大經典、四大基礎,不單讀《湯頭歌訣三百首》,還有很多交流話語、心態、人格等等,就像演員,不單要看劇本,還要有《演員的自我修養》手冊,李強的自我修養,就是不論如何,力所能及的時候,見到人就想幫,這是他美好的品質。他開出一些方給陌生人,他甚至可以說你好了再來給錢,可以這樣的!有一次一個千佛塔寺的行堂師父,他的腳腫、膝蓋腫痛,一旦李強知道以後,他叫他妻子趕緊寄藥,兩百多塊錢藥,說寄就寄過去,他說聽曾老師講過:膝蓋腫痛不能打彎,養筋湯。一劑筋就舒服經就疏,四肢兼併取脾胃,四君子再加進去,吃完半個月就好了,出家師父好了,寄了300塊錢過來,就是這樣素未謀面的,就寄了幾百塊錢東西,反正你吃好了我再看吧,這點錢你不給,就當做我行善,就是有這種態度很好,李強他還有一個特點,希望車裡頭帶一點糖、小禮物,所以他到哪裡發到哪,小孩子們都喜歡他,他是有這些人情世故的,所以,學醫不但只是湯劑方藥,還有很多人情世故,所以他到一個地方,很多人把它當開心果、把他當貴人、把他當有朋自遠方來,是這樣子的都喜歡跟他交流,曾經有一個家裡三代人,都喜歡和李強交朋友的,不認識爺爺、爸爸、媽媽還是孩子,他有這個本事,所以他的醫緣就很廣,因為李強一直信奉一句話:廣結善緣,朋友多了路好走,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少一個敵人少一堵牆。他知道五經富的牛大力好,他居然可以做到不用來五經富,叫幾個朋友就把藥材寄到他診所去,他說:曾老師講,黃芪牛大力,專治腰無力。然後他碰到一些村裡的老人,他就黃芪30~50g、牛大力30g,再抓一把大棗,大棗是讓中焦有力的,這樣煮水甜甜的,他吃完以後,這前列腺發炎的,一補氣就好了,本來他那尿一天要2030次的,吃完了變10次,夜尿10次的,吃完成2-3次,尿量都變大了,因為牛大力跟黃芪一下去,那膀胱就會很有存尿量,從哪裡來的經驗呢?聽課來的,他知道五經富的好,就叫我五經富的朋友寄過去,他說朋友多了路好走,聽課多了病好治,他從此聽出了信心,說這個方法,對於中老年人腰腿疾無往不利啊,所以很多中老年人都很喜歡他。李強這次過來他說:我也寫了文書哦,希望多聽聽曾老師,對復興月桂堂的建議,人生在世,除了事業有所成,應該考慮接班人,光宗耀祖!我們家的祖祠,數十年沒有去修,崩漏、坍塌、下水…人都不敢進去進香了,沒人進去進香那宗族人心渙散、後輩沒有榜樣可學、最後一代人就把上代忘了,如果祖宗做出的功績,讓人忘記了,那我們還努力做事業幹什麼?所以他就看了《我們五經富》,我也覺得《我們五經富》有巨大的價值,它點亮了人去復興祠堂,曾銳復興行恂公祠,他說:若非培傑老師的《我們五經富》,我這個復興公祠的心,沒那麼切。所以我們就加了一把火,就可以見證五經富宗祠成型,現在月桂堂,也在復興的計劃當中,李強是背後推動力之一,他說自從看了《我們五經富》,跟曾老師講課後,他想先振家聲,再報師恩。振家聲就是復興祠堂,報師恩就是以師志為己志,用老師的方式,去帶徒弟,以前他說做裝修只想生存、買房子、買車,後來發現,人生不應該這麼急功近利、這麼膚淺,還有好多值得去追求的,曾老師課中有句話,他每天都會講兩下:
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
九千里悟道終歸詩酒田園。
他說你賺那麼多,那麼拼命,最後這些東西要怎麼辦?如果兒孫後代都不繼承你的,那你的努力究竟是為了什麼?李強他就說我們的課,他們家庭有些時候想不通的,聽課就想通了,因為課裡有道理,聽了會安靜下來,特別是名句養生,他家裡聽得如痴如醉,方藥經典、穴位的,他自己就很喜歡。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