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鄭州一小區內,4個月大的女嬰被高空扔下的菸頭燙傷。媽媽黃女士報警,民警在黃女士所住樓棟集體採血驗證DNA,目前已鎖定扔菸頭的嫌疑人。
今年8月25日,黃女士推著嬰兒車在樓下散步,路過電梯廳附近斜坡時,一隻未滅的菸頭從天而降。她馬上檢查,孩子一直哭泣,後來在孩子脖子上發現菸頭燙痕,“孩子用自己的脖子把菸頭掐滅的……”
黃女士在網上發佈了孩子燙傷救治等相關視頻。從視頻中能看到,孩子脖子上出現大片紅斑,還有一些小水泡。
據瞭解,黃女士所住單元樓共26層,每層5戶。小區裝有監控,但只能覆蓋一樓區域。物業工作人員表示,以前曾多次在微信群和朋友圈提醒住戶,不要往樓下扔菸頭扔垃圾等,小區內也有多個警示牌,不過高空沒有攝像頭分佈。
事發後第三天,黃女士在網上求助,“誰有沒有好一點辦法,讓孩子脖子和肩膀上的肉能隔離,摩擦很容易裂開、流膿。被燙傷三天了,孩子都要抱著睡,我好害怕,心都碎了。”
8月30日,她再次發視頻,“今天是被高空拋下菸頭燒傷的第六天,醫生說一定要將滲出的膿液清理乾淨,不然會感染,恢復也就很漫長。
“此時孩子還發著高燒,孩子被消毒水刺激到,淒厲地尖叫掙扎,哭得上不來氣,我和老公心都碎了,還不敢讓家裡老人知道,怕他們年紀大了,承受不了。”
黃女士說,樓上扔下的菸頭已保留,“你到底怎麼想的?好歹把菸頭掐滅了啊,把我的娃燒成這樣”!
9月1日,據河南本地媒體報道,黃女士所在小區居民表示,這不是第一次發生高空扔菸頭的事。小區一位女士表示,此前在同一個位置,一個菸頭也是從高空扔下來後,掉到了自己頭上,還好自己馬上掐掉了。
8月31日,黃女士告訴當地媒體,“昨晚上派出所已經來採集血樣”。
據瞭解,警方事後對事發單元樓的所有住戶進行了採血調查,並與菸頭上的DNA進行了比對,最後成功鎖定了扔菸頭的嫌疑人。
為了找出“真兇”,全樓做DNA,不少網友表示贊同:不但要做,而且應該讓“兇手”掏錢!
大家對於高空拋物,都深惡痛絕。
近年,高空拋物傷人事件頻頻發生,如果小區沒有高空監控,取證調查非常困難。針對沾了口水的高空拋物,DNA鑑定比對屢屢成為破案利器。
2023年5月9日19時許,南昌市東湖區一位過路人被高空墜落的半個梨子砸中後腦勺。旁邊大樓共15層,人員多而複雜。民警走訪沒發現目擊者,也沒有監控拍到。南昌市公安局刑科所在梨子的咬痕上提取到一女性DNA樣本,民警立即對事發地大樓內女性進行排查,發現居民邱女士與DNA樣本有親緣關係。上門對邱女士家的女性親屬進行了補採DNA,揭開真相:那天,邱女士女兒把吃剩的半個梨放在桌上,轉身離開,6歲外甥將梨從樓上扔下,正巧砸中樓下行人。6月29日,邱女士向被砸中者道歉,並賠償相關損失。
2021年11月26日中午,四川瀘州某小區,一個未熄滅的菸頭從天而降,將樓下一輛嬰兒車的車頂燙穿,所幸嬰兒家人發現及時,未對嬰兒造成傷害。由於無人承認,為了找出肇事者,民警硬核喊話:“通知一下所有業主,可能我們到時候會採每個人的DNA。”12月1日,現場菸頭經刑事技術部門檢測,發現一名男性DNA樣本。第二天,小區居民向某某(男,65歲)到派出所,承認菸頭是自己丟的。向某某向當事人道歉並獲得了諒解。因此事未造成嚴重後果,情節顯著輕微,派出所對向某某進行了批評教育。
2020年7月14日,山東煙臺富春山居小區,王女士抱著一週歲多的孫子散步,突然感覺有東西襲來,本能地扭頭,有個東西砸在了右肩上,當時肩膀腫了起來,一看,是個啃過的玉米棒。王女士喊了幾聲無人應,報了警。派出所迅速出警,第一時間封存證物。7月20日,物業公司在其微信公眾號上發佈《關於敦促×號樓高空拋物肇事者主動投案自首的通告》,稱封存的證物現正在做DNA檢測,請肇事者主動到派出所自首。通告發出不久,肇事者主動登門道歉。
2018年3月9日,東莞碧桂園小區一顆蘋果從天而降,砸中剛出生3個月的女嬰頭部,造成重傷,送到醫院搶救。當地警方蒐集了掉落的蘋果碎塊,並向該棟樓的相關住戶提取了DNA。幾天後,女嬰外公告訴記者,小區24樓的一個住戶承認,蘋果是從他家掉下去的。當時11歲的女兒放學回家,獨自一人和小狗玩的時候,蘋果不小心滾落到樓下。起初以為是他們自首的,後來通過派出所知道,是通過DNA查出是這戶業主的女兒所為,並傳喚了這家人。
杭州某權威司法鑑定機構資深法醫說,這是DNA鑑定技術的一種應用。在鑑定工作中,簡稱為“同一性認定”。
這種技術可以應用在:交通事故中,對於駕駛員和受害者的認定;
失蹤人員的同一認定;重大災難事故中遇難者的同一認定;刑事案件中,對犯罪嫌疑人的同一認定等。
比如一起交通事故中,一方受傷昏迷,肇事司機為了逃脫懲罰讓人頂包。民警到現場後,進行勘察,需要確定到底誰是肇事司機。
如果運用到DNA技術,可以通過提取相關痕跡和物證,經過DNA技術鑑定加上現場痕跡分析等,可以綜合分析判斷出誰是真的肇事司機。
網友說到的親子鑑定,則是DNA技術根據基因遺傳原理的應用。如果做親子鑑定,我們的唾液、頭髮、血等都可以作為鑑定的樣本。社會上有資質的司法鑑定機構都開展這項服務,需要收費。
網上有一種觀點認為,動不動就全樓DNA檢測,是不是“用力過猛”?DNA檢測一次動輒上千,一個高層單元戶數很多,檢測費起碼幾萬,這些費用由誰承擔?
還有部分網友擔心,強制採集樓內居民DNA,是否有侵犯隱私的嫌疑?
對此,四川瀛領禾石律師事務所管委會主任曾文忠曾發表觀點。
如果被砸傷的居民傷情嚴重,達到刑事立案標準,那麼公安機關有權對犯罪嫌疑人採取偵查手段,包括DNA檢測。在這種情況下,事發樓棟住戶作為可能加害人員,應配合公安機關調查。
根據《侵權責任法》相關規定,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那麼事發樓棟的住戶,應當舉證證明自己沒有侵權可能,進行DNA檢測則是舉證手段之一,有利於住戶提供證據。與此同時,據《民法典》相關規定,發生高空拋物後,公安機關應當依法及時調查,查清責任人。那麼《民法典》生效後,事發樓棟住戶配合公安機關進行DNA檢測,也是公民義務之一。
曾文忠認為,合理擴大DNA檢測的適用範圍是必要的。《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條規定,公安機關負有查明高空拋物侵權人的責任,也是希望公安機關能夠通過技術偵查手段確認侵權人,讓DNA檢測手段成為治理高空拋物的標配。
“如果肇事者未投案自首,物業組織事發樓棟住戶進行DNA檢測的費用應由肇事者承擔。”曾文忠表示,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之一為賠償損失,如果肇事者為規避自己的法律責任,沒有投案自首,從而導致檢測費用的產生,肇事者應當承擔該費用。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記者 董呂平 楊麗
部分內容綜合自上海新聞廣播、廣州日報、四川法治報、南昌東湖公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