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文/溫暖中醫
人生有大願力,而後有大建樹。
■
這個中成藥溫補氣血,氣血和陰陽同時補給到人體,它的名字叫益氣養血口服液。
益氣養血口服液:人參、黨參、黃芪、鹿茸、仙靈脾、當歸、麥冬、五味子、白朮、地黃、陳皮、地骨皮、制何首烏
人參、黃芪、黨參號稱中藥裡的補氣三劍客,這三味藥經常一起用,又加了白朮,突出了益氣健脾的作用。陳皮行氣,因為氣不能壅滯,所以行氣、補氣是一體的,往往就同時進行。
當歸補血,是常用的補血藥之一,和黃芪還是經典搭檔。何首烏炮製後入藥,經過反覆加工,藥性更為中正平和,它可以補肝腎,補我們的精血。
這個中成藥特別的地方就在於,它有溫陽的思路在裡面,溫陽就是溫補陽氣,用溫熱的藥材把寒氣散掉,使身體的溫度緩緩升上來,身體溫暖,氣血的流通性會很好,當然就能更好地發揮作用。或者說,通過溫補陽氣,使氣血不沉悶,氣血活躍起來,就像春天到了,萬物就此生髮,發芽開花,這是自然的生機,我們用藥也是在給身體制造生機,是在尋求最本質的東西。
用鹿茸給身體補充陽氣,鹿有一個習性,會用自己的鼻子對著尾巴,尾巴這個地方剛好是督脈循行的起點。要知道古人對自然的認知是細緻入微的,他們很早就發現了這一點,據《本草經讀》記載:“鹿為仙獸而多壽,其臥則口鼻對尾閭,以通督脈。”
有一種說法,熱性的藥材比溫性的藥材更能溫暖身體,鹿茸比較特殊,它雖然是溫性的,但補益之力卻非常強大,因為鹿茸直接補到督脈,督脈是陽脈之海。
再配上仙靈脾,仙靈脾是一種草,雖然是草木,卻能起到非常好的輔助作用。
很多時候,因為體內寒氣很重,溫陽的力度弱了,氣血補起來,效果就不是很好。等到我們把力度加大,整個配伍又過於溫燥,吃了以後就特別容易上火,引起口腔潰瘍、牙齦腫痛之類,這也是我們需要考慮到的,而解決的方法就是滋陰。
所以這裡面既有溫藥,又有涼藥,麥冬、生地還有地骨皮,性質偏於寒涼。地黃指的就是生地,是沒有經過炮製的生品,炮製以後叫熟地,熟地的滋補性雖然很好,但是性質不夠活潑,對於脾胃來講就是不好消化,脾胃本身就虛弱的人最好不要用,容易生痰。
麥冬和生地以滋陰為主,地骨皮以清熱為主,三味藥共同起到滋陰清熱的作用。溫陽的同時兼顧滋陰,陰陽調和,使溫度維持在一個適宜的正常的水平,既不會太寒,又不會太熱,太熱了就上火。
另外,補氣也容易上火,中醫是這麼認為的,氣有餘便是火,如何避免這種現象?加入些滋陰的中藥。
五味子收斂正氣,收斂正氣就是收斂氣血津液,使之不被輕易帶走。
總結一下,這個中成藥溫補氣血,溫陽的力度很大,又能滋陰,在這個前提下,對氣血虛弱引起的面色萎黃、失眠多夢、神疲乏力、心悸健忘等,能夠起到調理和改善作用。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溫暖中醫,原創文章,版權歸溫暖中醫所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