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甄選也來試水,直播切片帶貨不再是“小生意”

東方甄選也來試水,直播切片帶貨不再是“小生意”

繼不久前因“入淘”引發諸多關注後,作為抖音頭部MCN之一的東方甄選,近日再次陷入“直播切片授權”一事的漩渦。據悉,此事始於抖音平臺突然出現了大量資料中帶有東方甄選旗下相關主播名字、頭像,並使用其相關直播切片進行帶貨的賬號。

而所謂直播切片帶貨,是指符合條件的帶貨KOC在獲得相關授權後,通過剪輯相關直播片段、製作成切片視頻,並上架相應商品,進而藉助主播的影響力來賣貨、賺取佣金。

按照相關賬號的說法,他們獲得了東方甄選以及相關主播的雙重授權,並非“李鬼”。同時有第三方數據顯示,東方甄選近30天的推廣合作達人數量接近2000人。但隨後就有消息指出,東方甄選頭部主播董宇輝回應稱,“沒有收到公司任何關於我個人授權帶貨賬號的通知,所以就是假冒的,大家不要上當”。

一時間,也讓此事變得撲朔迷離了起來。直至東方甄選創始人俞敏洪和CEO東方小孫接連發布致歉聲明後,這場風波的始末才逐漸顯先出來。用俞敏洪的話來說,雖然儘管自己得知此事時的第一反應也是“遇到騙子”,但與公司管理層溝通之後卻得到“確有其事”的答覆,即公司管理層希望在嚴格規範的前提下嘗試與商家合作,從而更好地推廣相關自營產品。

對此他表示,“這種嘗試作為商業行為是可以理解和探索,但是這件事的推進過程有著嚴重問題。一是沒有和我提前溝通、使我也一頭霧水;二是沒有和主播們提前溝通,導致主播也認為是假的;三是沒有預先做好對於不良商家的防範措施”。

雖然東方甄選後續將如何處理直播切片授權業務目前還不得而知,但從當初的瘋狂小楊哥、後來的交個朋友,再到郝邵文、竺天天等,至今如今的東方甄選,直播切片帶貨這門生意似乎已經越來越“大眾”。

事實上,直播切片本身並非新鮮事物,早在秀場直播出現之後,就有不少主播出於宣傳、引流的目的,製作切片視頻並分發到各大平臺。而如今直播切片這一概念之所以能在直播電商領域繼續玩轉,並進一步衍生出直播切片帶貨這個模式,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這一引流邏輯在直播電商賽道也同樣適用。

除了可以擴大主播的曝光度和影響力之外,開放直播切片授權還能讓主播在不增加直播場次的情況下,獲得真金白銀的收入。以瘋狂小楊哥為例,此前就曾有消息源透露,其直播切片授權的分成收益每月可達1600萬元左右。甚至其還推出了一款名為“眾小二”的App,用於接納有意開放授權的主播、MCN,扮演起了“中間商”的角色。

進一步來說,不只是有益於主播或MCN,直播切片帶貨還是一門可使得多方受益的生意。其中對於商家來說,從中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商品曝光,以帶動銷量;對於KOC來說,則多了一個成本低廉的盈利渠道;而對於用戶,則可以在通過這類內容直接下單,並觀看直播間裡的“高光時刻”,從而不必再苦守。

不過對於諸多主播和MCN而言,主動開放直播切片授權、參與這門生意的原因中,或許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無奈。畢竟越是頭部主播、MCN,與其有關的假冒賬號往往也就越多,治理成本不可謂不大。既然如此,本著“打不過就加入”的態度將後者收編,未償不是一種解決方案。

從長遠來看,目前的直播切片帶貨模式未來也或將會發生不小的變化。如今隨著AIGC等技術的日益成熟,直播切片的製作門檻和成本將有望大幅降低,而這無疑會為主播、MCN,乃至商家親自下場打開方便之門。畢竟一旦性價比夠高,主播、MCN、商家又何必授權給他人,多讓一份利出去呢?

而且對於主播和MCN來說,自己下場也就意味著不用再費心費力的對帶貨KOC進行規範,以避免後者用“蹭來”的流量做出售賣假冒偽劣商品等行為,從而對自身和商家形象造成負面影響。

但即使如此,直播切片帶貨也依舊不是一門好做的生意。首先,直播切片並非適合所有的主播和MCN。此前蟬選直播切片業務項目負責人侯宗明就曾明確表示,如明星演員、緊張刺激的叫賣式直播等,就均不適合切片,其中前者的直播場次較少、不能穩定持續提供剪輯素材,後者則往往內容趣味性不足。

再加上直播切片帶貨很重要的一點便是起量,可作為素材來源的直播卻畢竟是有限的,因此如何在確保數量的同時避免內容同質化也是一個難題。因為說到底,直播切片還是一種“舊酒換新瓶”的運營方式。

而且就目前來看,基於規範平臺內容生態的必要,以及直播切片帶貨的潛力尚不明朗,如今包括抖音、快手、視頻號等主流平臺對其的態度也還不明確。億邦動力此前就曾有報道稱,有商家反饋目前抖音對直播切片帶貨的態度是“不做特別大的鼓勵,但也並不反對你們去做……不要過度發展就行”。可問題就在於,是否過度具體要如何衡量和判斷呢?

更何況,直播切片帶貨的宣傳效果還會進一步擴大主播的個人影響力,但這對於許多MCN來說可能是一把雙刃劍。加之這其中往往還涉及到更為複雜的收益分配問題,一旦處理不好,對主播、MCN,乃至品牌方來說,都很容易引發用戶的信任危機。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直播切片帶貨的未來似乎還有待觀察。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推薦閱讀:

“純國產影像旗艦手機”,究竟還需要等多久

從領先到平平無奇,如今的國產旗艦CMOS究竟怎麼了。

用AIGC來薅內容平臺的羊毛?趁早打消這個念頭

這可能並不是一條發財的路,而是個巧妙的陷阱。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