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ST
藝術家黃一山
作為當下備受矚目的80後藝術家,黃一山遊走於繪畫邊界十餘年。無論是“室內劇場”還是“畫中畫”系列,他在反覆“裝修”與“測算”中改變人們對繪畫的認知和觀看方式。如今,黃一山帶著“玩具”系列迴歸敘事,將其繪畫的維度再次延伸。從回望藝術史到重新鏈接日常生活,藝術家如何在明媚的表象下闡述現實?
點擊視頻
01
玩具的繪畫
圖1:黃一山《層疊》,板上綜合材料,150×120cm,2023年
但於黃一山而言,“講故事還是很重要”。多年來,他不斷思考並尋找創作的故事載體,“TOY”系列則為其迴歸敘事的第一章節。與早期“室內劇場”的敘事方式不同,藝術家不再執著於激烈批判和暴力美學,而是用玩具感的畫面語言來傳達觀念和對現實生活的理解。
圖1:黃一山《屋頂》(局部),板上綜合材料,140×120cm,2023年
圖2:黃一山《屋頂》,板上綜合材料,140×120cm,2023年
如今,黃一山再次遊走,在新的“TOY”系列中加強了畫面的厚度,使其具有玩具的質地,並將嚴肅的思辨隱藏在童話故事背後。“生活已經太不容易了,繪畫或許可以帶來一份輕鬆。”此時,已步入不惑之年的黃一山,搭建了一座展示日常生活的樂園。
黃一山《園丁》,板上綜合材料、油彩,200×170cm,2023年
“TOY”系列被分為三部分:自我反觀、社會現實與童話引用。比如穿著紅綠衣服的聖誕老人在房頂尷尬相遇;一起燙頭髮和做美容的閨蜜;在房間裡即將入睡的老夫妻……黃一山頗為興奮地說道:“我從小到大都很喜歡玩具,因為它能釋放人的想象力。”在虛擬與現實中,童話樂園被呈現,故事則悄然發生。
圖1:黃一山《Beauty》(局部),板上綜合材料,110×86cm,2023年
圖2:黃一山《Beauty》,板上綜合材料,110×86cm,2023年
02
有趣的“觀看”
圖1:黃一山《母老虎與熊孩子》,板上綜合材料,50×38cm,2023年
圖2:黃一山《抱抱抱》,板上綜合材料,50×40cm,2023年
在此,人們會無意識地將繪畫的嚴肅性暫時拋棄。作品與人的關係隨著觀看時間和距離發生變化。或者,“觀看”之道本身就可變。這也是黃一山創作的獨到之處,人們不再只是欣賞平面的視覺圖像,更是在參與一場觀看的遊戲……
圖2:黃一山《晚上好》,板上綜合材料,60×45cm,2023年
黃一山在此次新系列中大量運用了散點透視。作為中國傳統繪畫的代表性構圖方式,散點透視於觀者而言,能讓人從不同空間和時間維度欣賞作品,同時對物象所傳遞的情緒、狀態形成層次感。以此,當觀者遊弋於繪畫中,講述者娓娓道來,故事則慢慢展開。如遊山玩水,遠近高低,風景亦盡收眼底。
圖1:黃一山《Sleep》,板上綜合材料、木材,70×70cm,2023年
圖2:黃一山《披著狼皮的羊》,板上綜合材料、毛氈、人造皮草、油彩,170×135cm,2023年
03
童話與現實
當然,黃一山的“故事”依然建立在對當下社會反思和日常經驗之上。人們在欣賞其作品時,不難感受到愉悅表象下的剋制與騷動。繪畫以美麗明媚照應現實,藝術家則將困惑和真情實感置於可愛的“皮囊”背後。
展覽:TOY STORY
圖片及視頻提供 藝術家工作室與新氧藝O2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