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中間商賺差價?閒魚上線幫賣服務為哪般

不做中間商賺差價?閒魚上線幫賣服務為哪般

就在9月13日凌晨,iPhone 15系列新機如期而至。雖然蘋果方面並未即刻開售,但藉著新機的熱度,包括美團閃購、京東到家、餓了麼等在內的一眾即時零售平臺開始大刷“存在感”,更是喊出了開售後現貨最快可實現半小時,乃至分鐘級送達。

同樣想趕上iPhone 15系列這波熱度的不只有即時零售平臺。就在蘋果舉行秋季新品發佈會前夕,二手交易平臺閒魚宣佈上線“幫賣”服務,親自下場切入手機數碼、潮奢、大家電品類的二手生意,要幫助用戶快速完成“以舊換新”。

據瞭解,閒魚的幫賣服務將有專人上門取貨,賣家只需“提交訂單、確認質檢結果和價格、確認參與幫賣服務”三步,即可完成交易,而質檢、溝通、估價、推廣賣出等環節則均由閒魚方面包攬。並且為了幫助賣家快速“出貨”,閒魚此次還創新了“三段式出清”模式,即通過閒魚搜索推薦強曝光、閒魚魚市競拍賣出、閒魚官方直播間幫賣三種方式,來幫助用戶快速出手閒置物品,還會為不同品類匹配精準出清渠道。

據閒魚消電及虛擬業務負責人金賢表示,平臺並沒有從商業化的角度考量這一服務。這也就意味著,在幫賣過程中,閒魚將僅作為買賣雙方的撮合平臺,而非中間商賺取差價。

當然,為了覆蓋這項服務所需的人力和物力成本,閒魚方面會向賣家收取一定的服務費,比例為成交價的7.9%、單筆199元封頂。而且在質檢、建倉等環節,閒魚也會與回收寶等第三方服務商合作,並非閒魚方面獨立承擔。目前,閒魚的手機數碼品類已支持50城的上門鑑定,實現了一二線城市的覆蓋,專業的上門質檢工程師團隊更是已超過500人。

按照閒魚方面公佈的相關數據顯示,內測至今,幫賣服務已成功幫助超過23萬用戶賣出閒置物品。同時他們計劃在未來一年內,通過這項服務來服務100萬用戶,並將為此投入4000萬現金補貼、百人服務團隊和流量扶持。

可親自下場幫賣、卻不做中間賺差價,推出這般出力不討好的服務,閒魚的意圖究竟又是什麼呢?

  • 閒魚下場“幫賣”,既為服務、更為增長

眾所周知,在一場二手交易中,賣家與買家的訴求幾乎永遠是不同的,畢竟前者會更希望省心省力賣出高價,後者則想要安全交易不踩坑、最好還能低價淘到寶。同時,二手交易這個環節中的上下游服務商,則期待著越來越大的交易規模。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平衡交易中多個角色之間的關係,顯然就是閒魚不得不面對的難題,而這也或許正是其推出幫賣服務的原因之一。而邀請第三方服務商加入其中,不僅可以通過平臺背書來解決買賣雙方因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體驗問題,還可以滿足服務商業務需求。

在一批批職業賣家已經大量湧入平臺的情況下,閒魚方面推出幫賣服務,並向幫賣產品進行傾斜流量後,無形中自然就會對這些職業賣家帶來壓力。進而有望倒逼他們提升服務和履約質量,減少平臺內的負向訂單,甚至或許還能將整個服務履約能力標準化。

要知道,與個人賣家不同,職業賣家是以賣貨為職業,目的自然就是為了掙錢,所以會將盈利放在首位。但問題就出在,閒魚並非是通俗意義上的電商平臺,由於二手交易平臺的基因導致其對於售後問題,長期以來幾乎處於無法管控的狀態,畢竟對於C2C的二手交易平臺而言,想要讓個人賣家確保售後並不太現實。然而在職業賣家的大量入駐後,情況就發生了一些變化,畢竟個人買家與職業賣家之間往往有著頗為懸殊的地位,這也是為什麼電商平臺往往更傾向於保護買家、而非賣家的原因。

更何況閒魚總經理季山曾明確指出,個人賣家才是閒魚的第一客戶,純經營的賣家不是核心客戶,並且這也是平臺的大方向。所以如果閒魚只解決買這個問題,顯然就會與其他電商平臺沒有區別。

另一方面,閒魚推出幫賣服務,或許也是一種擴張性的策略。用季山的話來說,“是增長的壓力已經迫使閒魚要做得這麼‘重’。有一些體驗光靠‘輕’的商業方式已經解決不了了”。


此前在2023年產品升級發佈會上,季山曾披露了閒魚的相關數據。其該平臺的總用戶量已突破5億,發佈用戶量近1億,在線商品數則保持在超過10億的體量。儘管閒魚的用戶量已穩居二手交易平臺之首,但在他看來,這樣的成績還還遠遠不夠,而用戶增長規模和活躍數,依舊也是閒魚團隊未來三年最重要的指標。在季山看來,二手閒置交易在中國市場的滲透率遠低於國外,因此閒魚的使命是把滲透率和用戶心智做上去,並且在“很長一個週期內,閒魚所有事情都要圍繞增長和發展去做”。

所以可以看到,為了實現用戶量的持續增長,今年5月閒魚甚至重新拾起了社區這個武器,升級了全新的社區產品“海鮮市場”和“會玩”,試圖以熱門話題和興趣達人的入駐來強化用戶黏性,並形成以交易和社區雙輪驅動的模式。

而主打幫助賣家輕鬆賣貨、買家放心買貨,以及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的幫賣服務,無疑將有助於閒魚促進現有用戶的黏性,並從轉轉、愛回收、得物等競爭對手的手上搶奪更多潛在用戶,從而擴大平臺的規模。

有一組來自閒魚方面的數據顯示,相比於傳統的C2C交易模式,閒魚幫賣服務可大幅提高商品出售效率,賣家平均可在48小時內快速賣出閒置物品。並且相比C2B模式,閒魚的幫賣服務由於沒有中間商“低買高賣”,因此賣家出售商品的收益可高出15%以上。

  • 閒魚幫買或是探路商業化,但要走的路還很長

事實上,閒魚發展到如今這個階段,商業化早已是一個無法繞開的話題。季山此前就曾明確表示,現階段以及未來很長一個階段,閒魚都不以純商業化為核心目標,但商業化的嘗試是需要的。

而且關於閒魚核心的商業模式,此前季山也已給出答案,那就是不會靠抽傭來賺錢,而是通過增值服務,例如給用戶提供驗貨服務等來實現。更何況愛回收、轉轉等平臺早已證實,在二手交易這個生意裡平臺確實可以賺錢。

雖然閒魚方面已表示,推出幫賣服務並未從商業化的角度考量,但不難想象,一旦用戶開始逐漸依賴平臺鑑定、估價、推廣等服務的心智建立起來,閒魚自然也就有了更大的商業化想象空間。換而言之,如今不賺錢的幫賣服務,或許正是閒魚在為商業化做準備。

對此季山也表示,“任何商業的進步都是從效率優化開始的,或許幫賣只是閒置市場革新的一個切入口,而我們希望以推出幫賣模式為原點,不斷優化閒魚上的閒置交易結構,從而真正實現買家、賣家、行業三贏的局面。”

當然,即便是有第三方服務商加入,閒魚要親自下場來做服務,同樣也需要付出不小的成本,而向賣家收取的有限的手續費能否覆蓋這些成本,也還有待驗證。同時,這或許也是其幫賣服務首先聚焦數碼、潮奢、家電等高殘值品類的原因。

但其他品類的賣家自然也會希望能夠獲得高質量的服務,畢竟作為一個綜合二手交易平臺,閒魚顯然不能只做一部分用戶的生意。那麼幫賣服務會滲透到低殘值品類嗎?對此季山的回應是,這是“非常希望做的事情”,但“這個方案需要打磨……解決起來可能更復雜,因為能動用到的服務商和生態合作伙伴也更少一些”。所以如今看來,幫賣這門生意,閒魚未來能做多大還是個未知數。

除了成本問題外,閒魚還需要解決用戶信任這一難題。雖然平臺背書是閒魚幫賣的最大籌碼,但不可否認的是,在親自做服務這這件事上,閒魚還是個新手,所以難免會經驗不足,並且這一點也得到了閒魚行業及運營總經理玄弋的證實。而且如今在社交平臺上,確實也存在一些關於閒魚幫賣的避雷貼,並直指預估價與成交價不符、壓價、溝通不暢等問題。

總而言之,閒魚作為一家強互聯網基因的公司,要去涉足這類更“重”的服務,顯然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不過也正因如此,作為一次嘗試,從閒魚能將幫賣這門生意做到什麼程度,或許也可以直接展現這個平臺未來的商業化空間會有多大。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推薦閱讀:

iPhone又現輻射超標?蘋果儼然成了歐盟的“眼中釘”

如此差別對待背後,其實可能還暗藏了這樣的“玄機”。

雙屏筆記本電腦又火起來了,但是憑什麼呢?

比起用料,找準用戶需求可能才更加的重要。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