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毅:什麼才叫中醫裡的心心相印?

潘毅:什麼才叫中醫裡的心心相印?

中醫典籍大全 >>>【中醫寶典】手機應用:免費下載+免費使用

我們都知道心心相印是人類思想情感完美契合的一種狀態,以心印心,契合無間。

可你是否清楚,其實在我們自身也有著一套完美契合的“兩心”相印系統呢?今天我們就來聽一聽潘毅老師給我們分享下《兩“心”相印的中醫心繫統》。

何為“兩心”?一者為“血肉之心”,二者為“神明之心”。

兩心”之血肉之心

心位於胸中,在五行屬火,為陽中之陽,故稱為陽髒。狹義的血肉之心,即是人體內推動血液循環的中空性肌性器官,如拳頭大小,內含四腔兩間隔,心臟是血液循環的動力泵,在中醫體系內的血肉之心,亦是推動血液在脈管中運行全身,故血肉之心的主要生理功能即是主血脈——包括主血和主脈兩個方面。

心主血脈的基本原理

心的陽氣推動和調節血脈循行於脈中,周流全身的作用,發揮營養和滋潤作用。這個功能來源於結構,跟現代醫學的同名臟器的功能是相似的,但多了中醫的符號:陽氣。

陽氣的作用是溫煦、推動、氣化、防禦、營養、固澀。在心繫統中主要強調的是推動作用。氣無形,推動作用很強。陽有溫暖的作用。

心主血:

把血液分佈到全身,起營養作用。換句話說,血不足或者營養出了問題就涉及到兩個器官,1、心主血;2、肝藏血。

心主脈:

心的陽氣推動調節心臟的搏動和脈管的收縮使脈道通利。假如純粹按照字面解讀,就是陽氣推動血在裡面運行。但假如加上文化背景,你的註解就會不一樣。首先心五行屬火,火燒起來是一鼓一鼓的,像心臟的搏動。離卦(配圖)屬火,取象中虛,五臟裡面只有心臟空的。

如果把離卦拉長來看,就像血管,上下是血管壁,中間是血液,血管也是空的。這樣綜合來看,就不光只有陽氣的作用,還有鼓動的收縮舒張作用在內。在血液運行不流暢時,就易血淤,中醫一般是溫心陽,最常用的是一個是桂枝,一個是附子。現在也有個很時髦的藥:丹參,丹參能配嗎?剛好能配。附子、桂枝是溫心陽。

除此之外,桂枝還有通的作用。桂枝和丹參配,桂枝溫通血脈,丹參活心血,桂枝是溫的,丹參是涼的,一溫一涼,一個舒張一個收縮,一個鼓起一個收縮,就像是脈動。所以如果文化功底不夠,完全按照字面來解讀,你很難體會中醫用藥裡面一些有深度的用法。

那概括剛才講的要素,血正常運行必備的條件有三個:一、心的陽氣充沛;二、血液充盈;三、脈道通利。理論是用於臨床的,如何判斷以上三點情況呢?需要一些實證。 

心主血脈的正常運行狀態

觀察心主血脈功能運行是否良好,最常用的最簡便的是面色、舌色、脈象、心胸部感覺。

生理上如果符合剛才的三個條件,面色應該是:紅潤。我們常說氣色兩個字,其中紅是血的顏色,而氣顯為光澤。所以面色紅潤是理想的狀態。舌色應該是:淡紅。脈象:正常脈象實際上就是取中值~不快不慢不浮不沉,和緩有力節律一致。心胸部:沒異樣感覺。為什麼中醫叫藏象不叫臟腑?因為臟腑是純粹結構性的器官,藏象是以象測臟,不需要把人剖開,根據以上的外象來判斷內部是否正常運轉。

心主血脈的病理狀態

1、心血虛

意味者血液不夠或者血液本身的濡養功能減退而影響到心繫統。中醫所講的血虛與西醫所言的貧血大概會有九成的重合度。面色:蒼白,萎黃。舌:淡,舌的顏色與面色基本是一致的,舌的表現一般比面部準確,因為面有皮膚,舌只有粘膜,所以氣血有變化時,舌頭比面部敏感。脈:細(不一定有無力感,無力是推動問題)。心胸部:心悸、心慌。

2、心氣虛

常見:神疲乏力少氣懶言。氣不足,血推不動,面色舌色同血虛。脈:偏無力感。心胸部:心悸心慌、胸悶(無力推動慢,有憋住感)。

3、心脈淤堵

面色:晦暗。舌色:有瘀點/瘀斑/暗/青紫。脈:澀。心胸部:堵、悶。刺痛/絞痛。

病態之中根據不同狀態的組合,可分辨出是哪種病象。以上內容還可以延伸出心陽虛、心陰虛等等,並且很多可以相兼。因篇幅原因不做展開。中醫的模塊並不複雜,麻煩的是病人真正症狀出來時是相兼的。

“兩心”之神明之心

《素問·靈蘭秘典論》說:“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這裡講的是的“神明之心”主神的功能,也可表達為心藏神,概括而言即是:

心具有主宰人體生命活動及主精神意識思維活動,接收外界的信息作出反應的功能,《黃帝內經》稱為:“所以任物者謂之心”。 

同時,心也是情志活動的發生之處和主宰者:五志-喜怒憂思恐,實際均由心發出,而應於五髒。

為什麼心主神明?

現在有一些爭論: 到底是心還是腦在主導人的思維活動。

在古代,“心”這個字是雙肩挑的。它的原意本來就有兩個:一個是心臟的心,一個是心靈的心。心而有靈,用靈來表達,說明古人的概念中它的是無形的虛體。人們常說的“用心想想”,難道說的是用實體的心臟想嗎?其潛在意思其實就是用腦想想。

孔子的“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老子的“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在這些話裡,心的意思肯定不是那個血肉之心。所以在古代約定俗成的用語中,常有以心代腦的表達習慣。

中醫講的安心神,藥物作用的部位也是腦,而不是心臟現代研究精神思維活動意識的學問不也叫心理學,而不叫腦理學嗎?證明在用詞上,大家也習慣心腦旁通而用。

這實質是同一符號,帶有兩種不同含義。既然“心”有兩層含義,也就不存在心與腦孰主神明的爭論前提了。

元神和識神

心可以主宰人體生命意識活動,也主精神意識思維活動。這兩個概念容易搞混,用更簡便的概括來說可以分為:元神和識神。

1、元神:

元神的概念不是來源於黃帝內經,是由李時珍從道家觀念引導而來。“元”,意來源於先天。就是我們與生具有,不需要後天訓練就有的對人體生命活動的自調節作用。例如:體內體外影響人體血壓的因素,至少有1-200種,但是我們人體不需要向身體發號施令去調節血壓,它自動就能維持一個平衡的狀態。人類在進化過程中慢慢的適應自然,適應內外環境,它自己產生了一套適應與調節機制,像一個烙印。這個烙印在每個人一出生就有,不需要後天習得。 “元神”的“元”也可以當做起源的源。元神可以解釋為萬神之源,人體各種神都和他有關。出現了跟魂魄意志的病,除了治療相應的部位(如:肝藏魂、肺藏魄等)還要關注下心藏神。

心作為君主之官,生理上就叫做主明則下安,但是心主宰人體活動、生命活動有個前提:越清淨狀態,它對人體的調控能力就越強,所以“主明則下安”指的是元神不受到干擾,它就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功能,調控五臟六腑,調控五臟神,然後調控人與天地之間的關係。反過來主不明則十二官危。

我們以一個病作為例子:當癲癇大發作的時候我們經常發現,症狀是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那是神明之心出問題了,我們再看看會有什麼症狀伴隨著的,最常見就四肢抽搐,牙關緊閉,那中醫算哪個系統呢?肝!肝主筋。口中如作豬羊叫,發出聲音哪個臟腑的呢?肺,口吐白沫,白沫算涎,脾在液為涎,再有一個,二便失禁,腎失二便。神明之心出問題,四個臟器都有可能出問題。當然舉的這個是很極端的例子,臨床上不見得每個病各髒症狀都會同時出現的。

2、神識:

主司人體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識神是後天的教育跟生活經驗所形成的。“所謂任物者謂之心”,什麼叫任物呢?用現代名字來說就是,心接受外界信息作出反應叫做任物。由感官(眼耳口鼻舌等)接受外界信息再作出反應,這個過程叫做從任物到處物。而從任物到處物,黃帝內經又有五個階段,意、志、思、慮、智,"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之所存謂之志。因志存變謂之思,因思遠慕謂之慮,因慮而處物謂之智。–《靈樞.本神》。

什麼叫心有所憶謂之意。別誤解把它當作記憶,它是通過某些感官讓我們接受的外界信息,然後形成一個短暫性的意象,這個叫做意,把它記下來是下一個-意之所存謂之志。也就是說這種信息我們首先過濾有用沒用,沒有用的可能就去掉了,下意識就忘了,有用的就記存下來,這個就是志。志存下來是要幹嘛?我們碰到一個新的東西,我要思考,我就用我存下來的背景資料作為判斷依據,所以就變成因志存變謂之思。每個人碰到具體問題可能思考的結果不一樣,思考結果不一樣,跟你的背景內存不一樣有關,跟你的生活經驗有關。光是思還不夠。

假如一件事情要做的比較完善,要深思熟慮,深謀遠慮,所以因思遠慕謂之慮,考慮的更深。考慮到位後再處事就叫因慮而處物謂之智。所以黃帝內經裡說了一個思考的流程。中醫學並不像我們外界想象的那麼粗糙。這個2000年前的東西,對比一下現在的心理學,好像關鍵步驟也不少了什麼東西。這裡又同時回答了一個問題:“心開竅於舌”。我們看,肺開竅於鼻,脾開竅於口,腎開竅於耳,肝開竅於目都是孔竅。而舌不是空竅,為什麼可以成為心之竅呢?因為心是任物的,接受外界信息,舌雖然不是孔,但它是感官,舌是味覺的來源,所以不能把這個竅當做有形的孔洞,應該把它當作跟外界信息交流的窗口。這樣就解通了,舌是個竅,是神竅,不是有形的肉體之竅。

心是情志活動的發生之處跟主宰者。前面講的接受外界信息除了出現進一步的思考程序,根據不同的信息,還會產生喜怒憂思悲恐驚等情緒反應。兩個是同時的。它們說肝在志為怒,然後很多人下意識地以為怒從肝發出來,錯了!五志之情全部由心發出,應於五髒,如:肝在志為怒,是怒從心發出來,應於肝,對肝系統影響最大。

元神跟識神的關係牽涉到一個我們現在最關心的問題:養生。

元神是先天的,屬水,元神在清靜狀態最能發揮作用,清靜就是水的狀態。或有疑:整個心是五行屬火的,元神為什麼屬水呢?我們來看離卦,兩陽中間有個陰爻。元神對應就是那個陰爻,外面兩個陽爻是外顯的識神,可以看出元神屬水。識神是後天得來的,識神的活動可干擾元神。元神屬水,水性清經,識神屬火,火性熱烈飛揚。識神太活躍了,很容易干擾元神。活躍到什麼程度?假如你沒學過打坐,我要閉上眼睛十秒鐘,完全不想東西,基本上是做不到的。《醫學衷中參西錄》對這兩者的比較:“元神者藏於腦,無思無慮,自然虛靈。識神發於,心有思有慮,靈而不虛。”一個用心字,一個用腦字,其實兩個意思一樣,只是古人寫東西,不喜歡重複。元神,無私無慮,自然虛靈,所以《黃帝內經》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這個恬淡虛無真氣從之,或元神的自我調節作用真的有嗎?有!比如當我們有些小災小病時,睡一覺就好了。因為睡覺的時候元神主事,人體這個自主調控作用就出來了,所以小偏差可自己調節。再比如失眠總的機理叫陽不入陰,陽氣浮在外面的,進不去,陽主動興奮。但是睡著以後,反推就是陽能入陰,睡眠除了休息外,還有一個作用以陽化陰。什麼叫陽化陰,“陽化氣,陰成形”,所有成形的東西都屬陰。比如腫瘤,血三脂、膽固醇、尿酸等,都是有形的,或是代謝產物,全部是屬陰的。如果你睡眠好了,陽進去了,陽能化陰。所以睡眠的意義不是純粹的自我調控,還包括自我修復。意義很大,如果睡眠可以自我修復,那為什麼有人還需要打坐呢?因為睡眠也不是完全元神主識,還要做夢,只能算半元神主識。

識神屬火相當於太陽,元神屬水相當於月亮,平時偶爾有日月同現的,但多半都是日顯則月隱,或月顯則日隱,我們現在一天到晚一直在忙碌,日顯而月隱,但是現代人要工作啊。那能不能調節下工作的心情,再進一步每天如果有20分鐘,讓心沉下來放放空,放清淨,可能這個人元神就出來了。

總體來說元神、識神

元神:元神屬水,先天,存於腦,自主發揮作用,養生用元神。

識神:在元神基礎上產生的思慮識見活動。後天、屬火、存於心,其活動可干擾元神。

識神用的太過干擾元神,元神對身體的調控能力就下降。

下面我們結合“元神”及“識神”來看一下“神明之心”的生理及病理聯繫

生理:在精神意識思維活動方面,他的生理好判斷,比如說一個人思維清晰,符合邏輯,應答得體,情緒反應正常(不會過劇/也不會沒反應)。

我們再看看病理,可以把它分成兩大類:

第一類:心煩失眠多夢,神志不清,煩躁譫語。譫語就是神識昏糊中的胡言亂語,聲高有力。(聲高有力才算譫語,無力的另有名詞表示)

第二類:反應遲鈍,恍惚健忘,嗜睡、意識朦朧,昏睡昏迷。明顯看出兩大類:興奮類和抑制類。

我們再回看之前的幾個證,現在可以補上症狀了:

心氣虛,心的陽氣是鼓動振奮的,陽氣不夠,就鼓動振奮功能不行,輕的症狀是神疲。再進一步可能反應遲鈍,恍惚健忘,嗜睡,嚴重情況下可能到意識朦朧昏睡昏迷。通常情況下可能就是精神不振為主。

心血虛是興奮還是抑制?心陰虛興奮還是抑制?為什麼興奮?因為陰虛陽亢,那麼血屬陰還是陽?回答興奮/抑制都不全對,因為心血虛比較麻煩。心血虛是晚上興奮:血屬陰,陰血不夠制約不住陽,熱擾心神,心煩,失眠多夢;白天你別忘了神明之心,就是腦,人站起來了,血上不去,白天是抑制的,恍惚健忘。所以心血虛不是純粹的興奮,也不是純粹的抑制。

兩心”如何相印

心主神明和心主血脈有著密切的聯繫,血液是神志活動的物質基礎,心神必須依賴心血的濡養,即“血者,神氣也”。而另一方面,心血的運行亦依靠心神的調控。所以我們就不難理解如果心血不足,心神失養,則見精神恍惚、失眠、心悸等心神失常之症;精神高度緊張或驚恐時,常見心跳加速或兼面色蒼白等血行異常等表現。

所以,這裡的兩心”相印,契合無間,對我們每個人而言,都至關重要。

從“心”出發,看中醫的藏象學說

我們歸納一下,中醫藏象學說實際上是將腦的功能與心的符號相結合,所以在中國的文化背景下,以心代腦是很熟悉的一種感覺,而部分內容分屬五臟,比如五神五志。五神五志跟五臟的功能關聯大,而且影響相應的五臟。

所以我們看看通過心就能夠反映出中醫髒象是什麼,怎麼構造? 

1、首先有解剖學的基礎

比如心主血脈,這裡就回應一個問題,為什麼西醫一直沿著解剖那條路走下去,中醫沒有這樣走,關鍵還是剛才的兩個學問:原子論跟元氣論。原子論是認為萬事萬物都是原子構成的,它這個形態學的概念,無形的東西,它就是空的,所以西方科學一定是結構科學,他致力於尋找這種,還有一個不一樣的地方。原子這個詞來源於希臘詞根,它的原意是物質最終不可分割的部分,也就是說西方哲學認為這個世界有最終物質,所以他的潛意識就是尋找最終物質,當最終物質找到了,所有的難題都能解決,但是科學發展到現在,好像還沒找到。東方的元氣論,沒這種說法。因為元氣論很快跟陰陽學結合。陰陽無限可分,分也無限可分,所以在東方的概念當中沒有最終物質,沒有就不找,所以後來沒有向縱深向微觀發展,這是原因之一。

2、長期對生理、病理現象的觀察,及反覆醫療實踐的驗證

比如心主血脈,這裡就回應一個問題,為什麼西醫一直沿著解剖那條路走下去,中醫沒有這樣走,關鍵還是剛才的兩個學問:原子論跟元氣論。原子論是認為萬事萬物都是原子構成的,它這個形態學的概念,無形的東西,它就是空的,所以西方科學一定是結構科學,他致力於尋找這種,還有一個不一樣的地方。原子這個詞來源於希臘詞根,它的原意是物質最終不可分割的部分,也就是說西方哲學認為這個世界有最終物質,所以他的潛意識就是尋找最終物質,當最終物質找到了,所有的難題都能解決,但是科學發展到現在,好像還沒找到。東方的元氣論,沒這種說法。因為元氣論很快跟陰陽學結合。陰陽無限可分,分也無限可分,所以在東方的概念當中沒有最終物質,沒有就不找,所以後來沒有向縱深向微觀發展,這是原因之一。

3、古代哲學思想的滲透

藉助認識方法,即陰陽學說五行精氣學說等,把它們作為涵蓋醫學經驗的一種方法,把它串起來,成為了現在的體系。所以西醫學的一個臟器來源就是解剖,無非是大體解剖到微觀解剖,結構決定功能。中醫學的來源有解剖學來源,生理病理來源,醫學實踐反證,還有文化哲學的滲進,所以中醫的一個同名臟器跟現代醫學比起來範圍肯定比它大。

心,是中醫藏象學說的重要內容,而藏象學說亦是中醫體系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今天我們跟著潘毅老師從“兩心相印”出發,慢慢踏入藏象學說,同時老師也指引出一些關於中醫學習的思維方法和有效途徑。不知道你看完後,是否清楚的認識你的“心”了呢?

來源:正安聚友會,轉載請註明出處。

中醫典籍大全 >>>【中醫寶典】手機應用:免費下載+免費使用

點擊右上角   分享給朋友,讓更多人看到!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有身體不適請到正規醫院就醫

購買實體中醫教材:

===================================

《爺孫倆的中醫故事》在線閱讀

什麼是真正的中醫?   

【中醫寶典】熱文推推薦 >>> 

                                 .

==================================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