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北京飛往上海的經濟艙裡,女主穿著一絲不苟的職業套裝在自己座位旁猛噴香水,然後,拿出愛爾蘭女作家薩莉·魯尼的英文原版書,再擺好咖啡。
一頓操作完成,毫不意外地,拍照、編輯文案、發朋友圈,趁著起飛前那一點時間,歪著頭等著看點贊數….
旁邊穿定製西裝、噴蔚藍香水的男人,此時掏出了Le Labo 已經停產的佛手柑香膏….
然後在頭等艙空姐提出為他免費升艙時拒絕,理由是“公務出差報銷不方便”,結尾一定要加一句:“偶爾一次經濟艙沒關係。”
就像劇名一樣,《裝腔啟示錄》一開場就是鋪天蓋地的“裝”,男女主人公是標準的北上廣白領打工人形象,香水、墨鏡咖啡和職業套裝更是標配。
“裝”本來是大家都很討厭的事,但網友給這部劇的評價卻是——從未想過在這個最煩裝X的時代,居然有國產劇能裝的如此清新脫俗!
尤其近幾年,看夠了“都市職場愛情劇”,雖然也有大城市背景、“職場”的設定,但是情節還是避免不了狗血和對上位者的意淫,本質上還是以“職場”為幌子的批量製造各類霸總情節。
《裝腔啟示錄》在這個趨勢下倒是挺“清流”的,這部劇改編自柳翠虎的同名小說,小說在豆瓣閱讀中的評分9.6。
故事的靈感來源是曾經作為律師的柳翠虎的真實生活,也是新生代導演李漠繼《我在他鄉挺好的》,《三悅有了新工作》之後執導的新劇。
不再講述只有大公司、高管、精緻生活和無腦愛情的故事,更多的是去展示和探討都市男女們的生存狀態,也正因為如此,截止到大結局,豆瓣評分8.1。
賞析劇中各式各樣的“裝腔”名場面,裡面的人物裝的是津津有味,各有特色。
韓東君飾演的男主許子詮,典型金融男,掏出鋼筆在女主手心寫的是法國品牌阿蒂仙(L’Artisan),隨手在路邊買的禮物是卡地亞的Trinity 戒指,各種紳士舉動手到擒來。
倪虹潔飾演的劉美玲是精緻的上海貴婦,每逢出場,必貢獻名場面,張口閉口都是“這是我老公新給我買的。”
唐影的上司王律也很會裝,有第二個人在場,說話一定中英文夾雜。王律邀請劉美玲來家做客的那場戲,全劇經典的裝腔場面一個接一個,鹽也可以用來裝一裝。
最爆笑的是假裝有品味的打開了一部法國新浪潮電影,實際已經困到不行,但也還要硬撐著看完。
像不像我們身邊覺得必須喜歡侯麥、韋斯·安德森才是足夠文藝的那麼一群人?
原著小說作者柳翠虎,談到這部小說的創作時說道:“周圍人似乎都開始習慣性偽裝,去像企業打造品牌一樣打造自己的品牌,這個年代的大多數人,都開始追求一種表面功夫。那麼,為什麼大家都喜歡裝?為什麼大家又都討厭裝?為什麼大家在討厭別人裝的同時,自己也忍不住想要裝?而裝的目的以及背後是什麼?”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朋友圈的意義不在於分享,而是當代的社交名片。用心斟酌的文字配上精修照片,你看見的不過是我刻意營造的,這算裝嗎?但人人確實又都需要一個體面的外表,就算和真實的自己有差距,誰又會真的在意呢?”
導演李漠把劇名裡的“裝腔”闡釋為一種都市人的面具。
快節奏的都市生活,時間寶貴,競爭激烈,社交廣泛,每個人確實需要為職場和社交圈塑造做最有利的形象標籤。
唐影的“裝”可能也是很多人的寫照——“像一團擰了過緊的麻繩,繃在座位上,用力的一絲不苟。”
在這種用力裝的背後,本質可能是都市年輕人的疲憊與孤獨。也說明,如果你還需要“用力”,那就是還年輕,因為還沒有修煉到可以遊刃有餘對付這些“社會規則”的時候。
就像女主被頂頭上司按頭背鍋時,還是需要先按耐住自己腦子裡想摔門而去的衝動,然後再努力輕扯嘴角擠出微笑,最後才能緩緩吐出:好的。
每個層級的人都有自己關於“裝”的功課,junior們裝“情緒穩定”,senior們的“裝”功課其實更難、層次也更多。就像唐影的上司王律在領導面前裝勤奮、裝忙碌;在客戶面前,裝體面、裝客氣;在下屬面前裝上進、裝精緻…然而背後真實的情況是,在有糖尿病每天打胰島素的時候超負荷工作。
這部劇裡的“裝”之所以不讓人討厭,因為他們都不是為了虛榮而裝,每個裝的背後都有自己的權衡,裝的目的是為了更高的位置、更好的生活。
我們都知道成年人的生活需要面具,但好像誰也沒教過我們如何做好“華麗的偽裝”。所以這部劇才讓人覺得有意思,雖然從頭“裝”到尾,但卻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社會評價體系的單一化,不敢犯錯的教育,城市對人的異化,使得我們只有一種努力的方向——向上爬。於是,“裝”是為了適應社會規則,然後試圖在規則裡實現自我價值,這脫不下來的裝,就是我們在都市叢林的生存法則。
雖然這些“裝”裡透著無奈和價值體系的單一,但是從時尚的角度,我們卻認為“裝”也有它的好處,因為——You are what you wear。
在我們看來,時尚本來就不只關乎穿搭,它的背後是生活方式的堆疊。如果你在“裝”某一種穿搭,久而久之,你一定會受到與之相關的生活方式的影響。
《裝腔啟示錄》裡無論是作為初級律師的唐影、投行vp許子詮,還是公司高管劉美玲,都有適合自己職場和日常生活定位的穿搭風格。
身為律師,唐影擅長用套裝、低飽和色系來支撐相對嚴肅的職場環境,低調又很乾練。又因為身處紅圈,會比常規職場穿搭多一些腔調感。
每套look出現的配飾也不會用力過猛,剛好處在小巧點睛的範圍裡~
在相對輕鬆的場合也會混搭,比如皮西裝用來保持整體的利落,但也會用Max Mara撞色半身裙和糖果色腋下包增加時尚感。
許子詮也塑造了一個原汁原味的金融行業從業者形象,職場上穿得都是剪裁得體的定製西服套裝。
日常穿搭主打成熟衣品,主要是休閒西裝、復古夾克、風衣等等。
劉美玲的穿搭也很有代表性——女高管+富太太身份,滿眼看下去都是Chanel套裝,搭配各種愛馬仕包包。
滴流理論(trickle-Down) 裡面說到:每個時尚風潮流行都是自上而下傳播,人們總會對自己難以企及的東西產生嚮往從而誕生慾望與追求。而如何讓自己穿的更合時宜,融入更高階的精英白領圈層,一開始,真的要靠“裝”出來的品位和腔調。
我們之前寫過很多次的“靜奢風”,其實就是一個好選擇。Quiet Luxury 的流行和當下的社會環境息息相關,從風格特點上來說,可以說是老錢風在新時代的延伸——不喧鬧、 低飽和度、極簡、質感和剪裁至上是兩種風格的共性。
但靜奢風比起老錢風還是會更關注流行,容易穿出在線的時髦感。
“精奢風”在國內社交媒體上的興起當然有大熱的HBO美劇《Succession 繼承之戰》推波助瀾的功勞。英國版GQ雜誌稱其為“穿成億萬富翁的終極指南”。
我們再簡單給你複習一下這部劇的穿搭Tips,從《裝腔啟示錄》裡看,造型已經算是職場劇裡很優秀的了,但是從腔調上來看,還是得是《繼承之戰》。
尤其是劇裡雄心勃勃的小女兒Shiv ,沒人比她更會拿捏“權力”穿搭。
她經常穿高腰褲、各種高領針織衫和凸顯腰部線條的西裝套裝,面料也是清一色的羊毛、羊絨、真絲、真皮等天然材質。
戲服設計師參考了Max Mara、Ralph Lauren、The Row 等大牌西裝的廓形,為Shiv打造了一系列優雅又犀利的職場西裝look。
除了灰色、黑色、棕色和米色等純色,她還會穿細條紋、千鳥格、格紋,這些都是很有“良好出身感”的圖案。
她還會用同色系的西裝搭配連衣裙,因為在顏色選擇上趨向於低飽和度的顏色,所以看起總是很有質感。
當時內搭的這條長袖羊毛連衣裙給編輯的印象很深(來自Ralph Lauren),經典不過時的剪裁,簡直就寫上了職場女精英的名字。
再給大家總結一下靜奢風——不以吸引他人目光為目的,而是注重衣服的品質,有著獨特的審美觀,沒有金錢的咄咄逼人,更在意愉悅的自我感受。
如果你的“裝”是這種風格,那麼早晚你會從注重衣服的品質升級到注重生活的品質,從衣著的氣質升級到注重自己的氣質。
《裝腔啟示錄》比“裝腔”更重要的是後半句的“啟示”,就像唐影所說;“這個世界,我們終歸需要戴著面具過活,不要去期待世間無理由的坦白、誠實與純真。”
我們每個人又豈止是裡外兩面,偽裝,從來都是人性的一部分。裝有很多種,有些是為了虛榮攀比,有些是為了迎合某種社會法則而選擇的社交方式。
就像原作小說的英文名,Fake it till you made it,裝著裝著,就將偽裝變成現實,離自己渴望的生活越來越近。
回想劇裡的每一個人,誰不是一開始,都想力爭上游,在裝與裝的間隙之中,再給自己打一針雞血。
裝到最後可能像王律師一樣辭掉律師工作,換個賽道重新開始,也有可能是在裝的過程中找到了技巧,或者收穫到了自己想要的回報,一路繼續升級打怪地“裝”下去。
無論在職場、生活還是愛情中,我們可能都是這樣一路掙扎著、假裝著、學習著、取捨著,直到找到“自我”與“規則”之前的平衡。
而最終外人看起來的所謂“舒服自在”“鬆弛感”,真正還是得源於你自己內心有這樣一種底氣,它是一個聲音:“這條路,老孃幾年前就趟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