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們將用三期內容來呈現,東方元素是如何在現代時裝設計中被運用的。今天,就讓我們先進入三個大牌早期的時裝秀場,從幾十年前西方設計的視角,重新感受東方元素。
Yves Saint Laurent在19世紀70年代著迷“神遊”世界,並且開始用時裝的形式來記錄他的私人“遊記”。1977年發佈以中國為靈感的“中國系列”,帶領大家開啟了一段充滿東方色彩的夢幻旅程。
他以中國皇家服飾為靈感,絲綢面料、對襟、立領、盤扣、刺繡等中國元素,在此次系列中被展現的淋漓盡致,還有中國傳統服飾和瓷器的紋樣,而紅、金、紫、翠綠等高飽和的配色也貫穿整個系列。在他的設計手法之下,為大眾帶來了一次獨特的東方美學。
這是在時裝史上比較早期以中國元素為靈感發布的完整系列,從服飾的角度為當時的西方帶來了一次富有東方神秘色彩的審美衝擊,以Yves Saint Laurent對東方的想象為大家構建了一場遙遠、朦朧而又華麗的東方夢。
除了熱愛收藏中國瓷器等工藝品的Yves Saint Laurent,還有一位設計師也深受Art Deco風潮的影響 —— Ralph Lauren。
本次系列中出現了富有東方色彩的印花圖案,更有別具一格的草編帽子作為加持,頗有古代俠客的形象。除了印花紋樣,還以中式領、衣襟以及旗袍的靈感作為本次系列部分主體的廓形設計。
Ralph Lauren還使用了棉麻質感作為主要面料之一,從描繪東方女性的神韻方面入手,提取了東方文化的精髓,將其素雅自然的東方氣質呈現的惟妙惟肖。
2011年秋冬,Ralph Lauren再次以東方文化作為靈感,而這次更是將他的目光聚焦到中國文化,如果說1994春夏系列是對東方文化一次剋制的想象,2011 秋冬系列便是Ralph Lauren因首次造訪中國,對中國文化深入瞭解後,對其中華麗部分的大膽探索,本次系列設計的靈感來源於《上海快車》裡的那個舊時代上海。
光滑亮麗的絲絨和絲綢材質貫穿秀場的始終,龍紋刺繡更為系列服飾增添獨屬於中國的張力與魄力。
而配飾上玉石和珊瑚的碧綠點綴著整體造型,同樣也與包括絲綢材質的紅色或綠色高跟鞋遙相呼應。模特的紅唇更是和秀場上放起的那首來自David Bowie大衛·鮑伊 的《China Girl(中國女孩)》相映成趣。
說起最懂中國文化的一場時裝秀,就不得不提及John Galliano的1997秋冬高定系列,至今也是一場屬於中西文化的印象深刻的視覺盛宴。
進入Dior的John Galliano,開啟了對世界文化的研究,在Dior時期的第一場高定便以遊牧民族的服飾為創作靈感,將“怪誕的異域風情”注入了當時以優雅經典的時裝屋中。而1997年,John Galliano發佈了以“中國風”為靈感的秋冬高定系列,而這個系列有具體的靈感形象 ——“30年代的上海掛曆女孩”。
John Galliano被那些香菸、花露水以及美妝廣告上的女子所穿的旗袍所吸引,本次系列以旗袍為主要廓形,加以西方的剪裁,運用光滑輕盈的面料再拼接具有西方色彩的蕾絲,將中西方美學進行恰到好處的碰撞與融合。
通過John Galliano之手,畫著柳葉眉的西方模特們如絕世名伶般從秀場中走出來,搖曳生姿,驚豔復古的風韻而又不失時髦的現代感。作為時裝史上的經典中西結合系列,是一次值得反覆回味的詮釋。
Dior 1999春夏成衣系列,是John Galliano對中國文化的再次致敬。綠軍裝、八角帽、再加上流蘇、盤扣、紋樣、刺繡等極具中國特色的元素被John Galliano重新組合,與他富有戲劇性的設計融為一體。
除了服飾本身,秀場上還有做舊的地毯、屏風、老式小掛鐘和舊三輪車,還用《紅太陽》作為秀場音樂,無不顯示出本次系列所表達的革命情懷,也可以看出John Galliano對中國文化的情有獨鍾。
時裝界早期,西方對於東方的理解帶有一些「自我臆想式」的朦朧美感,而這種如霧裡看花一般的隔閡卻正是無限幻想和創造力的源泉。對於全球化已高度普及的現在而言,如此文化幻想下的時裝設計顯得尤為珍貴,也格外浪漫。
策劃|FASHION ZOO編輯部
編輯、撰文|女俠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