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廣告真能“一關了之”嗎?三方共識或才是關鍵

手機廣告真能“一關了之”嗎?三方共識或才是關鍵

在日前舉行的2023慕尼黑車展期間,蔚來CEO李斌在談及即將發佈的蔚來首款智能手機產品時表示,這將是首款真正為車設計的手機。他表示,蔚來首先要把產品基礎體驗做好,包括省電、包括穩定性等基礎體驗,還有操作的流暢性等。此外李斌還強調,蔚來手機不需要靠廣告掙錢、也不會靠廣告掙錢,並且這方面優化的空間有很多。

事實上,目前智能手機的系統中或多或少都有廣告的身影,雖然對用戶而言,這些廣告的存在對體驗確實可能會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許多朋友也呼籲手機廠商全面取消廣告,或是提供可一鍵關閉廣告的開關。然而,此事真的可以一關了之這麼簡單嗎?

首先,什麼是智能手機系統層級的廣告呢?大致來說,安卓機型的廣告推送大多來自預裝App,以及由系統內置的“個性化廣告”(不同品牌這項設置的名稱會有所差異)。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安卓機型的系統級廣告並沒有統一的標準,每日推送次數、廣告內容等水準往往也參差不齊,所以也導致諸多用戶對其有著不好的印象。

在iOS 16.4中,系統層級廣告也已經越來越多

而在蘋果iPhone所使用的iOS上,除了App的推送消息、開屏廣告之外,則基本都是來自系統層級的廣告。但需要注意的是,蘋果方面對此至少在2021年之前,對系統層級廣告可能還保持著非常抗拒的態度。但後續iOS也開始在諸如App Store、Today標籤、搜索欄,以及相關應用中加入廣告。簡單來說,就是開發者向蘋果支付費用,就可以讓自己的App在不同位置進行展示。但好在目前蘋果對此還比較“剋制”,不僅為其都加上了“廣告”標識,還會對廣告的圖標、名稱,以及標題進行審核。

其實手機上的廣告對用戶和廠商來說,是一把雙刃劍。從用戶的角度來看,廣告雖然可能會打斷使用、造成體驗下降,同時廣告推送也可能會帶來大量的系統欄通知,進一步加劇用戶對廣告的負面感受,並且大量堆積的廣告推送還會造成手機運行流暢度的下降、增加功耗等,因此許多用戶對於徹底關閉手機上的廣告都有著較為強烈的需求。

2022年App Store生態收穫了1.1萬億美元的業績

對於廠商而言,向用戶提供徹底關閉廣告的功能雖然並不複雜,但由此所帶來的後果卻可能無法承受。畢竟無論是安卓陣營還是蘋果的iPhone,除了面向開發者收取的推廣費之外,廣告顯然也是其一大收入來源,特別是在安卓陣營中,相關業務更是諸多廠商不可能放棄的一大收入。

例如在安卓陣營,此前魅族方面就曾以“0廣告0推送0預裝”的“三零手機”來為當年的魅族18系列機型造勢。但在後續官方致用戶的一份信中就表示在市場激烈的競爭壓力下,Flyme在堅持用戶體驗優先的前提下,將保持與行業一致的運營策略。其中的潛臺詞,就是將回到有預裝、有廣告、有推送的主流路線上。

“三零手機”的構想雖然符合用戶對無廣告的需求,但最終還是難以持續

這個結果雖然從表面上來看似乎與用戶需求相悖,但其實又很合乎情理,並且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受限於成本。畢竟廣告收入為手機廠商帶來收入是個不爭的事實,並且手機廠商通常會將部分利潤補貼給硬件,使得產品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而魅族18系列機型放棄了這部分收入的結果,也就可能會造成了其售價無法與同類機型相比,最終的結果就是用戶“不買賬”,自然也就無法感受到“三零手機”所帶來的體驗優勢了。

此外,手機廠商在獲取來自廣告收入的同時,往往還會因為市場佔有率、培育消費者等因素,主動投入更多的成本去推出諸如“越級配置”、“高性價比”等,明顯利潤更薄的產品。因此完全拋棄廣告不僅將使得廠商失去豐富產品線的動力,同樣也會使用戶面對市場上機型選擇更少、產品售價上漲等問題。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關鍵在於,據調研機構金十數據2022年公佈相關數據,包括vivo、OPPO在內的手機廠商2021年平均每臺手機的利潤在60元以內,而小米在2022年第三季度每賣出一臺手機還要虧損22元。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手機廠商怎麼可能完全放棄掉來自廣告的收入。

由於需要更多的考慮到用戶體驗,所以手機廠商往往在系統級廣告的投放上通常會非常謹慎,而許多用戶對於手機廣告的負面印象,根源往往來自於App、而非手機廠商。畢竟在廣告這個鏈條上,App佔據了兩個位置,即以“付費預裝”打開推廣渠道,以及用“推送廣告”來獲得更多的用戶量、並獲得收益。在這個鏈條想上,App為了盈利必然就會推送更多的廣告。而手機廠商在收取了預裝的費用後,後續對App推送行為的管控實際上就轉移給了用戶。

類似App推廣這樣的廣告,對用戶體驗的影響並不大

畢竟對於App的開發者來說,在進行付費推廣後,如何在最快的時間獲得回報,可能是一個事關生死的問題。所以一旦用戶“一鍵關閉廣告”,App這部分的收入顯然就會大幅降低,進而導致開發者失去迭代、或是開發新品的動力,但這也會使得應用生態逐步萎縮。

如何在廣告推送方面達成一致,可能才是未來關注的重點

如今毫無疑問的一點,就是手機廠商對於廣告影響到用戶體驗這件事顯然是心知肚明的,但系統層級廣告其實也一種無奈之舉。但對於手機廠商來說,顯然其中還有一定的優化空間,例如可以更剋制地進行廣告推送,以及與開發者達成相關協議,來消除用戶由廣告產生的怨言。

但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平衡手機廠商、用戶、App開發者三方認知中的“適度”,但也只有統一觀點,才會實現手機廠商獲得合理利潤、用戶繼續能買到高性價比手機、App開發者良性發展的的目的。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推薦閱讀:

詳解國內第一款自主操作系統,以及它背後的故事

雖然是時代催生的驕傲,但同時也在時代中掙扎。

用微軟的AI工具卻陷入侵權指控,以後不用擔心了

微軟此舉,或將會解決B端對AI工具最大的擔憂。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