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買書
今年八月十五,月餅是甜的,書籍也是甜的,趁著過節收拾一下書房,發現每次出版社新出一本書,就會送給作者20本書,常此累積,家中相同的書,都有百千本,宮觀廟宇經書流通處常見一句:‘書籍寧願流通致爛,也不束之高閣。’雖然不多千百本,卻也可以便利不少讀者、粉絲。
記得小學時,五經富還有新華書店,在圩肚我父親給我買的第一套書,是《十萬個為什麼》,定價就是56塊,沒有打折的,看到愛不釋手,至今還收藏在老屋裡,那是一個童年的美好回憶。上了初中,仍然很喜歡精神食糧,向來我都沒有買零食的習慣,也沒有逛街的習慣,更不會有買衣服的慾望,但是遇到書攤,必眼睛一亮,絕對再匆忙也要停下來,無論如何,不買幾本都捨不得走。
所以,地攤、舊書店,都是我們常光臨的地方,主要是一有好書,都很便宜,年輕人買得起。得到一本書的歡喜,可以持續一週啊,無論是《讀者》《劉墉全集》《林清玄全集》,甚至可以做筆記抄好多本,並且跟朋友分享妙語。
在書籍缺乏的年代,對待書籍的熱情,卻是最高漲的。當時為了買到好書,可以騎自行車,從五經富鎮到三十公里以外的揭陽市、揭西縣、豐順縣等地方去買書,想到能買到好書,騎自行車的腳力就特別強,可以這樣說,一個半小時,騎行三十公里,腳沒有停過,這就是初中的我,哪裡有光,雖遠必赴!
而且不是去一兩次,而是去幾十次,週六日還有寒暑假都會去。那是網絡不方便,也沒有什麼快遞,也發展不了所謂的網絡購書,連手機都是稀罕物。但是,買書的熱情,可以讓你雖遠必至,烈日當頭,也騎得快樂!得到一本好書,做夢都是笑的,這是真實感情。所以,在初中,我們的藏書就有數千部,就已經遠勝過同窗。家藏應滿三千卷,人品當居第一流,書成為一種人生自信!
當時五經富還有租書店,武俠小說盛行,《江湖傳奇》《武林傳奇》,都是最先看的,然後看古龍、金庸的小說,一租來就看,真的是‘書非租不能讀,非借也不能讀’,你有緊迫感,要在短時間內用心一處,萬緣放下,將它學習完,也可以用廢寢忘食讀武俠來形容讀書的樂趣。武俠裡傳遞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精神。’是看完所有武俠裡最動人的,最動人的,還是心地功夫,而不是拳腳功夫。
那時候就有一個心態‘假如家鄉有間圖書館,多好啊,週六日就可以在那裡盡情的享受閱讀的快樂。’如今五經富還沒有一所為全鎮人民開放的公益圖書館,將來希望這件事情,由我們來去促成。人的智慧,是書給的,連老師、教授,也是書餵養出來的,書才是人的大恩德,飲水要思源,書是智慧甘露之源,所以有低價的書,沒有低賤的書。我們把低價的書,看作下凡的神仙,屈尊降貴來入平常百姓家!
然後,到了高中,我在河婆重點中學讀書,每當週二、週五的課間操,我就第一個從下來,沒有人跑得比我快,因為有個洪陽的老人,他每週二週五都會拉上幾十皮袋舊書,到河婆中學門口擺攤,風雨無阻,而且一下子就被搶購完了。有《世界名著》《故事匯》《青年文摘》《讀者》《遼寧青年》等等,還有書畫字帖,以及各類小說、古籍。
我第一個從學校跑下來,看到喜歡的書,就緊緊拿住,湊夠十來八本就買,所以跟老頭子是很熟的,他也給我們很公道的價格。在那時,大家都很重視語數外、應試教育教材,可以說整個河婆中學,都沒有我那麼熱愛到校門口外面買書的,買那麼多的,整棟宿舍樓都知道,我買書在回家的時候,是用蛇皮袋扛的,很豪邁買書。
那個時候,我是把買菜的錢都省了,有時候打菜寧願少打一兩個,乾飯拌菜汁就一頓,還吃得美滋滋,多打點飯,就是因為買到心儀的好書,所以說,如果說我的人生跟他人有什麼不一樣?我覺得我自身是資質平平,沒什麼特別聰明過人之處,英語也要背好久才背會,文章也要讀好多遍才會,沒有過目成誦、一目十行的能耐。
但是,卻有一種東西跟別人不一樣,叫異凡庸的東西,就是熱愛,尤其熱愛書籍!下雨了,可以把書籍揣在懷裡,自己淋溼了都可以。在宿舍間裡,絕對要數我的書架放最多書,也只有我有完整的書架,是用幾張長凳疊起來,做成的書架,這也是在河婆中學宿舍樓讀書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甚至有同窗問‘考試都不考那些書,你買那麼多幹什麼?’只能用愛好跟喜歡吧。有人喜歡收藏郵票,可以收很多,而我看到郵票,都送給別人,我更願意收藏書籍,如果項鍊跟書掉在地上,那我肯定選擇撿書,不會選擇項鍊。就是對文字,有天生的熱愛跟敬畏!所以買書,十分慷慨,十分有動力,直到這個習慣帶到上大學,在大學城廣州中醫藥大學,都先去舊書店,問哪裡有舊書店?火爐山腳下有、白雲山腳下外語外貿大學有、暨南大學裡面也有舊書店,我跟他買了也有幾千塊錢書,是質量比較高的,又不貴!
總之,從大學城到廣州市區來,不逛舊書店,就認為白來了。逛了舊書店,就覺得不虛此行,所以逛書店買書,比旅遊還快樂!甚至學校組織畢業遊,到桂林去,別人都在看,有什麼紀念品、有什麼好風光,而我卻在盯著哪個角落有賣書的。只要看到了,就逢書必買,就是這樣敬書、愛書的心態吧,也難以分辨書品質之高低,也買到很多盜版的,但是這熱愛書的心,是真誠的,是真摯的。
我甚至為了得到更多好書,我居然在廣州中藥大學圖書館,複印有500~1000本醫古籍,現在還存在我家裡。有些現在已經可以在網上輕鬆購買到,可那份珍重古籍,不惜一切代價,都要複印珍藏的熱情,那是沒得購買的,是沒有地方可以交換的,這得要自己生出來。身無半畝,卻不顧一切買書,這是讀書時代的一個美好回憶!
據說古代的僧人,翻譯經典都把經典先頂禮,放在頭上,先點香叩拜,五體投地,相比這些修行人來說,我們對書的態度,還是草率隨便了,還是不夠熱愛跟敬重。多年來買書,有這樣的心態,寧可買錯,也不放過,即使真買錯,也可以送給需要的人,寧可少吃一碗飯,也要多買兩本書,這應該就是學生時代的一種真情流露。
我也在想,在廣州中醫藥大學,我也算破了一個記錄,不會有人比我複印更多的醫古籍了。以前古醫古籍複印一部平均10塊錢的話,那也要一萬塊,頂得上兩年大學學費了,這件事情,在宿舍大家都知道,這種熱愛,或許是家風,或許是宿世因緣。
因為,家中世代都是務農、做工,交通閉塞,信息阻隔,書是瞭解世界的窗口,對知識分子一級敬重,對擁有書格外珍惜!所謂一切法從恭敬中求,一分恭敬一份利益。所以,對待書的態度,我自認為不輸於許多人,所以今天有這樣出書的一些成就,它其實是根源於骨子裡頭的愛書情節。一個愛書情節淡泊的人,他怎麼可能深耕?怎麼可能常講日課不斷?怎麼可能長時享受閱讀?
這個中秋國慶,趁此機會,跟大家共賞月光、共嘗月餅之時,也共享好書吧。所以這批全新的書,也以一種很溫馨的形式,批量流通,好的東西大家共同分享的方式,回饋新老讀者,雖然不多,只有千百本,但也算是中秋國慶的特別意義。
古人曰:閉戶自知精力減,儲書還望兒孫讀。儲書教子,是古代一個很好的家風,你買書絕對不會買錯,為什麼?因為你還有孩子、還有孫子、還有世世代代、還有親戚朋友。在這個電子產品橫行紙質版冷落的年代,究竟買書閱讀,它的價值作用多高呢?我還是相信寧靜致遠,青燈黃卷讀書香。
古人春風得意一壺酒,往往都有江湖夜雨十年燈的讀書,就是在別人看不見,你默默的讀書十年,才會有揚眉吐氣,一舉手登龍虎榜的輝煌人生。所以,這次跟大家分享書,也跟大家分享書的熱情、熱愛、執著、篤定。
如果你對書的態度又提高一倍,你的人生肯定脫胎換骨。萬法由心,一個熱愛尊重書的人,他才真正會有好的氣質,讀書能變換氣質否?如果你不熱愛書籍、珍惜書籍,雖坐擁萬卷,你變換不了氣質。
2023年國慶中秋雙節喜慶
回饋醫普堂廣大讀者 為下一代存書
圖書大禮包1號,199元 (包郵)
包含:11本圖書
贈送: 贈品區的物品隨機2個
圖書大禮包2號,366元 (包郵)
包含:22本圖書。
贈送: 贈品區的物品隨機3個
圖書大禮包的贈品區:[贈品數量都不多,先定先得]
1大號艾灸器2小號艾灸器
3養生三字經布袋4鬼針草泡腳草藥包
5醫普堂本子 6拍打板
艾灸器大禮包1號:大號艾灸器原價228元,回饋福利價:88元 (包郵)贈送: 贈品區的物品隨機2個
艾灸器大禮包2號:小號艾灸器原價118元,回饋福利價:58元 (包郵)贈送: 贈品區的物品隨機2個
艾灸器大禮包的贈品區🙁贈品數量都不多,先定先得]
1艾灸器專用眼貼 2砭貼 (肩頸腰腿型)3養生三字經布袋4醫普堂本子5鬼針草泡腳草藥包6拍打板
活動期限:2023年國慶假內,數量不多,先到先得先發貨。以下是醫普堂書籍流通處 微信號(掃一掃可以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