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焦樹德:此方是治一切痰溼之基礎方 焦樹德:此方是治一切痰溼之基礎方作者: Admin / 2023 年 3 月 16 日 焦樹德講二陳湯 焦樹德老▲ 二陳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原方劑: 治痰飲為患,或嘔吐噁心,或頭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發為寒熱,或因食生不和。 半夏(湯洗七次) 橘紅(各五兩) 白茯苓(三兩) 甘草(炙,一兩半) 上為咀。每服四錢,用水一錢,生薑七片,烏梅一個,同煎六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 現代常用:制半夏9g,橘紅9g,茯苓6g,炙甘草3g。烏梅有時用,有時不用。 本方為治一切痰溼的基礎方。主治痰溼所致之咳嗽痰多、噁心嘔逆、脘腹脹滿、食慾不振、頭眩心悸、舌苔厚膩、脈滑等症。方中以半夏燥溼、降氣、調中、利痰為主藥;氣滯則生痰,故用橘紅行氣和中為輔藥;溼盛則生痰,故以茯苓利溼為佐藥;更以甘草和中健脾為使藥,加生薑之辛,以助陳、夏之利氣化痰,加烏梅與甘草酸甘合化生陰,以防燥藥之過燥。共成和中行氣、化溼除痰之劑。 制半夏▲ 中醫認為痰之本為溼。溼聚而停留則為水,溼不能氣化則為飲,飲似痰而稀,可因氣化不利而停滯,溼受氣火之灼,可被煎灼變稠而為痰。所以前人說“稀者為飲,稠者為痰,水溼為其本也”。痰可隨氣升降,無處不到,變證百出。 簡言之,痰在肺則咳嗽,在胃則嘔逆,在頭則眩暈,在心則悸怔忡,在背則冷,在脅則脹,在四肢則肢節沉痛而類似痛風證,等等。對這些病症,均可靈活運用除痰之劑以治之。 橘紅▲ 本方加黃連6g、梔子6g,名連梔二陳湯,可用於治療胸膈中有熱痰,令人嘔吐,吐物味苦等症。 加砂仁5~6g、枳殼6~9g,名砂殼二陳湯,可用於痰盛氣滯而胸腹脹滿,功可行痰利氣。 加炒枳實9g、瓜蔞20~30g、炒萊菔子9g、焦山楂9g、焦神曲9g,名加味二陳湯,主要用於食積痰盛。 加蒼朮6~9g、枳殼9g、片薑黃9g,主治痰氣上攻、眼目腫脹,以及嗜酒之人手臂重痛麻木等症。 茯苓▲ 二陳湯加膽南星9g、炒枳實9g,名導痰湯,功能燥溼豁痰,行氣開鬱,用於治療頑痰膠固、頭眩脘悶、嘔惡少食、坐臥不安、痰盛暈厥等症。 再加片薑黃9g、木香6~9g,用於治療痰飲流入四肢、肩背痠痛、沉重、手足疲軟、乏力等症。 再加木香6g、香附9g,用於治療痰氣結滯、胸脘滿悶、咳逆上氣等症。 二陳湯加枳實6g、竹茹6g,名溫膽湯,功能清膽和胃,除煩止嘔,主要用於痰氣互阻,久鬱化火,火熱擾心而虛煩不眠,或大病之後,膽虛氣寒,疏洩不利而致的痰涎不化而胃脹少食、苔膩脘悶等症。 二陳湯加杏仁5g、白芥子3g,名六安煎,主治風寒咳嗽、痰多不易出、胸悶氣滯等症。 二陳湯加炒枳實6g、竹茹6g、膽南星9g、菖蒲6g、遠志9g、黨參6~9g(氣實者可不加),名滌痰湯。功能化痰開竅。主治中風痰迷心竅之舌強不語、神蒙錯亂、手足不遂等症。 炙甘草▲ 我曾用此方隨證加減用於治療氣鬱、痰結矇蔽清竅發為失語之證。舉例如下: 何某某,男,40歲。因生氣而兩夜未睡,就診前1天下午突然不能說話,自覺聽力減退、頭暈、頭脹痛、胸悶、食慾不振,舌苔黃膩,脈象弦滑。診斷為痰迷清竅之證。治法豁痰開竅。處方:陳皮6g,半夏9g,茯苓12g,枳實9g,竹茹9g,菖蒲9g,鬱金9g,膽南星6g,生龍牡(先煎)各15g,3劑。追訪時說,取藥回來,服了1劑即會說話,又服2劑即痊癒。 還曾用本方加理氣藥治療梅核氣,舉例如下: 胡某某,男,34歲。1周來咽部有東西堵感,如有蟲子在裡面,常欲嚥唾把物嚥下或吐出。經耳鼻喉科檢查正常。小便黃,胃脹如氣囊隱痛,微有嘔惡,舌苔白,脈細滑。診為痰氣凝結所致之梅核氣。治以理氣化痰。處方:陳皮9g,半夏9g,茯苓9g,厚朴6g,蘇梗6g,全瓜蔞30g,麥冬9g,玄參9g,枳殼9g,共服6劑而痊癒。 總之,二陳湯是除痰劑的最基本方劑,經過歷代醫家加減變化,又發展出了許多除痰方劑,前面已有一些舉例,還有不少由此方變化出來的方劑,不再一一列舉,讀者可以一隅反三地去學習。 後面要講的是明代醫家張景嶽先生根據二陳湯化裁出的方劑,因為應用較廣,效果較好,故特做專門講述。 烏梅▲ 【附方】金水六君煎(《景嶽全書》) 當歸6~9g,熟地9~15g,陳皮5g,半夏6g,茯苓6~9g,炙甘草3g,加生薑3片,水煎服。 此方既是二陳湯加當歸和血養血而益心肺,加熟地滋腎水而潤肺金,又是六君子湯去參、術加歸、地而成,故名金水六君煎。 本方主要用於肺腎虛寒,水溼上泛為痰;溼痰內盛,咳逆多痰;年邁陰虛,血氣不足,外受風寒,咳嗽嘔惡,多痰喘急,舌苔白厚膩,脈滑等症。 金水六君煎創既滋陰又化痰,治痰盛咳嘔而肺腎不傷之法,臨床用之確有良效。六君子湯適用於脾虛不化之痰濁壅盛、嘔逆腹瀉等症,金水六君煎適用於肺腎兩虛、痰濁內盛、咳嗽痰多之證。但如脾虛多溼而大便不實者,可去當歸加炒山藥9~15g;如痰盛氣滯、胸膈不快者,可加白芥子3g;如陰寒內盛而咳嗽不愈,吐白稀痰者,可加細辛3g;如兼寒居半表半里,而寒熱往來者,可加柴胡6~9g。 我曾用此方加生地、藕節炭、白茅根、旋覆花、白及等,治癒肺腎兩虛所致的支氣管擴張症,咳痰多,且痰中有血者,具體藥方如下:當歸炭6g,熟地9g,生地炭20g,半夏10g,化橘紅10g,茯苓15g,紫菀12g,藕節炭30g,枇杷葉12g,旋覆花(布包)9g,白及9g,炒蘇子10g。共服18劑而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