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前幾天,歐陽娜娜在社交賬號上分享了一組自己在沙灘上的泳裝照片。
照片中的歐陽娜娜穿著一件白色泳衣和一條寬鬆的工裝褲,在沙灘上漫步。
這要是個素人分享的生活照,大概也只是朋友圈裡“已閱”的程度。
最多是三五好友和“愛美人士”點幾個贊,相互客套幾句,就到此為止了。
評論區裡網友主要討論的點,圍繞著歐陽娜娜“買熱搜”這件事。
但較之對其“買熱搜”的質疑,這倒顯得更像是陰陽怪氣的一種託辭。
想來即便是再平常不過的照片,都會有人對此發出質疑,調侃歐陽娜娜“買熱搜”了。
眼看歐陽娜娜風評欠佳,就有大一點的博主出來帶節奏。
扣了一頂營銷的帽子,說她既然都已經回去上學了,就別想著流量了。
之前好幾個年輕小花被曝出存在稅務問題,而且大都已經實錘。
這樣說歐陽娜娜也確實太損,八字沒一撇的事非要牽扯到一起。
無論對一個人是愛是恨,都沒道理在網上對人家言語攻擊,夾槍帶炮。
不過話說回來,從這件事中也能看出,歐陽娜娜的風評實屬每況愈下,幾乎可以說已經到了垂死掙扎的邊緣。
自從歐陽娜娜出圈之後,圍繞在她身上的爭議就從沒斷過——而且多半不是什麼好事。
戲路自不必說,那尬出天際的演技,已然成為全網群嘲的對象。
自創品牌“nabi”,更是憑藉一件“天價睡袍”,成為了明星割粉絲韭菜的經典案例。
就連前段時間上個綜藝,歐陽娜娜都能憑藉迷惑發言,引發全網熱議。
面對兩個無論輩分還是咖位都超出自己一截的藝人,居然能臉不紅心不跳地說出自己有“貓咪紋”。
搞得金靖和楊穎這種專業綜藝咖都滿臉尷尬,不知如何作答。
歐陽娜娜現在的風評,反倒讓人再想起她剛出道那會兒的風頭無兩。
那句專屬於她的slogan——“每個女孩都想成為歐陽娜娜”,還讓人記憶猶新。
她的父親是個老戲骨,年輕時曾和趙雅芝主演過《京華煙雲》。
母親也是個資深演員,曾在1992年的臺版《書劍恩仇錄》中飾演“香香公主”。
曾創下連續八週冠軍且銷量突破百萬的紀錄,獲得日本唱片大賞新人獎。
這種開局,對一個力圖置身娛樂圈的孩子來說,簡直堪稱“天胡”。
這樣得天獨厚的家庭背景下,歐陽娜娜自然相較於同行更早入圈。
18歲的歐陽娜娜憑藉留學期間的個人VLOG,又成功積攢了一波路人緣。
她的個人VLOG風格,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非常“接地氣”。
明明家境殷實,卻像萬千普通女孩一樣,經理著成長的酸甜苦辣和生活的雞零狗碎。

哪怕這種反差人設可能是一種表演,也是相當深入人心的。
她就像真實生活在你我身邊的鄰家女孩一樣,彷彿觸手可及;又顯得那麼獨特和優秀,令人稱羨。
那段時間的歐陽娜娜,的確稱得上是“每個女孩的夢想”。
可相較展示生活帶給人的好感,歐陽娜娜在娛樂圈的表現實在讓人一言難盡。
2014年,陳思誠首部熒幕導演之作《北京愛情故事》。
當時號稱“天才大提琴少女”的歐陽娜娜被選中,這也成為了她入圈的絕佳契機。
為此歐陽娜娜暫停了學業,擱置了音樂深造,全身心投入娛樂圈之中。
然而遺憾的是,表演的基因似乎沒有隨著血液流淌進歐陽娜娜的身體。
尷尬的演技和浮誇的臺詞功底,非但沒有幫助歐陽娜娜站穩腳跟,反倒成了與她形影不離的“黑點”。
就連上個綜藝,也能硬生生把舞臺打造成自己的表情包專場。
後來也不知是歐陽娜娜想通了,還是背後的運營團隊發力,她也逐漸給自己貼上了“流量明星”的標籤。
是以消耗路人緣為前提的一種商業行為,談不上什麼藝術上的造詣。
結果加上歐陽娜娜百年不變的尷尬表演,更是讓本就粗糙的劇集向著爛片的方向疾馳而去。
專業不開竅,圈內花邊倒是一點兒沒少,頻頻傳出各種緋聞。
最終給歐陽娜娜的人氣蓋棺定論的,當屬那次娛樂圈眾明星轉發“演員是高危職業”的言論。
權且不說這次明星之間的抱團取暖在輿論上已經變成了“何不食肉糜”的大型表演。
就說歐陽娜娜本身,一路走來好像也與“演員”二字沒什麼關係。
甚至作為“本職工作”的音樂,也未見任何起色,連一張完整的專輯都沒有出過。
在如此寬鬆的環境都毫無建樹,只能說“不是環境不好,而是她破壞了環境”了。
縱觀新生代一眾小花,歐陽娜娜也屬於一騎絕塵的存在。
在CNBData2021年第二季度明星消費影響力排行榜裡,歐陽娜娜在所有中國女明星中排名第三。
也難怪自此之後,歐陽娜娜的偶像光環徹底幻滅,變成了眾矢之的。
而在文章開頭所提到的“泳裝風波”之前,歐陽娜娜還在魏如萱的電臺節目裡表示,“決定繼續讀書”。
就好像她作為“劣幣驅逐良幣”的經典案例,終於可以離開這個圈子,給別人一點機會了。
而這大概也就是歐陽娜娜分享照片被群嘲,最根本的原因。
在我看來,歐陽娜娜如今遭遇的一切,多少都是由她本人推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