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真實、更爽快,《極限競速》首發體驗

更真實、更爽快,《極限競速》首發體驗
  • 迴歸初代命名,已不再需要數字後綴

提起《極限競速》,想必許多朋友會想到這個IP旗下大名鼎鼎的開放世界賽車遊戲《極限競速 地平線》系列,而喜愛硬核賽車遊戲的玩家第一時間則會將其與同名遊戲聯繫在一起。畢竟作為這個IP的開創之作,早在2005年Turn 10 Studios就在初代Xbox上發佈了《Forza Motosport》,而前者的初代作品則是Playgrounds Games直到2012年才在Xbox 360上推出,所以雖然共用的是同一個IP、玩家群體也有著一定的重疊,但兩者並不完全一樣。

如果要用簡短的語言來描述這兩個系列的差異,那麼《極限競速 地平線》在我們看來會更偏娛樂向,並且還加入了許多賽車之外的元素來吸引玩家;而《極限競速》則是不折不扣的硬核賽車遊戲,除了與同類遊戲一樣的“跑圈”設定外,由於沒有開放世界遊戲那麼龐大的場景,所以同期作品的畫面和駕駛體驗等方面往往會更上一層樓。

例如在2014年9月發佈的《極限競速 地平線2》和2015年2月發佈的《極限競速6》上,雖然兩款遊戲都在各自體系中首次加入的夜晚和雨天場景,但後者的天氣因素就會讓賽道產生不同狀態,從而使得駕駛體驗有所差異。而在Turn 10 Studios總經理Dan Greenawalt看來,“《極限競速:地平線》是通過自由和探索來表達其願景,《極限競速》則專注於競爭和磨練你的技能。”

此前在2021年11月,我們三易生活就曾為大家帶來過《極限競速 地平線 5》的相關體驗內容,並將其稱之為“開放世界賽車遊戲標杆”。當時這款遊戲給我們最大的感觸,就是即便不“飆車”、沿途的風景也足以值回票價。

其實早在2020年7月舉行的Xbox Game Showcase上,Turn 10 Studios就展示了面向次世代平臺Xbox Series X和Windows PC開發的新一代《極限競速》,但當時並沒有公佈發售日期。直到2023年6月舉行的Xbox遊戲展示會上,官方正式宣佈了正統續作《極限競速》將於10月10日上線,並且同樣將延續微軟第一方大作的慣例、首發加入XGP。

關於這次《極限競速》為何沒有延續傳統、命名為《極限競速8》,Dan Greenawalt表示,“從一開始,我們就將最新的《極限競速》設計為一個不斷發展的賽車平臺、並提供新內容,通過技巧和競爭來增加競賽賽車娛樂體驗。正是由於這種轉變,所以不再需要在標題中添加數字,因為我們創建了一個平臺。”

根據官方公佈的信息,《極限競速》此次在上線時就將擁有來自全球各地、20條具有多種佈局的賽道,其中包括5條全新的賽道和500多輛車型,陣容不可謂不龐大,但這還僅僅只是個開始,後續賽車、賽道、功能和創新依舊將會隨著更新或DLC不斷增加。此次我們三易生活也得以提前對《極限競速》進行了體驗,並趕在10月5日高級版可搶先開玩前,為大家帶來這篇首發體驗。

  • 主機和PC兩個平臺,可滿足不同玩家的需求

按照以往的慣例,《極限競速》此次會有著比《極限競速 地平線 5》更好的畫面表現,因此我們也準備了兩套不同的平臺來體驗這款遊戲,分別是Xbox Series X以及由AMD Ryzen 7900+Radeon RX7900 XT組成的PC平臺,兩者所使用的顯示設備則是小米電視大師77英寸OLED和三星OLED電競顯示器G85QB。毫無疑問,這樣的平臺無論在性能、還是顯示輸出方面,都足以滿足這款遊戲的幾乎所有需求。

此次《極限競速》在Xbox Series X上提供了三種圖形設置可供選擇,分別是性能模式、視覺模式,以及性能模式RT。顧名思義,這三種模式分別對應了三種不同的畫質,除了均可提供最高4K分辨率外,差異就在遊戲幀數、光線反射、AO技術三個項目上,其中性能模式和性能模式RT雖然均能達到4K分辨率下的60FPS,但前者為了實現更高的幀率,將不會開啟光線反射、只有Baked AO,後者也只是啟用了車輛光線反射、但用上了RTAO,視覺模式則是犧牲了幀率、最高只有30FPS,但提供了全部的賽道和車輛光線反射,所以追求畫質、想要“數毛”就選畫質模式,更在意幀數直接性能模式即可,性能模式RT則介於兩者之間。此次我們所有在Xbox Series X上的測試截圖,均是在畫質模式下獲得。

相比主機平臺,《極限競速》對於PC的配置要求並不低,我們此次準備的測試平臺就剛好比Ultra Settings略高一點,也就是說只要CPU達到Intel i7-11700K或AMD Ryzen 5800X及以上、顯卡達到RTX 4080或RX7900 XT及以上,就可以直接拉到最高畫質。但與Xbox Series X不同的是,即便是在最高畫質的情況下,也只有車輛光線反射、無法開啟賽道光線反射。我們在測試過程中發現,除了賽道光線反射外,PC平臺的遊戲幀率基本可以穩定在100FPS以上,這一點比Xbox Series X有著明顯的優勢。

不難發現,《極限競速》在平臺上其實也給了玩家不同的選擇。其中Xbox Series X的畫質模式由於支持全部的光線追蹤特效,因此在畫質上更有優勢,更適合對於畫質要求更高的朋友。PC平臺雖然現階段無論多高的配置還無法開啟賽道光線反射,但更高的幀率對於想要錘鍊技術的玩家來說,則會是個更好的選擇。

經過我們的這段時間的體驗下來後發現,《極限競速》在PC+大尺寸帶魚屏上的體驗可以說是絲毫不輸給主機+電視,畢竟更寬的視角和更高的幀率對於這類遊戲來說天然就有所加成。當然,由於此次測試我們所使用的兩臺顯示設備均為OLED屏,所以在色彩和對比度等維度相比傳統LCD有著不小的優勢,再配合相比《極限競速 地平線 5》更細緻的車輛建模,以及全部20條重建的、支持24小時晝夜循環、動態天氣的賽道,也使得其帶來了目前同類賽車遊戲的頂級畫面表現力。

  • 精準度、沉浸感、擬真度全面提升,爽快感依舊

對於此前有玩過《極限競速 地平線 5》或是這個IP最近幾代遊戲的朋友來說,《極限競速》都不會有任何上手的難度,並且它也提供了幾乎所有目前主流同類賽車遊戲該有的元素,例如多種比賽模式、車輛改裝、多人遊戲,以及拍照模式等。

即便是新手,《極限競速》同樣也按慣例準備了駕駛輔助設置,其中包括建議路線、剎車、油門、轉向,可以幫助玩家儘快熟悉操作。但就難度而言,《極限競速》雖然是這個IP的正統續作,同時也是一款典型的跑圈類賽車遊戲,但在上手方面可以說是幾乎沒什麼難度。當然,想要拋開駕駛輔助進入更深入的階段,還是需要很花費一些時間才能做到。

在遊戲難度方面,《極限競速》也提供了不同的AI難度和三種規則可供選擇,其中包括俱樂部規則、競賽規則和專家規則,並且同樣每增加一檔智能車手的難度或規則就會有對應的獎勵,以滿足不同玩家的需求。此外在每一場賽事前,還可以通過選擇更靠後的起跑排位,來獲取更高的領獎臺獎勵。

至於如今在幾乎所有賽車遊戲中都已經成為標配的調教和升級項目,《極限競速》也延續了最近幾代的慣例,同樣提供了細緻到“令人髮指”、高達800多項性能升級的選項。但如果你也與我們一樣對這些並不是那麼瞭解,或者是隻想享受在賽道上風馳電掣,那麼它也提供了快速升級功能,只要有足夠的積分就能簡單快捷地對車輛進行升級。

《極限競速》的重頭戲,自然就是在賽道上的體驗了。與更強調“自由”、“探索”的開放世界遊戲《極限競速 地平線 5》不同,作為一款典型的賽車遊戲,如何在賽道里為玩家帶來更好、更真實的體驗顯然也更為重要。按照官方的說法,《極限競速》在精準度、沉浸感和擬真度方面都迎來了飛躍式的提升。其中的沉浸感和擬真度,自然是得益於包括實時光線追蹤、沉浸式混合音效的加入,而精準度毫無疑問就來自於操控等方面的進一步打磨了。

我們在經過這段時間的體驗後發現,《極限競速》對於操作精準性上的要求相比《極限競速 地平線 5》有了進一步提高,並且在諸如加速、過彎和剎車時有著更加真實的表現。當然,這也與兩款遊戲的不同定位有關,畢竟前者更硬核向,所以在操作上要求更精準也在情理之中。但於此同時,駕駛輔助設置的加入除了使得《極限競速》上手難度大幅下降外,也讓它並沒有像《GT賽車》系列那樣由於太過硬核、對新手不那麼友好,並且很容易就能體驗到塞車遊戲的速度感。甚至從某種程度來說,我們認為最近幾代《極限競速》給人的感覺頗有些像巔峰時期的《山脊賽車》系列,雖然兩者的年代不同,但至少在這類遊戲最應該帶來的爽快感上頗有些異曲同工之處。

相比早年間賽車遊戲即便在比賽過程中有擦碰、車輛都沒有任何改變不同,如今在《極限競速》中,車輛的損傷和灰塵的呈現都已經是基於場景來呈現,並且不同的車型也完全不一樣。而這些細節上的改變,顯然也讓這款遊戲的真實性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為了避免賽車遊戲中的“跑圈”容易讓人感到枯燥這點,《極限競速》同樣也帶來了儘可能多的遊戲體驗,諸如按車型分類的杯賽生涯模式、特色多人遊戲模式、計時賽,以及競賽自由遊戲等。此外在車型上,目前Turn 10 Studios為《極限競速》提供了超過500輛可進行定製化改裝的車型,其中就包括這款遊戲的封面新車2023 款凱迪拉克Racing V Series.R No.01 和2024款雪佛蘭克爾維特E Ray。

而且按照以往的慣例,作為微軟的第一方大作,《極限競速》此次同樣會在10月10日首發當天,就登陸Xbox Game Pass Ultimate、Xbox Game Pass和PC Game Pass,因此訂閱用戶也可以在第一時間就免費玩到這款遊戲。相比這款遊戲標準版498港元的價格,“西瓜皮”毫無疑問也就更香了。

推薦閱讀:

超輕薄筆記本也想加內存?現在可能有辦法了

LPCAMM內存的到來,或將為輕薄型筆記本電腦帶來更多選擇。

快手內測AI玩評,但大模型和短視頻有化學反應嗎

AIGC與視頻的結合,B站可能做了個更好的示範。

Scroll to Top